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脂肪酸二聚体的反应产物以及包含所述反应产物的涂覆试剂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692549阅读:来源:国知局
7] 酸值:0.4mg K0H/g
[0188] 固含量(GC) :100.0%
[0189] 数均分子量(蒸气压渗透法):2630g/mol
[0190] 粘度(树脂:二甲苯=2:1): 221mPas(在23°C下使用获自Brookf ield的旋转粘度计 测定,型号CAP 2000+,转子3,剪切速率:10000s-1测定)
[0191] 制备水性底漆材料
[0192] 制备银色对比水基底漆1 (Cl)
[0193] 将在表A中"水相"下所列的组分以所述的顺序一起搅拌,从而获得含水混合物。在 后一步骤中,由在"有机相"下所列的组分制备有机混合物。将所述有机混合物添加至所述 含水混合物中。然后将合并的混合物搅拌10分钟,并使用去离子水和二甲基乙醇胺调节至 pH 8和58mPas的粘度(在ΙΟΟΟ?Γ1剪切负载下,使用旋转粘度计(获自Mettler-Toledo的 Rheomat RM 180仪器)在23°C下测定)。
[0194] 表A:
[0195]
[0197] 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1(11)
[0198] 为了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11,如对比水基底漆1 (C1)的制备那样使用IR1代 替聚酯P1制备漆(二者处于水相和有机相中)。此处,IR1以处于丁基乙二醇中的80%浓度溶 液的形式使用。基于固体分(非挥发分),11中所用的IR1的量与C1中所用的聚酯P1的量相 同。由分散体P1和IR1的不同固含量所导致的不同量的丁基乙二醇在配制剂II中通过相应 添加丁基乙二醇而补偿。
[0199] 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2(12)
[0200] 为了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12,如对比水基底漆1 (Cl)的制备那样使用IR2代 替聚酯P1制备漆(二者处于水相和有机相中)。此处,IR2以处于丁基乙二醇中的80%浓度溶 液的形式使用。基于固体分(非挥发分),12中所用的IR2的量与C1中所用的聚酯P1的量相 同。由分散体P1和IR2的不同固含量所导致的不同量的丁基乙二醇在配制剂12中通过相应 添加丁基乙二醇而补偿。
[0201] 表1再次以综述方式显示了水基底漆材料C1、I1和12中所用的聚酯和反应产物及 其比例(基于所述水基底漆材料的总量)。
[0202] 丟1 .水甚眭镣MMTWRWnCl、T1和T2的铂成
[0203]
[0204] 制备多层漆体系以及多层漆体系的性能研究
[0205] 为了测定就冷凝水储存后起泡和溶胀发生而言的稳定性,根据如下一般指导制备 多层漆体系。
[0206]用标准二道底漆(ALG 670173-二道底漆,中等灰度,获自Hemmelrath)涂覆涂覆 有标准阴极电涂层(Cathoguard?800,获自BASF Coatings GmbH)且尺寸为10 X 20cm的 钢板。在将所述水性二道底漆在80°C预干燥10分钟的时间后,将所述二道底漆在190°C的温 度下烘烤30分钟的时间。
[0207] 然后气动施加表1的相应水基底漆材料。将所得水基底漆膜在室温下闪蒸2分钟, 随后在强制通风烘箱中在70°C下干燥10分钟。将常规双组分清漆材料(PiOglosS? 345,获 自BASF Coatings GmbH)施加至干燥的水基底漆膜上。将所得清漆膜在室温下闪蒸20分钟。 然后,将所述水基底漆膜和清漆膜在强制通风烘箱中在160°C下固化30分钟。该体系为过烘 烤的初始体系且在下文中称为初始涂装。
[0208] 用砂纸打磨该初始涂装,然后将表1的相应水基底漆材料气动施加至该打磨的初 始涂装上。将所得水基底漆膜在室温下闪蒸2分钟,随后在强制通风烘箱中在70°C下干燥10 分钟。将所谓的80°C双组分清漆材料(FF2305002K修补清漆,防刮擦型,获自BASF Coatings GmbH)施加至干燥的水基底漆膜上。将所得的清漆膜在室温下闪蒸20分钟。然后将所述水基 底漆膜和清漆膜在强制通风烘箱中在80°C下固化30分钟。
[0209] 然后将由此处理的钢板在调节室中在CH测试条件下根据DIN EN ISO 6270 2: 2005-09储存10天。然后,在从调节室中取出后24小时,观察钢板的起泡和溶胀。
[0210] 起泡的发生如下通过组合2个值而评价:
[0211] -起泡数量通过1-5的定量数字评价,其中ml表示极少起泡,m5表示极多起泡;
[0212] -起泡的尺寸再次通过1-5的尺寸数字评价,其中gl表示极小的起泡,g5表示极大 的起泡;
[0213] -相应地,符号m0g0表示在冷凝水储存后无起泡,且就起泡而言表示"令人满意的" 结果的漆体系。
[0214] 表2显示了水基底漆材料C1、I1和12的相应结果。
[0215] 表2:使用水基底漆材料Cl、11和12制得的多层漆体系的起泡和溶胀
[0216]
[0217]附注:
[0218] m =起泡的数量 [0219] g =起泡的尺寸 [0220] sat =令人满意的结果 [0221] unsat =不令人满意的结果
[0222] 所述结果证实,当使用本发明的反应产物时,在冷凝水暴露后不再发生起泡,且溶 胀的情况也不再可见。
[0223] 制备银色对比水基底漆2(C2)
