本发明属于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清理薄片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模具简称冲模,是将材料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使用时将其安装在压力机上,模具在冲压动力的作用下带动上模和下模的开合而对材料进行冲孔等加工。
现有的冲孔加工过程中,一般在上模设置冲针,下模设置相应的冲孔,冲压后留下的金属薄片落入冲孔,但金属薄片极易卡在冲孔内,影响冲压机的正常使用,因此,需及时清理金属薄片,但清理较为麻烦,并且浪费大量时间,降低生产效率。专利号为“ZL200920074272.0”,名称为“带薄片收集装置的冲压模具”的发明专利在冲压模具的下方设置一个薄片收集装置,可以对冲孔内的金属薄片自动取出回收。该发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有冲针,下模上设有与冲针相对应的冲孔,冲针下端设有吹起孔,上模上设有与吹起孔连通的进气管道。在冲压机工作时,进气管道与高压气体连接,冲针上的吹起孔向下模的冲孔内吹气,使得冲孔内的金属薄片被吹出冲孔,保证冲孔不被堵塞。但是,高压气体的使用存在一定危险,并且气体无法回收利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冲压产生的金属薄片不易清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清理薄片的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通过在冲针内设置顶针,顶针在电机的控制下做上下直线运动,从而将卡在冲孔内的金属薄片顶出冲孔,达到清理薄片的目的,同时提高冲孔效率,并且顶针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清理薄片的冲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模、冲针、下模和下模座,所述上模为动模,下模为定模,冲针的一端固定于上模的底部,下模上设有与所述冲针相对应的冲孔,所述上模座固定不动,上模座内安装有电机;所述冲针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冲针并延伸至上模的顶部,第一通孔内安装有可做上下直线运动的顶针,顶针伸出第一通孔的一端连接有螺杆,螺杆与电机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顶针通过螺杆与上模座内的电机连接,而上模座固定不动,因此,上模带动冲针进行冲孔工作时,顶针是固定不动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金属薄片落入冲孔,当发现金属薄片卡在冲孔内时,控制上模下移至冲针与下模接触,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可使顶针下移,顶针下移并进入冲孔后顶压卡在冲孔内的金属薄片,从而实现清理薄片的目的。在完成金属薄片的清理工作后,改变螺杆的旋转方向,即可使顶针上移,此时,可重新开始冲孔工作。
所述顶针通过连接螺母与螺杆连接,连接螺母用于连接顶针和螺杆,并且螺杆的转动通过连接螺母的转换可使顶针做上下直线运动。
所述螺杆通过蜗杆轴与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连接可使横向蜗杆轴旋转带动竖向螺杆旋转,进而带动顶针做上下直线运动。
所述冲孔为通孔,通孔可保证顶针将金属薄片顶出冲孔,便于清理和回收金属薄片。
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冲孔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从冲孔落下的金属薄片通过,便于回收。
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冲孔,可保证金属薄片顺利进入第二通孔,避免金属薄片卡在下模和下模座之间。
所述第二通孔下方设有集料箱,通过冲孔和第二通孔的金属薄片最终进入集料箱,以便回收处理。
所述冲针与上模为焊接连接,焊接具有节省金属、生产率高、易操作的特点,并且焊接固定更为稳定,强度更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清理薄片的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通过在冲针内设置顶针,顶针在电机的控制下做上下直线运动,从而可将卡在冲孔内的金属薄片顶出冲孔,达到清理薄片的目的,该冲压模具操作简单、可提高冲孔效率,并且顶针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电机,2-上模座,3-上模,4-冲针,5-顶针,6-第一通孔,7-下模,8-下模座,9-集料箱,10-金属薄片,11-第二通孔,12-冲孔,13-连接螺母,14-螺杆,15-蜗杆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清理薄片的冲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2、上模3、冲针4、下模7和下模座8,所述上模3为动模,下模7为定模,冲针4的一端固定于上模3的底部,下模7上设有与所述冲针4相对应的冲孔12,所述上模座2固定不动,上模座2内安装有电机1;所述冲针4内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贯穿冲针4并延伸至上模3的顶部,第一通孔6内安装有可做上下直线运动的顶针5,顶针5伸出第一通孔6的一端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与电机1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顶针5通过螺杆14与上模座2内的电机1连接,而上模座2固定不动,因此,上模3带动冲针4进行冲孔工作时,顶针5是固定不动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金属薄片10落入冲孔12,当发现金属薄片10卡在冲孔12内时,控制上模3下移至冲针4与下模7接触,然后启动电机1,电机1带动螺杆14旋转,螺杆14旋转可使顶针5下移,顶针5下移并进入冲孔12后顶压卡在冲孔12内的金属薄片10,从而实现清理薄片的目的。在完成金属薄片10的清理工作后,改变螺杆14的旋转方向,即可使顶针5上移,此时,可重新开始冲孔工作。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顶针5通过连接螺母13与螺杆14连接,连接螺母13用于连接顶针5和螺杆14,并且螺杆14的转动通过连接螺母13的转换可使顶针5做上下直线运动。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螺杆14通过蜗杆轴15与电机1传动连接,传动连接可使横向蜗杆轴15旋转带动竖向螺杆14旋转,进而带动顶针5做上下直线运动。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冲孔12为通孔,通孔可保证顶针5将金属薄片10顶出冲孔12,便于清理和回收金属薄片10。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4,下模座8上设有与冲孔12连通的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用于从冲孔12落下的金属薄片10通过,便于回收。
第二通孔11的孔径大于冲孔12,可保证金属薄片10顺利进入第二通孔11,避免金属薄片10卡在下模7和下模座8之间。
第二通孔11下方设有集料箱9,通过冲孔12和第二通孔11的金属薄片10最终进入集料箱9,以便回收处理。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冲针4与上模3为焊接连接,焊接具有节省金属、生产率高、易操作的特点,并且焊接固定更为稳定,强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