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方法_2

文档序号:8246760阅读:来源:国知局
30r/min的速度搅拌7h。
[0029]本实施例中,包埋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将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充分洗涤后,离心甩干。将溶液浓度为3% (w/w)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经过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在12°C条件下充分混合,混合比例为每10ml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3g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混合后料液缓缓滴入溶液浓度为4% (w/w)的CaC12溶液中,形成滴丸。最后将形成的滴丸放入同浓度的CaC12溶液中硬化处理15h后,即获得复合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
[0030]经检测,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效率高,酶活回收率达79% ;分批反应时,可反复使用87次。
[0031]实例三
一种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l)将产酶菌株一黑曲霉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8-32°C、通气量1500ml/min、搅拌速度80r/min的条件下,培养4天,制得发酵液;
上述发酵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蔗糖15%,豆柏5%,余量水,初始ρΗ7.5 ;
(2)将步骤(I)制得的发酵液经菌体破壁、过滤,制得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其中,菌体破裂采用自然裂解法,具体步骤包括:用滤布将经步骤(I)发酵培养后的菌体进行过滤并收集菌体,用无菌水洗涤菌体5次,接入与发酵液相同体积的无菌水中继续培养菌体5d后,过滤除去破碎菌体,即得果糖基转移酶酶液。
[0032](3)将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缩后料液的酶活力,控制浓缩液的酶活在200U/ml ;
(4)将浓缩后果糖基转移酶酶液分别与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氯化钙进行复合固定化处理,最终制得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其中,复合固定化包括共价固定化和包埋固定化两步。
[0033]本实施例中,共价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选择壳聚糖为共价固定化载体,将果糖基转移酶与壳聚糖载体按酶活?οου/g载体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按0.5% (w/w)的比例加入交联剂戊二醛,调节PH值7.5,共价固定化温度40°C,以160r/min的速度搅拌5h。
[0034]本实施例中,包埋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将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充分洗涤后,离心甩干。将溶液浓度为4% (w/w)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经过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在15°C条件下充分混合,混合比例为每10ml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5g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混合后料液缓缓滴入溶液浓度为3% (w/w)的CaC12溶液中,形成滴丸。最后将形成的滴丸放入同浓度的CaC12溶液中硬化处理20h后,即获得复合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
[0035]经检测,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效率高,酶活回收率达73% ;分批反应时,可反复使用92次。
[0036]实例四
一种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产酶菌株一米曲霉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8-32°C、通气量500ml/min、搅拌速度150r/min的条件下,培养4天,制得发酵液;
上述发酵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蔗糖5%,豆柏10%,余量水,初始ρΗ6.5 ;
(2)将步骤(I)制得的发酵液经菌体破壁、过滤,制得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其中,菌体破裂采用自然裂解法,具体步骤包括:用滤布将经步骤(I)发酵培养后的菌体进行过滤并收集菌体,用无菌水洗涤菌体3次,接入与发酵液相同体积的无菌水中继续培养菌体5d后,过滤除去破碎菌体,即得果糖基转移酶酶液。
[0037](3)将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缩后料液的酶活力,控制浓缩液的酶活在200U/ml ;
(4)将浓缩后果糖基转移酶酶液分别与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氯化钙进行复合固定化处理,最终制得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其中,复合固定化包括共价固定化和包埋固定化两步。
[0038]本实施例中,共价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选择壳聚糖为共价固定化载体,将果糖基转移酶与壳聚糖载体按酶活?οου/g载体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按0.5% (w/w)的比例加入交联剂戊二醛,调节PH值7.5,共价固定化温度30°C,以160r/min的速度搅拌5h。
[0039]本实施例中,包埋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将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充分洗涤后,离心甩干。将溶液浓度为2% (w/w)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经过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在10°C条件下充分混合,混合比例为每10ml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5g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混合后料液缓缓滴入溶液浓度为3% (w/w)的CaC12溶液中,形成滴丸。最后将形成的滴丸放入同浓度的CaC12溶液中硬化处理20h后,即获得复合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
