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552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及机械加工过程中,好多工件需要进行淬火处理,例如对各类轴、棒、管、圆形零部件(如轴承、气门等)外圆面进行整体或局部淬火;对各类管材,机械零件的内圆进行整体或局部淬火,如缸套、轴套等;对机械零件的端面、平面部位进行整体或局部淬 火;对异形零件的某个面进行整体或局部淬火等。以提高钢件的机械性能,诸如硬度、耐磨性、弹性极限、疲劳强度等,以强化钢件,充分发挥钢材性能的潜力,改善某些特殊钢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能,如增强磁钢的铁磁性,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等。在对上述工件进行淬火处理时,现今一般都是将工件放置于连续式淬火炉内中部进行淬火处理,炉膛内各部分温度是否一致,工件在炉内是否受热均匀,将直接影响到其淬火处理的效果。所以,散热片的结构形式,以及其组合安装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烧嘴火焰的散热,也进一步影响着工件的淬火效果。因此,如何使淬火炉的炉膛内温度均匀,使散热片迅速的将烧嘴产生的热量扩散到炉膛内,是本领域有关技术人员均想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通过在炉内设有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均由若干Sic加热片叠加组成;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之间为工件淬火区;所述Sic散热片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的蜂窝状块状本体,且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使烧嘴穿过孔洞的焰火沿凸角将热量迅速均匀的扩散到炉膛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连续式托棍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包括横向设于加热炉内的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之间为工件淬火区;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均由若干SIC加热片叠加组成;所述SIC散热片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的块状本体;所述块状本体为蜂窝状,且一端被倒角处理,另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所述Sic散热片孔洞相互串通装设,并将孔洞朝向烧嘴。优选的,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凸角朝下装设,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凸角朝上装设。优选的,所述凸角为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块状本体中间设有的孔洞为正六边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内设有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之间为工件淬火区;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均由若干SIC加热片叠加组成;所述SIC散热片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的蜂窝状块状本体,且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使烧嘴穿过孔洞的焰火沿凸角将热量迅速均匀的扩散到炉膛内,从而达到对工件淬火效果好和淬火处理效率高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的SIC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I.加热炉 2.上层SIC散热片组 3.下层SIC散热片组4. SIC加热片 41 凸角 5 工件淬火区 6 孔洞7.烧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通过在炉内设有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之间为工件淬火区;所述Sic散热片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的蜂窝状块状本体,且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使烧嘴穿过孔洞的焰火沿凸角将热量迅速均匀的扩散到炉膛内。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 如图I、图2所示,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包括横向设于加热炉I内的上层SIC散热片组2和下层SIC散热片组3 ;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2和下层SIC散热片组3均由若干SIC加热片4叠加组成;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2和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3之间为工件淬火区5 ;所述SIC散热片4包括一中间设有正六边形孔洞6的块状本体;所述块状本体为蜂窝状,且一端被倒角处理,另一端两侧向外斜向对称设有凸角41 ;所述SIC散热片孔洞6相互串通装设,并将孔洞6朝向烧嘴7。其中,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2和下层SIC散热片组3相互平行;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2的凸角41均朝下装设,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3的凸角41均朝上装设。[0025]在本例中,如图I和图2所示,当加热炉I上排的烧嘴7的焰火穿过上层SIC散热片组2的SIC散热片4的孔洞6时,蜂窝状的SIC散热片4将热量传递到向下的凸角41,向下的凸角41再将热量向下往淬火区扩散;当加热炉I下排的烧嘴7的焰火穿过下层SIC散热片组3的SIC散热片4的孔洞6时,蜂窝状的SIC散热片4将热量传递到向上的凸角41,向上的凸角41再将热量向上往淬火区扩散。这样该散热装置就相当于从上下两个方向对加热炉I的工件淬火区5进行半包围加热,将工件淬火区5对称上下两排烧嘴7产生的热量均匀高效的传向炉膛内,使被淬火工件均匀受热被淬火处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内设有上层SIC散热片组2和下层SIC散热片组3,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2和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3之间为工件淬火区5 ;所述SIC散热片4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6的蜂窝状块状本体,且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41,使烧嘴7穿过孔洞6的焰火沿凸角41将热量迅速均匀的扩散到炉膛内,从而达到对工 件淬火效果好和淬火处理效率高的目的。对所公开的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于加热炉内的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之间为エ件淬火区;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均由若干SIC加热片叠加组成;所述Sic散热片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的块状本体;所述块状本体为蜂窝状,且一端被倒角处理,另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所述Sic散热片孔洞相互串通装设,并将孔洞朝向烧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Sic散热片组凸角朝下装设,所述下层SIC散热片组凸角朝上装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角为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本体中间设有的孔洞为正六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托辊传动网带加热炉散热装置,包括横向设于加热炉内的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之间为工件淬火区;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均由若干SIC加热片叠加组成;SIC散热片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的蜂窝状块状本体,且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SIC散热片孔洞相互串通装设,并将孔洞朝向烧嘴。通过在炉内设有由若干SIC加热片叠加组成的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上层SIC散热片组和下层SIC散热片组之间为工件淬火区;SIC散热片包括一中间设有孔洞的蜂窝状块状本体,且一端两侧向外斜向设有凸角,使烧嘴穿过孔洞的焰火沿凸角将热量迅速均匀的扩散到炉膛内,从而达到对工件淬火效果好和淬火处理效率高的目的。
文档编号C21D1/62GK202465777SQ2012200496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归国明 申请人:苏州瑞翔三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