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脂肪酸二聚体的反应产物以及包含所述反应产物的涂覆试剂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92549阅读:来源:国知局
ESTA),单独或与热喷涂施加如热空气喷涂组合而进行。
[0139]在施加所述着色水性底漆材料之后,可通过已知方法将其干燥。例如,可将优选的 IK (1 -组分)底漆材料在室温下闪蒸1 -60分钟,随后干燥,优选在30-90°C的任选稍高的温度 下进行。就本发明而言,闪蒸和干燥意指有机溶剂和/或水的蒸发,其结果是漆变得更干燥, 但尚未固化或尚未形成完全交联的涂膜。
[0140]然后通过同样常规的方法施加市售清漆材料,其中膜厚再次位于常规范围内,例 如5-100微米。
[0141]在施加清漆材料后,可将其在室温下闪蒸例如1-60分钟,并任选干燥。然后将所述 清漆与所施加的着色底漆一起固化。在这些程序期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例如在基材上产 生本发明的多层颜色和/或效应漆体系。固化优选以热方式在60_200°C的温度下进行。热固 化性底漆材料优选为包含聚氨酯树脂作为额外的基料且包含氨基树脂或封闭或未封闭多 异氰酸酯,优选氨基树脂作为交联剂的那些。在氨基树脂中,优选蜜胺树脂。
[0142] 塑料基材的涂覆以基本上与金属基材相同的方式进行。然而,此时固化通常在so-got 的显著更低的温度下进行。因此,优选使用双组分清漆材料。进一步优选使用包含聚氨 酯树脂作为基料但不含交联剂的底漆材料。
[0143]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涂覆金属和非金属基材,更特别地塑料基材,优选汽车车身 或其组件。
[0144] 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用于OEM涂装中的双重涂装。这意指对已通过本发明方法 涂覆的基材进行第二次涂覆,这同样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
[0145]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可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多层漆体系。这些多层漆体系在下文中称 为本发明的多层漆体系。
[0146] 上文就本发明反应产物、着色水性底漆材料和本发明方法而言的所有评述也相应 地适用于所述多层漆体系。这还尤其适用于所有优选、更优选和非常优选的特征。
[0147] 本发明的多层漆体系优选为多层颜色漆体系、效应漆体系,以及颜色和效应漆体 系。
[0148]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本发明的方法,其中获自步骤(1)的所述基材包含具有缺 陷的多层漆体系。因此,该基材/多层漆体系(其具有缺陷)是需要修补或完全再涂覆的初始 涂装。
[0149] 因此,本发明的方法适于修补多层漆体系上的缺陷。一般来说,缺陷或膜缺陷是涂 层之上和之中的损伤,通常根据其形状或其外观命名。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能类型的该 类膜缺陷的名称。其描述于例如 R.6mPP_Lexikon Lacke und Druckfarben,Georg Thieme Verlag,Stuttgart,New York,1998,第235页,"Film defects" 中。
[0150] 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多层漆体系同样可能具有该类缺陷。因此,在本发明方法的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获自步骤(1)的基材为具有缺陷的本发明多层漆体系。
[0151] 就汽车OEM涂装而言,这些多层漆体系优选在汽车车身或其部件上通过上文所述 的本发明方法制备。当在OEM涂装后立即出现该类缺陷时,立即对其进行修补。因此,还使用 术语"OEM汽车修补"。当仅少量缺陷需要修补时,仅修补"点",不对整个车身进行完全再涂 覆(双重涂覆)。后一方法称为"点修补"。因此,特别优选将本发明方法用于在OEM汽车修补 中修补本发明多层漆体系(初始涂装)上的缺陷。