[0040]经检测,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效率高,酶活回收率达76%;分批反应时,可反复使用88次。
[0041]实例五
一种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l)将产酶菌株一米曲霉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8-32°C、通气量1500ml/min、搅拌速度80r/min的条件下,培养6天,制得发酵液;
上述发酵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蔗糖15%,豆柏5%,余量水,初始ρΗ7.5 ;
(2)将步骤(I)制得的发酵液经菌体破壁、过滤,制得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其中,菌体破裂采用自然裂解法,具体步骤包括:用滤布将经步骤(I)发酵培养后的菌体进行过滤并收集菌体,用无菌水洗涤菌体5次,接入与发酵液相同体积的无菌水中继续培养菌体3d后,过滤除去破碎菌体,即得果糖基转移酶酶液。
[0042](3)将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缩后料液的酶活力,控制浓缩液的酶活在150U/ml ;
(4)将浓缩后果糖基转移酶酶液分别与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氯化钙进行复合固定化处理,最终制得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其中,复合固定化包括共价固定化和包埋固定化两步。
[0043]本实施例中,共价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选择壳聚糖为共价固定化载体,将果糖基转移酶与壳聚糖载体按酶活200U/g载体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按1% (w/w)的比例加入交联剂戊二醛,调节pH值6.5,共价固定化温度40°C,以100r/min的速度搅拌10h。
[0044]本实施例中,包埋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将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充分洗涤后,离心甩干。将溶液浓度为4% (w/w)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经过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在15°C条件下充分混合,混合比例为每10ml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Ig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混合后料液缓缓滴入溶液浓度为5% (w/w)的CaC12溶液中,形成滴丸。最后将形成的滴丸放入同浓度的CaC12溶液中硬化处理1h后,即获得复合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
[0045]经检测,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效率高,酶活回收率达81%;分批反应时,可反复使用92次。
【主权项】
1.一种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产酶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8-32°C、通气量500-1500ml/min、搅拌速度80-150r/min的条件下,培养4_6天,制得发酵液; 上述发酵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蔗糖5%-15%,豆柏5%-10%,余量水,初始ρΗ6.5-7.5 ; (2)将步骤(I)制得的发酵液经菌体破壁、过滤,制得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 (3)将果糖基转移酶粗酶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缩后料液的酶活力,控制浓缩液的酶活在100U/ml以上; (4)将浓缩后果糖基转移酶酶液分别与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氯化钙进行复合固定化处理,最终制得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产酶菌株为黑曲霉或米曲霉O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菌体破裂采用的方法是自然裂解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条件如下: 用滤布将经步骤(I)发酵培养后的菌体进行过滤并收集菌体,用无菌水洗涤菌体3-5次,接入与发酵液相同体积的无菌水中继续培养菌体3-5d后,过滤除去破碎菌体,即得果糖基转移酶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复合固定化包括共价固定化和包埋固定化两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共价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 选择壳聚糖为共价固定化载体,将果糖基转移酶与壳聚糖载体按酶活100-200U/g载体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按0.5%-1% (w/w)的比例加入交联剂戊二醛,调节pH值6.5-7.5,共价固定化温度30-40°C,以100-160r/min的速度搅拌5_10h。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埋固定化的反应条件为:将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充分洗涤后,离心甩干;将海藻酸钠溶液与经过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在10-15°C条件下充分混合,混合比例为每10ml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l_5g共价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混合后溶液缓缓滴入CaCl2溶液中,形成滴丸;最后将形成的滴丸放入同浓度的CaCl2S液中硬化处理10_20h后,即获得复合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2%-4%(w/w)o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Cl2溶液浓度为3%-5% (w/w)o
【专利摘要】一种果糖基转移酶的复合固定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技术的优点是,果糖基转移酶提取的工艺设备简单;果糖基转移酶经壳聚糖共价固定化后再用海藻酸钙包埋,可解决壳聚糖共价固定化酶的成型和整型问题,酶的固定化效率高(酶活回收率达70%以上),分批反应时,可反复使用85次以上。
【IPC分类】C12N11-10, C12R1-685, C12R1-69, C12N11-04
【公开号】CN104560936
【申请号】CN201510000076
【发明人】刘宗利, 王乃强, 刘峰, 李克文, 王京博, 栾庆民, 张姝, 郝荣治, 张莉
【申请人】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