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6372发布日期:2018-09-01 04:0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压缩机外壳呈圆筒状,对压缩机外壳的焊缝进行焊接时需要绕圈转动。现有技术压缩机外壳焊接时,需要依靠技术人员手动转动压缩机外壳进行焊接,其劳动量大,而且人为参与很难保证焊缝焊接均匀,其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加工精密度不高,质量较差,焊接得到的产品质量大多不符合要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前侧工作区域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垂直设置有装夹头,所述装夹头可相对工作台旋转;

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位于框架顶部垂直向下对应工作台设置有气缸压紧装置,所述气缸压紧装置通过轴承与框架顶部向下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转动连接;

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位于框架底部向上对应工作台设置有顶升旋转装置,所述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由固定在框架底部的四个气缸支撑四角的升降台和与升降台固定相连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包括马达输出轴,所述马达输出轴向上垂直穿过升降台并与气缸压紧装置上下相对;

所述马达输出轴在四个气缸带动升降台上升运动到位后可与装夹头卡接配合,所述马达输出轴旋转时可带动装夹头一起旋转。

优选地,所述装夹头通过底部支座垂直固定于工作台上,所述所述装夹头可相对底部支座转动,所述马达输出轴可穿过工作台和底部支座与装夹头卡接配合并带动装夹头一起旋转。

优选地,所述装夹头通过轴承与底部支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马达输出轴的上端部带有D型凸起,所述装夹头的衔接底部带有D型插接口,所述装夹头与马达输出轴通过D型凸起与D型插接口配合进而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马达输出轴的上端部带有十字凸起,所述装夹头的衔接底部带有十字插接口,所述装夹头与马达输出轴通过十字凸起与十字插接口配合进而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由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的两平行L型支撑架支撑,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设置有可相对两平行L型支撑架的内侧壁左右滑行的滑轮,所述工作台可在两平行L型支撑架之间左右滑行。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通过四根螺杆并配合螺母相对框架顶部可调节固定,此处螺杆与螺母配合可相对调节上连接板的上下位置即调节气缸压紧装置的上下位置。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四角设置有喇叭形蹄脚,其可增大整个装夹工装支撑底面的接触面积,进而起到稳固支撑整个装夹工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工作时,先调节工作台的位置,使得工作台上的装夹头的轴线与马达输出轴的轴线和气缸压紧装置的轴线重合,然后将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装配到装夹工装的装夹头中,随后位于装夹头正上方的气缸压紧装置在气缸的作用下下压与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相抵进而将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相对固定在装夹头和气缸压紧装置之间,紧接着升降台在四个气缸的带动下上升进而也带动液压马达和马达输出轴一起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马达输出轴依次穿过工作台和底部支座与装夹头卡接配合,之后焊枪气缸动作,将焊接臂运输到指定位置即靠近压缩机外壳焊缝处,此处焊枪技术采用现有技术,再者随马达输出轴在液压马达提供动力的作用下旋转进而一起带动装夹头、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和气缸压紧装置一起转动,同时焊接臂开始焊接,压缩机外壳旋转360度即焊接一圈,时间为10s。焊接结束,焊枪气缸动作,将焊接臂退回到指定位置即远离压缩机外壳焊缝处,此时升降台带动液压马达随同马达输出轴一起下降退回原位,而气缸压紧装置上升退回原位,随后从装夹头中取出焊接好的压缩机外壳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可实现压缩机外壳在焊接过程中自动均匀旋转,进而使得压缩机外壳焊接均匀、美观,而且加工精密度高,焊接得到的产品质量也提高了,同时也将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的左视图。

其中:1.螺杆;2.螺母;100.框架;101.上连接板;102.工作台;103.升降台;104.L型支撑架;105.滑轮;106.气缸;107.喇叭形蹄脚;10.压缩机外壳;11.压缩机外壳焊缝;20.焊接臂;30.液压马达;31.马达输出轴;40.装夹头;41.底部支座;50.气缸压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包括框架100,所述框架100的前侧工作区域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工作台102,所述工作台102上垂直设置有装夹头40,所述装夹头40可相对工作台102旋转;

