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5223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搅拌边加入剩余水和其 它原料,均匀混合,调整pH值为6. 0,123°C灭菌30min即得发酵罐培养基。
[0126]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菌丝球密度为4. 5 x 105个/L,菌丝球 直径为0. 7mm,菌丝球干重为90g/L,胞外多糖为3. Og/L。
[0127] 实施例8本发明制备的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栽培试验
[0128] 1.试验菌种: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液体菌种和市售的"龙海3号"液体菌种为 试验菌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0129] 2.接种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以相同的接种量和接种密度采用常规方法接种,分 别接种2000瓶;
[0130] 3.生产管理: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样的管理方法
[0131] 3.1发菌管理
[0132] 接种后将菌瓶放在恒温培养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3°C,相对湿度70%~ 75%。此阶段用于栽培料中的养分完全分解和积累。发菌期管理的关键是保温、保湿,前期 如果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较长,会降低菌种活力,菌丝生产速度减慢。所有菌瓶菌丝浓白后 再持续培养15d,使养分彻底分解,菌丝达到生理成熟。
[0133] 3. 2开瓶、搔菌
[0134] 菌瓶后熟期过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开瓶、搔菌处理。搔菌过程中,液体菌种搔菌时 去掉表面薄薄一层即可。搔菌完成后将菌瓶移入出菇房,菌瓶倒置,使菌丝恢复生长。待 菌丝恢复后,温度控制在14°C~16°C,相对湿度为90~95%,光照500~800Lx,C0 2浓度 600~1500ppm,待现蕾出葫。
[0135] 3. 3子实体生长管理
[0136] 温度控制在15~18°0,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0)2浓度在1500~180(^口111 之间,子实体生长迅速。当菇盖基本展开,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一潮菇。
[0137] 4.质量及产量指标测定
[0138] 观察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栽培瓶的菌丝浓度、菌丝颜色、发菌时间、杂菌感染状 况,观察比较子实体性状,测量子实体菌柄长度、菌盖大小和菌柄直径、单瓶产量,并统计计 算杂菌感染率、一级菇率和生物转化率,结果如表1-3:
[0139] 生物学转化率(% )=子实体鲜品产量(g)/培养料干重(g) X 100%
[0140] 表 1
[0141]
【主权项】
1. 一种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包括液体种子培养基、摇瓶培养基、种子罐 培养基和发酵罐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成分中含有中草药提取物和木肩粉;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黄芪30份,干姜30 份,陈皮30份,牛黄25份,丹皮25份,甘草20份,知母18份,金银花18份,鱼腥草17份, 赤芍15份,黄芩15份,川芎10份,当归8份;置盛有0. 2%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 于200W、30KHz清洗12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 合并添加5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80°C保持3h,接着降温至45°C,用乳酸调节 pH值为4,在功率2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2min,同时在功率250W,频率35KHz条件下进 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1. 〇%的混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 为6. 2,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2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 比为1:2,控制温度至70°C保持3. 5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 90°C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C,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3:2 合并,滤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粉碎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所述混合酶为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戊聚糖酶、果胶酶按质量比3:2:2:1均匀混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基的组成为:黄豆饼 粉60g/L,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中草药提取物I. 5-2g/L,木肩粉0. 6-1.Og/L,磷酸二 氢钾 0. 5g/L,硫酸镁 0. 5g/L,VB1 0. 01g/L,余量为水,pH值 6. 0。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按 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原料,首先取黄豆饼粉质量4-6倍的水,用乳酸调节pH值为5-6, 加入5u/g黄豆饼粉的耐高温a-淀粉酶,边搅拌边加入黄豆饼粉,升温至90-95°C,保温, 液化10-15min,然后降温至50-60°C,保温,边搅拌边加入40u/g黄豆饼粉的糖化酶和30u/ g黄豆饼粉的蛋白酶水解20-30min,边搅拌边加入剩余水和其它原料,均匀混合,调整pH值 为6. 0,121-123°C灭菌30-40min即得发酵罐培养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 30g/L,酵母浸出汁5g/L,蛋白胨2g/L,琼脂2g/L,中草药提取物0. 3-0. 5g/L,磷酸二氢钾 〇? 5g/L,硫酸镁 0? 5g/L,木肩粉 0? 1-0. 3g/L,VB1 0? 01g/L,余量为水,pH值 6. 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瓶培养基组成为:黄豆饼粉 60g/L,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中草药提取物0. 5-1.Og/L,磷酸二氢钾0. 5g/L,硫酸镁 0? 5g/L,木肩粉 0? 2-0. 4g/L,VB1 0? 01g/L,余量为水,pH值 6. 0。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黄豆饼粉 60g/L,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中草药提取物0. 8-1. 2g/L,磷酸二氢钾0. 5g/L,硫酸镁 0? 5g/L,木肩粉 0? 3-0. 5g/L,VB1 0? 01g/L,余量为水,pH值 6. 0。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肩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将无发霉、无病虫锯木末或废木肩除去杂物,置于装有质量百分比浓度0.5%的 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30KHz清洗10min,冲洗、沥干,放入蒸汽釜中于 0. 3-0. 4MPa蒸煮20-30min,取出,沥干,与植物油按质量比100:1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 置微波干燥机于2000W、120°C微波福照5min,使之水分达到8-10%,最后超微粉碎至粒径 0. 3-0. 5mm,密封包装即得木肩粉。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微波干燥时微波辐照10s,停留10s。
9.利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制备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保存的杏鲍菇斜面菌种经平板培养基活化后依次经液体种 子培养基、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逐级扩大培养得到种子罐种子,首先将种子罐 种子以8%接种量接种于30L发酵罐,发酵罐培养基装液量15L,于30-32°C、通气量3-5L/ min恒温发酵12-24h,然后以0. 3-0. 5°C/min的速率降温至18-22°C,向发酵罐中加入 l〇-12g包被壳聚糖和900mL种子罐种子,在通气量6_8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10_16h,最后 以0. 2-0. 4°C/min的速率升温至24-26°C,在通气量5-7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45-52h即 得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 所述包被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壳聚糖加入其质量30-50%的质量百分 比浓度为10-12%的a-环状糊精水溶液中,制成软材,用10-20目筛制粒,得湿颗粒,置微 波干燥机中于功率2000W、60-80°C干燥4-6min,用10-20目筛快速整粒即得包被壳聚糖。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 培养基的组成为:黄豆饼粉60g/L,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中草药提取物I. 8g/L,木肩 粉 0? 8g/L,磷酸二氢钾 0? 5g/L,硫酸镁 0? 5g/L,VB1 0? 01g/L,余量为水,pH值 6. 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属于杏鲍菇栽培技术领域,在液体种子、摇瓶种子、种子罐种子及发酵罐液体菌种各阶段培养基中科学复配可提高菌种抗冷、热应激性、免疫性和抗杂菌能力的中草药提取物,同时科学复配了既具有原料适应性,又具有消泡剂功能的木屑粉,并且采用追加接种和分段变温发酵的方式,缩短了菌种菌龄及增殖代数差距,适时流加包被后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壳聚糖,培养出发酵菌丝粗壮、活性高、菌丝球直径小、密度大、分布均匀的杏鲍菇液体菌种,其菌丝球密度为4.5-5.5ⅹ105个/L,菌丝球直径为0.5-0.7mm,菌丝球干重为90-100g/L,萌发时间为4-5h,胞外多糖为3.0-3.5g/L。
【IPC分类】C05G3-00
【公开号】CN104844354
【申请号】CN201510217275
【发明人】班立桐, 王玉, 黄亮, 杨红澎
【申请人】天津农学院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