[0152] 就本发明而言,当提及汽车修补领域时,换言之当缺陷修补是主题时,所述基材为 具有缺陷的多层漆体系,这当然意指该具有缺陷的基材/多层漆体系(初始涂装)通常如上 所述位于塑料基材上或者位于金属基材上。
[0153] 为了使修补位置与其他初始涂装之间不具有色差,优选本发明方法步骤(1)中所 用的用于修补缺陷的水性底漆材料与用于产生具有缺陷的基材/多层漆体系(初始涂装)的 那些相同。
[0154] 因此,上文就本发明聚合物和水性着色底漆材料而言的评述也适用于本发明方法 用于修补多层漆体系上的缺陷的所述用途。特别地,这还适用于所有所述的优选、非常优选 和尤其优选的特征。此外,优选待修补的本发明多层漆体系是多层颜色漆体系、效应漆体 系,以及颜色和效应漆体系。
[0155] 上文所述的本发明多层漆体系上的缺陷可通过上文所述的本发明方法修补。为 此,可首先打磨待修补的多层漆体系上的表面。打磨优选通过从初始涂装上部分磨掉或磨 掉仅底漆和清漆,但不磨掉通常位于其下方的打底漆(primer)层和二道底漆层而进行。以 此方式,在修补期间,不需要特别地重新施加特种打底漆和头二道混合底漆。该打磨方式尤 其广泛用于OEM汽车修补领域中,这是因为与在车间中的修补相反,一般而言,此时缺陷仅 出现在底漆和/或清漆区域中,而不是特别地出现在下层二道底漆和打底漆中。后面涂层中 的缺陷更可能在车间修补领域中碰到。实例包括漆损伤,例如擦痕(其例如由机械作用产生 且通常延伸至基材(金属或塑料基材)表面)。
[0156] 在打磨程序后,通过气动雾化将所述着色水性底漆材料施加至初始涂装中的缺陷 位置。在施加着色水性底漆材料后,可通过已知方法将其干燥。例如,可将所述底漆材料在 室温下干燥1-60分钟,随后在30_80°C的任选稍高的温度下干燥。就本发明而言,闪蒸和干 燥意指涂料材料尚未完全固化时有机溶剂和/或水的蒸发。就本发明而言,优选所述底漆材 料包含聚氨酯树脂作为基料且包含氨基树脂,优选蜜胺树脂作为交联剂。
[0157]随后借助同样常规的技术施加市售清漆材料。在施加清漆材料后,可例如将其在 室温下闪蒸1-60分钟,并任选干燥。然后将清漆与所施加的着色底漆一起固化。
[0158] 在所谓的低温烘烤情况下,固化优选在20_90°C的温度下进行。此时,优选使用双 组分清漆材料。如果如上所述,使用聚氨酯树脂作为另一基料且使用氨基树脂作为交联剂, 则在这些温度下底漆膜中的氨基树脂仅导致少量的交联。此时,除其作为固化剂的功能之 外,氨基树脂还用于增塑且可有助于颜料润湿。除氨基树脂之外,还可使用未封闭的异氰酸 酯。取决于所用异氰酸酯的特性,其在低至20°C的温度下交联。
[0159] 在所谓的高温烘烤的情况下,固化优选在130_150°C的温度下进行。此时,使用单 组分和双组分清漆材料。如果如上所述,使用聚氨酯树脂作为另一基料且使用氨基树脂作 为交联剂,则在这些温度下底漆膜中的氨基树脂导致交联。
[0160] 为了修补多层漆体系上的缺陷,换言之,当基材为具有缺陷的初始涂装,优选具有 缺陷的本发明多层漆体系时,优选使用低温烘烤。
[016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本发明反应产物在着色水性底漆材料中用于改善粘合性的 用途。这应理解为相对于不含本发明反应产物的着色水性底漆材料提高粘合性。
[0162] 本发明的反应产物可用于改善金属和塑料基材的涂层中的粘合性。其还可用于汽 车修补中。汽车修补不仅意指OEM汽车修补,而且意指例如在车间中进行的汽车修补。
[0163] 当将所述着色水性底漆材料用于涂覆金属和塑料基材时,本发明反应产物的使用 特别地导致底漆膜和与其直接相邻的清漆膜之间的粘合性提高。因此,本发明的反应产物 优选用于改善金属基材和塑料基材的涂层中的底漆膜和清漆膜之间的粘合性。
[0164] 当所述着色水性底漆材料用于汽车修补时,本发明反应产物的使用特别地导致底 漆和初始涂装之间的粘合性提高。因此,本发明的反应产物还优选用于改善汽车重涂层,更 优选OEM汽车修补中的底漆膜和初始涂装之间的粘合性。
[0165] 当将涂覆的基材暴露于老化时,现有技术体系情况下的粘合性问题尤为显著。该 类老化条件可由所谓的冷凝水储存模拟。术语"冷凝水储存"是指将经涂覆的基材根据CH测 试条件根据DIN EN ISO 6270 2:2005-09储存于气候室中。