所述工作台102的上方位于框架100顶部垂直向下对应工作台102设置有气缸压紧装置50,所述气缸压紧装置50通过轴承与框架100顶部向下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101转动连接;

所述工作台102的下方位于框架100底部向上对应工作台102设置有顶升旋转装置,所述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由固定在框架100底部的四个气缸106支撑四角的升降台103和与升降台103固定相连的液压马达30,所述液压马达30可随四个气缸106推动升降台103时一起上下运动;所述液压马达30包括马达输出轴31,所述马达输出轴31向上垂直穿过升降台103并与气缸压紧装置50上下相对,即马达输出轴31与压紧装置50同轴线;

所述马达输出轴31在四个气缸106带动升降台103上升运动到位后可与装夹头40卡接配合,所述马达输出轴31旋转时可带动装夹头40一起旋转。

优选地,所述装夹头40通过底部支座41垂直固定于工作台102上,所述所述装夹头40可相对底部支座41转动,所述马达输出轴31可穿过工作台102和底部支座41与装夹头40卡接配合并带动装夹头40一起旋转。

优选地,所述装夹头40通过轴承与底部支座41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马达输出轴31的上端部带有D型凸起或十字凸起或其他限位凸起,对应地,所述装夹头40的衔接底部带有D型插接口或十字插接口或其他对应的插接口,所述装夹头40与马达输出轴31通过D型凸起或十字凸起或其他限位凸起与D型插接口或十字插接口或其他对应的插接口配合进而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102由固定设置在框架100上的两平行L型支撑架104支撑,所述工作台102的底部四角设置有可相对两平行L型支撑架104的内侧壁左右滑行的滑轮105,所述工作台102可在两平行L型支撑架104之间左右滑行进而调节过作台102相对框架100的左右相对位置或退出或安装。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101通过四根螺杆1并配合螺母2相对框架100顶部可调节固定,此处螺杆1与螺母2配合可相对调节上连接板101的上下位置即调节气缸压紧装置50的上下位置。

优选地,所述框架100的底部四角设置有喇叭形蹄脚107,其可增大整个装夹工装支撑底面的接触面积,进而起到稳固支撑整个装夹工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工作时,先调节工作台102的位置,使得工作台102上的装夹头40的轴线与马达输出轴31的轴线和气缸压紧装置50的轴线重合,然后将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10装配到装夹工装的装夹头40中,随后位于装夹头40正上方的气缸压紧装置50在气缸的作用下下压与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10相抵进而将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10相对固定在装夹头40和气缸压紧装置50之间,紧接着升降台103在四个气缸106的带动下上升进而也带动液压马达30和马达输出轴31一起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马达输出轴31依次穿过工作台102和底部支座41与装夹头40卡接配合,之后焊枪气缸动作,将焊接臂20运输到指定位置即靠近压缩机外壳焊缝11处,此处焊枪技术采用现有技术,再者随马达输出轴31在液压马达30提供动力的作用下旋转进而一起带动装夹头40、待焊接的压缩机外壳10和气缸压紧装置50一起转动,同时焊接臂20开始焊接,压缩机外壳10旋转360度即焊接一圈,时间为10s。焊接结束,焊枪气缸动作,将焊接臂20退回到指定位置即远离压缩机外壳焊缝11处,此时升降台103带动液压马达30随同马达输出轴31一起下降退回原位,而气缸压紧装置50上升退回原位,随后从装夹头40中取出焊接好的压缩机外壳10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外壳焊接装夹工装,可实现压缩机外壳在焊接过程中自动均匀旋转,进而使得压缩机外壳焊接均匀、美观,而且加工精密度高,焊接得到的产品质量也提高了,同时也将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