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76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属于冶金行业冶炼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挡渣墙(1)、挡渣坝(2)、包壁(3)、包底(4)和中包(5),中包(5)由包壁(3)和包底(4)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1)和两个挡渣坝(2)分别对称设在中包(5)内,挡渣墙(1)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a大于同侧挡渣坝(2)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b,挡渣墙(1)上端与中包(5)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4)内侧设有空间,挡渣坝(2)固定在包底(4)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铸坯质量,减少铸坯夹杂引起的起皮缺陷,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异议,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属于冶金行业冶炼设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冶金行业,中包在连铸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分配缓冲钢流的同时又起到促进夹杂物上浮的作用,尤其是后者,是改善铸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连铸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中包冶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包钢水的流动状态(流场)对铸坯质量影响明显,合理的流场有利于促进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而不合理的流场钢水中的夹杂物难于上浮,甚至造成更多的外来夹杂物的卷入,恶化钢坯质量。特别是对于中包容积小,而且中包内无控流装置,钢水停留时间短,生产中表现出钢坯轧制后在冷轧过程中夹杂起皮缺陷较多,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形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改善铸坯质量,减少铸坯夹杂引起的起皮缺陷,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包含挡渣墙、挡渣坝、包壁、包底和中包,中包由包壁和包底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和两个挡渣坝分别对称设在中包内,挡渣墙至包壁内侧的距离大于同侧挡渣坝至包壁内侧的距离,挡渣墙上端与中包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内侧设有空间,挡渣坝固定在包底上。
[0006]所述挡渣墙至包壁内侧的距离为2000mm,挡渣墙下端与包底内侧的距离为400mm,挡渣坝至包壁内侧的距离为1200mm,挡渣坝的高度为200mm。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铸坯质量,减少铸坯夹杂引起的起皮缺陷,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异议,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挡渣墙1、挡渣坝2、包壁3、包底4、中包5。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参照附图1,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挡渣墙1、挡渣坝2、包壁3、包底4和中包5,中包5由包壁3和包底4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I和两个挡渣坝2分别对称设在中包5内,挡渣墙I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a为2000mm,挡渣坝2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b为1200mm,挡渣墙I上端与中包5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4内侧的距离d为400mm,挡渣坝2固定在包底4上,挡渣坝2的高度c为200mm。[0012]使用本实用新型浇钢时,中包内钢液的流动看作三维稳态湍流流动,采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示踪剂湍流传质方程及其差分方程,用计算机求解中包内钢液的流场及示踪剂的浓度分布,并绘制RTD曲线,计算结果分析:中包内钢液的流动以挡渣墙为界被分割成两大区域:在冲击挡渣坝附近区域,由于钢包钢液的射流作用,流股直达冲击挡渣坝顶面,迅速向四周铺开,碰到侧壁后转而向上和向主射流相反方向也即向上流动,在长水口入口处钢液形成卷吸循环区,由于该区远离钢液面,因此降低了钢液卷渣、卷入气体的概率和钢液的二次氧化;而在冲击挡渣坝区域,由于挡渣坝的向上引流作用,这种循环对钢液的混匀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均匀钢液成分和钢液温度,同时减缓了钢液的冲击、飞溅和由冲击而造成的波动及向上流动的速度,也减缓了对耐火材料的冲刷。在冲击挡渣坝的主流股外部上方由于主流股向下的卷吸作用,出现向心回流,形成外循环区,该循环区流速相对缓慢,有利于夹杂物的聚合和上浮;而在中包挡渣墙水口一侧,钢液流动相对稳定(也即稳定区),流速缓慢,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和去除。在竖直截面还可以看到,钢液由挡渣墙的底部向浇注区流动,经过大侧墙壁及高挡渣坝改变了钢液的流动方向,迫使钢液上扬流动,延长了流动路径,可以延长其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朝向中包水口方向流动的主流股集中在液面附近,碰撞聚集生成的夹杂物距离渣液面较近,也就是说夹杂物上升距离较短,很容易被渣液面上的渣吸附,从而达到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之目的。而在中包底部两个挡渣坝之间,由于主流股的卷吸作用,出现朝向中包高挡渣坝方向的回流,形成循环区,该循环区流速缓慢,有利于夹杂物的聚集生成,但却容易形成死区。另外,从竖直截面和水平截面可以看出,无论是水平中心区域,还是远离水平中心区域,流股流速大小都不太一致,但是相差并不大且流动方向一致,中包包内钢液的流场是非常理想的,铸坯质量明显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挡渣墙(I)、挡渣坝(2)、包壁(3)、包底(4)和中包(5),中包(5)由包壁(3)和包底(4)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I)和两个挡渣坝(2 )分别对称设在中包(5 )内,挡渣墙(I)至包壁(3 )内侧的距离a大于同侧挡渣坝(2)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b,挡渣墙(I)上端与中包(5)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4)内侧设有空间,挡渣坝(2)固定在包底(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墙(I)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a为2000mm,挡渣墙(I)下端与包底(4)内侧的距离d为400mm,挡渣坝(2)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b为1200mm,挡渣坝(2)的高度c为200mm。
【文档编号】B22D11/103GK203401054SQ20132050810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韩志进, 高水静, 彭雷 申请人: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