[0166] 因此,还特别地使用本发明的反应产物来改善冷凝水储存后的粘合性。粘合性优 选借助蒸汽喷射测试根据DIN 55662:2009-12测试方法A研究。
[0167] 当将涂覆的基材暴露于老化时,不良粘合性还特别地体现在出现起泡和溶胀方 面。因此,本发明的反应产物还特别地用于防止或减少多层漆体系中的起泡和溶胀的发生。 就此而言,起泡和溶胀的存在可视觉评价。
[0168]下文使用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0169]具体组分和测试方法的描述 [0170]脂肪酸二聚体:
[0171] 所用的脂肪酸二聚体包含小于1.5重量%的三聚体分子、98重量%的二聚体分子, 和小于0.3重量%的脂肪酸(单体)。其基于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制备(Pripol? 1012-LQ-(GD)(获自 Croda))。
[0172] 聚酯 1(P1):
[0173] 制备如DE4009858A第16栏第37-59行实施例D进行。相应的聚酯溶液具有60重量% 的固含量,其中所用的溶剂为丁基乙二醇,而非丁醇,因此所存在的溶剂主要为丁基乙二醇 和水。
[0174] 数均分子量的测定:
[0175] 数均分子量借助蒸气压渗透法测定。测量使用蒸气压渗透计(型号10.00,获自 Knauer)在甲苯中在50°C下于研究组分的浓缩物系列上进行,其中使用二苯甲酮作为标定 物质以测定所用仪器的实验标定常数(根据E . Sdirdder ,G . Μ? 11 er,K . -F . Arndt, "Leitfaden der Polymercharakterisierung",Akademie-Verlag,Berlin,第47-54页, 1982,其中使用苯偶酰作为标定物质)。
[0176]本发明反应产物的制备 [0177]本发明反应产物1(IR1):
[0178] 在装备有桨式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用于测量顶部温度的温度计和水分离器的 4L不锈钢反应器中,在1.4g二正丁基氧化锡(Aj|〇n?:CS 2455,获自Chemtura)存在下将 799 · 2g(3 · 1968mol)0H值为448 ·9mg KOH/g的线型二醇PolyTHF250(BASF SE)、926 ·0g脂肪 酸二聚体(1.5985mol)和53.4g二甲苯加热至100°C。继续缓慢加热,直至开始缩合。在85°C 的最高顶部温度下,然后继续分步加热至207°C。借助酸值测定而监测反应进程。当达到< 1.5mg KOH/g的酸值时,借助真空蒸馏移除仍存在的二甲苯。这获得了在室温下为液态的树 月旨。气相色谱法发现二甲苯含量小于0.1 %。
[0179] 冷凝物的量(水):58.2g
[0180] 酸值:0.6mg KOH/g
[0181] 固含量(GC):100.0%
[0182] 数均分子量(蒸气压渗透法):990g/mol
[0183]粘度(树脂:二甲苯=2:1) :92mPas(在23°C下使用获自Brookfield的旋转粘度计 测定,型号CAP 2000+,转子3,剪切速率:10000s-1测定)
[0184] 本发明的反应产物2(IR2):
[0185] 在装备有桨式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用于测量顶部温度的温度计和水分离器的 4L不锈钢反应器中,在1.6g二正丁基氧化锡(Axi〇n?CS 2455,获自Chemtura)存在下将 708·0g(2·8320mol)0H值为448·9mg KOH/g的线型二醇PolyTHF250(BASF SE)、1230·4g脂肪 酸二聚体(2.1239mol)和60.0 g二甲苯加热至100°C。继续缓慢加热,直至开始冷凝。在85°C 的最高顶部温度下,然后继续分步加热至207°C。借助酸值测定而监测反应进程。当达到< 1.5mg KOH/g的酸值时,借助真空蒸馏移除仍存在的二甲苯。这获得了在室温下为蜡状的树 月旨。气相色谱法发现二甲苯含量小于0.1 %。
[0186] 冷凝物的量(水):77.0g
[018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