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

文档序号:329282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连铸板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适用于防止低碳钢或超低碳钢的连铸板坯粘连。当推钢结束时所述导向辊边部与所述垛板台处板坯推钢侧的距离为5~10mm。导向辊采用双排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组内间距100~120mm,所述导向辊直径230~250mm,长度400~420mm。导向辊标高比垛板台标高高,其高度差为3~5mm。在所述垛板台辊道支撑梁处设置5组导向辊,且每组间间距1270~1300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板坯与辊道间滚动摩擦距离更长、推钢过程更为稳定;通过缩短推钢行程,降低垛板台上、下块坯间的滑动摩距离,推钢机使用寿命更长,降低了推钢机的维修费用。
【专利说明】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连铸板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适用于防止低碳钢或超低碳钢的连铸板坯粘连。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化的板坯连铸机作业率很高,为直装需要,很多铸机出坯辊道均与热轧加热炉的上料辊道相连接,但由于板坯质量或轧制节奏及出坯节奏不匹配,多数钢厂热装或直装比例很低,所以大量高温板坯需要用推钢机通过辊道及导向辊推至垛板台上,再由天车吊至垛位堆冷存放。目前的导向辊偏短且辊径偏小,辊道支撑梁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弯曲,致使板坯在受到推钢机作用时受力不稳定,板坯与导向辊间滑动摩擦距离过长,一般150mm左右,另外垛板台与推钢机行程结束时相对位置不合理,推钢结束时导向辊边部距离垛板台处板坯推钢侧一般大于50mm,受推板坯受到滑动摩擦距离过长,上述因素都会致使板坯下线堆冷后发生粘连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板坯与辊道间滚动摩擦距离、降低垛板台上下块坯间的滑动摩擦距离的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推钢机通过导向辊将板坯推送到垛板台,其特征在于,推钢结束时所述导向辊边部与所述垛板台处板坯推钢侧的距离为5?10mm。
[0006]优选的,所述导向棍米用双排导向棍,导向棍组内间距100?120mm,导向棍直径230 ?250mm,长度 400 ?420mm。
[0007]优选的,所述导向棍标闻比操板台标闻闻,其闻度差为3?5mm。
[0008]优选的,在所述垛板台辊道支撑梁处设置5组导向辊,且组间间距1270?1300mm。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板坯与辊道间滚动摩擦距离更长、推钢过程更为稳定;通过缩短推钢行程,降低垛板台上、下块坯间的滑动摩距离,推钢机使用寿命更长,降低了推钢机的维修费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导向辊辊道布置示意图;
[0011]图2是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垛板台导向辊位置示意图;
[0012]图3是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推坯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4]在板坯连铸过程中采用了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推钢机3通过导向辊I将板坯4推送到垛板台2,如图3所示,推钢结束时导向辊I边部与垛板台2处板坯4推钢侧的距离a为5?10mm,减小了受推板坯受到滑动摩擦距离。如图1、图2、图3所示,导向辊I采用双排导向辊,垛板台辊道支撑梁处共设置5组导向辊,且每组间间距1270?1300mm,导向辊I组内间距100?120_,导向辊直径230?250_,长度400?420_,可以提高导向辊滚动摩擦效果;导向辊I标高比垛板台标高高,其高度差为3?5mm,可以使推钢过程更稳定。
[0015]推钢机3推移板坯经过与辊道滑动摩擦后逐渐与导向辊接触,垛板台顶部以低于导向辊位置3?5_处接受第一块板坯,推钢机经过推钢行程L (从A点到B点)后回到初始位,第一块板坯被推至垛板台处且距离导向辊边部为5?10mm。
[0016]第一块板坯被推至垛板台2目标位置后,垛板台2下降一定高度准备接收第二块板坯,推钢机3按相同运行方式将第二块板坯推移至垛板台2后回到初始位,垛板台2再升到最高位等待天车将板坯吊至堆垛位。
[0017]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推钢机通过导向辊将板坯推送到垛板台,其特征在于,推钢结束时所述导向辊边部与所述垛板台处板坯推钢侧的距离为5?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采用双排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组内间距100?120mm,所述导向辊直径230?250mm,长度400 ?4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标高比垛板台标高高,其高度差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止连铸板坯粘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垛板台辊道支撑梁处设置5组导向辊,且每组间间距1270?1300mm。
【文档编号】B22D11/20GK103480815SQ201310435858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田志红, 李金柱, 苏震霆, 彭国仲, 陈爱军, 王国瑞, 宋佳友, 杨春宝, 庞冠伟, 滕波, 何文远, 王胜东 申请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