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73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工装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车架焊接,首先需要将主梁固定在工装上,在对其它零部件逐一焊接、铆接在主梁上,车架主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变形不均,为适应其公差变化,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各个接触点的调试,操作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且能够对车架主梁公差具有只适应能力,减少人工调试,提高生产效率的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有至少两道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内嵌有夹紧部,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夹合单元、第二夹合单元,所述第一夹合单元、第二夹合单元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夹合单元包括外夹合片、内夹合片,所述横向凹槽两端还固定设有限位挡块,所述外夹合片与限位挡块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限位挡块,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连接外夹合片,所述第一夹合单元与第二夹合单元之间还设有双头气缸,所述双头气缸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合单元、第二夹合单元的内夹合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将车架主粮放置于内夹合片与外夹合片之间,对双头气缸供气,双头气缸会将内夹合片想外推动,进而将车架主梁也想外推动,由于横向凹槽连孤单设有限位挡块且限位挡块与外夹合片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会给外夹合片一个向内的压力,该压力结合双头气缸的压力共同作用下能够将车架主梁固定住,由于弹性元件其给予的向内的压力是对双头气缸给予压力的反作用力,其是变化的,外夹合片的运行距离也将是变化的,能够保持始终与车架主梁保持紧密接触,免除人工调试步骤,且能够对车架主梁公差具有只适应能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夹合片上端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外夹合片上端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相向设置。

当外夹合片与内夹合片将车架主梁固定住时,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也将会对车架主梁进行固定,防止车架主梁移位,提高工装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双头气缸两端均设有球形连接头,所述内夹合片与双头气缸连接处均设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连接头嵌入球形凹槽内。

内夹合片与双头气缸通过球形连接头与球形凹槽卡接,内夹合片是能够以连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的,能够适应车架主梁局部不同形状的变化,进一步方便的对车架主梁的固定,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限定,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且能够对车架主梁公差具有只适应能力,减少人工调试,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底座1、横向凹槽2、夹紧部3、第一夹合单元4、第二夹合单元5、外夹合片6、内夹合片7、限位挡块8、弹性元件9、双头气缸10、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球形连接头13、球形凹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包括底座1,底座1上开有至少两道横向凹槽2,横向凹槽2内嵌有夹紧部3,夹紧部3包括第一夹合单元4、第二夹合单元5,第一夹合单元4、第二夹合单元5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第一夹合单元4包括外夹合片6、内夹合片7,横向凹槽2两端还固定设有限位挡块8,外夹合片6与限位挡块8之间设有弹性元件9,弹性元件9一端连接限位挡块8,弹性元件9另一端连接外夹合片6,第一夹合单元4与第二夹合单元5之间还设有双头气缸10,双头气缸1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合单元4、第二夹合单元5的内夹合片7。

优选的,内夹合片7上端设有第一弯折部11,外夹合片6上端设有第二弯折部12,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12相向设置。

优选的,双头气缸10两端均设有球形连接头13,内夹合片7与双头气缸10连接处均设有球形凹槽14,球形连接头13嵌入球形凹槽14内。

优选的,弹性元件9为弹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龙门车底架焊接工装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