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装循环装置及电极塞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838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装循环装置及电极塞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点火管的制作设备,尤其是一种工装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电点火管作为安全气囊启动元件,不仅要求启动速度快,而且可靠性要求也很高。如何充分发挥自动焊接设备的优势,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艺节拍效率的工装循环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装循环装置,包括上料、焊接、切丝、检测和下料工位;所述工装循环装置的循环轨道为长圆环,所述上料、焊接、切丝、检测和下料工位依序环绕所述循环轨道设置,均设置在直道位置。

进一步,所述焊接和所述切丝与所述上料、检测和下料设置在相对的直道。

进一步,所述工装循环装置通过同步带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装循环装置通过同步链条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组成所述同步链条的链节的齿底面为斜面;驱动同步链条的齿轮的齿间设置有与所述斜面适配的齿链托。

进一步,所述齿链托与所述齿轮的轮体之间设置有缝隙。

本实用新型工装循环装置通过将上料、焊接、切丝、检测和下料工位集成在长圆环循环轨道结构的工装循环装置上;实现了上料、焊接、切丝、检测和下料工位之间的同步;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提高了工艺节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工装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焊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焊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同步链条;1-1、链节;1-2、销轴; 2、齿轮;2-1、齿链托;3、连接板; 4、内定位板;5、外定位板;6、电极塞;6-1、塞体;6-2、桥丝;7、焊接头;7-1、焊极套;7-2、焊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实施例中的工装循环装置,包括上料、焊接、切丝、检测和下料工位;上述工位依序排列在循环轨道上;循环轨道为长圆环状。长圆环的两条长边为直线边;短边为半圆环。其中,上料、焊接、切丝、检测和下料工位依序环绕循环轨道设置,均设置在直线边上;便于操作。

最好将焊接和切丝放在一条直线边上;以便在转弯前将两个电极塞6之间的桥丝6-2切断,避免两个电极塞6之间的桥丝在弯道上产生转折。这种转折容易损伤焊接点。将剩余的检测、下料和上料设置在另一条相对的直线边上;工序末尾的下料和工序开始的上料两个工位相邻,可以使用同一套机械手进行上料和下料的处理。

工装循环装置可以通过同步带与驱动机构连接;以便保持各个工序之间的同步。当然,也可以利用链条或皮带等方式与驱动机构连接。

还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链节1-1组成同步链条1,通过齿轮2与驱动机构连接。可以将链节1-1的齿的下面设置为斜面。同时,如图2所示,齿轮的齿之间设置与链节1-1齿底部斜面相适配的齿链托2-1。通过齿链托2-1支撑链节1-1的重量,将同步链条1托住。还可以在齿链托2-1的内侧与齿轮轮体之间留有空隙,一方面可以减少齿轮2与链节1-1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速旋转时齿轮的散热;可以提高齿轮的寿命。

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桥丝焊接装置,包括焊接电源(图中未示出)和焊接头7;焊接头为双极焊接头,包括焊极套7-1、第一焊极7-2和第二焊极7-2;可以在焊接柱上形成两个焊接点。双极焊接头中每一个焊接头均与焊接电源单独连接;分路控制;使得两个焊极7-2可以同时焊接,也可以错时焊接。错时焊接时,两个焊极7-2不同时通入焊接电流;不仅可以降低焊接时电源的功率,而且,焊接时接线柱温升较小,有利于提高焊接点冷却速度。

还可以在双极焊接头中每一个焊极均设置有独立的上下移动机构;对两个焊极的上下移动进行分别控制。

为了提高焊接点冷却的速度,还可以在双极焊接头的中部设置有冷却气道;冷却气道与常温压缩空气气源连接;需要冷却时,打开阀门,从冷却气道口喷出压缩空气,对焊接点进行降温处理。

链节1-1通过销轴1-2连接成同步链条1。链节1-1内侧的齿与齿轮2的齿啮合;通过主动齿轮带动同步链条1沿循环轨道向前运动。链节1-1外侧固定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上设置有与电极塞6的电极适配的通孔;电极塞6的电极穿过通孔,固定在连接板3上。连接板3采用不导电的材料制成。

焊接头7固定在机架上,位置固定;通过上方的焊极7-2上下移动,与桥丝6-2接触后通过电流加热将桥丝6-2和焊接柱焊接在一起。

在机架上还设置有电极塞定位机构,电极塞定位机构与焊接头7的位置对应。驱动机构通过同步链条1将电极塞6送到焊接位置。电极塞定位机构包括两对定位板。焊接前,两对定位板张开,之间形成通道,不影响电极塞6的电极沿循环轨道运动。电极塞6进入焊接工位后,同步链条1停止前进。由内定位板驱动机构将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内定位板4向外推动;同时,由外定位驱动机构将位于两个电极外侧的外定位板5向内推动,将两个电极柱夹紧,并将两个电极柱与焊接电源的第二级连通。焊接电源通过电极柱、桥丝6-2、焊极7-2连成环路。内定位板驱动机构和外定位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气缸或电缸来驱动。

为了降低接触电阻;内定位板和外定位板夹紧电极柱的位置设置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中部和底部的弧度与电极柱表面弧度相同或基本相同。弧形凹槽的上部边缘设置导引面。同步链条1通过齿轮传动,精度很难保证。当内定位板和外定位板合拢时,导引面可以将电极柱引导进弧形凹槽;将弧形凹槽作为定位基准,保证焊极7-2和焊接柱上焊接位置的对正。通过定位机构,可以保证每个焊接柱上可以与桥丝6-2有两个焊点连接。

焊接时,可以先通过上下移动机构顶推第一焊极7-2向下移动,将桥丝6-2压在焊接柱的顶面凹槽中;接通焊接电源进行焊接。达到焊接温度后,通过上下移动机构顶推第二焊极7-2向下,将桥丝6-2压在焊接柱的顶面凹槽中;可以辅助固定桥丝6-2,同时,利用第二焊极7-2辅助桥丝6-2降温。然后,打开冷却气道的阀门,从冷却气道口喷出压缩空气,对焊接点进行降温处理;完成第一个焊点的焊接。通过上下移动机构顶推第一焊极7-2向上移动;第二焊极7-2接通焊接电源进行焊接。达到焊接温度后,通过上下移动机构顶推第一焊极7-2向下,将桥丝6-2压在焊接柱的顶面凹槽中;可以辅助固定桥丝6-2,同时,利用第一焊极7-2辅助桥丝6-2降温。然后,打开冷却气道的阀门,从冷却气道口喷出压缩空气,对焊接点进行降温处理;完成第二个焊点的焊接。

采用实施例中的焊接装置,可以快速完成焊接柱的两个焊接点的焊接;提高了焊接柱与桥丝6-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