[0224] 将在表B中"水相"下所列的组分以所述的顺序一起搅拌,从而形成含水混合物。在 后一步骤中,由在"有机相"下所列的组分制备有机混合物。将所述有机混合物添加至所述 含水混合物中。然后将合并的混合物搅拌10分钟,并使用去离子水和二甲基乙醇胺调节至 pH 8和58mPas的粘度(在ΙΟΟΟ?Γ1剪切负载下,使用旋转粘度计(获自Mettler-Toledo的 Rheomat RM 180仪器)在23°C下测定)。
[0225] 表B:
[0226]
[0227]
[0228] 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3(13)
[0229] 为了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13,如对比水基底漆2 (C2)的制备那样使用IR1代 替聚酯P1制备漆(二者处于水相和有机相中)。此处,IR1以处于丁基乙二醇中的80%浓度溶 液的形式使用。基于固体分(非挥发分),13中所用的IR1的量与C2中所用的聚酯P1的量相 同。由分散体P1和IR1的不同固含量所导致的不同量的丁基乙二醇在配制剂13中通过相应 添加丁基乙二醇而补偿。
[0230] 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4(14)
[0231 ]为了制备本发明的水基底漆材料14,如对比水基底漆2 (C2)的制备那样使用IR2代 替聚酯P1制备漆(二者处于水相和有机相中)。此处,IR2以处于丁基乙二醇中的80%浓度溶 液的形式使用。基于固体分(非挥发分),14中所用的IR2的量与C2中所用的聚酯P1的量相 同。由分散体P1和IR2的不同固含量所导致的不同量的丁基乙二醇在配制剂14中通过相应 添加丁基乙二醇而补偿。
[0232] 表3再次以综述方式显示了水基底漆材料C2、I3和14中所用的聚酯和反应产物及 其比例(基于所述水基底漆材料的总量)。
[0233] 表3:水基底漆材料C2、13和14的组成
[0234]
[0235] 制备多层漆体系以及多层漆体系的性能研究
[0236] 类似于上文所述的方案,使用水基底漆材料C2、I3和14制备相应的多层漆体系(初 始涂装),并打磨,又重新涂覆。此后又实施前文所述的起泡和溶胀研究。
[0237] 表4显示了相应的结果。
[0238] 表4:使用水基底漆材料C2、I3和14制得的多层漆体系的起泡和溶胀
[0239]
[0240]
[0241 ] m =起泡的数量 [0242] g =起泡的尺寸 [0243] sat =令人满意的结果
[0244] unsat =不令人满意的结果
[0245]所述结果证实,当使用本发明的反应产物时,在冷凝水暴露后不再发生起泡,且溶 胀的情况也不再可见。此外,相对于使用标准酯(P1),性能明显改善。
【主权项】
1. 一种包含脂肪酸二聚体且可通过使如下物质反应而制备的反应产物: (a) 脂肪酸二聚体,和 (b) 至少一种一般结构式(I)的化合物:I 其中R为C3-C6亚烷基,η相应地以使得化合物(b)具有120-445g/mo 1数均分子量的方式 选择,组分(a)和(b)以0.7/2.3-1.6/1.7的摩尔比使用,且所得反应产物具有600-4000g/ mo 1的数均分子量和小于IOmg KOH/g的酸值。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产物,其中所用的脂肪酸二聚体包含至少90重量%的二聚 体分子、小于5重量%的三聚体分子,和小于5重量%的单体型分子和其他副产物。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产物,其中化合物(b)具有140-425g/mo 1的数均分子量。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产物,其中一般结构式(I)的基团R包括亚异丙 基或四亚甲基,且化合物(b)具有170-350g/mo 1的数均分子量。5. 如权利要求1 _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产物,其中组分(a)和(b)以0.9/2.1 -1.5/1.8的 摩尔比使用。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产物,其具有800-3500g/mol的数均分子量。7. -种着色水性底漆材料,其包含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产物。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着色水性底漆材料,其中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所有反 应产物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0.1-30重量%,基于所述着色水性底漆材料的总重量。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着色水性底漆材料,其包含至少一种聚氨酯树脂作为另一基 料。10. 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水性底漆材料,其包含借助烯属不饱和单体接 枝且还包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和蜜胺树脂。11.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产物在着色水性底漆材料中用于改善粘合性 的用途。12. -种制备多层漆体系的方法,其中: (1) 将着色水性底漆材料施加至基材上; (2) 由在步骤(1)中施加的涂料材料形成聚合物膜; (3) 将清漆材料施加至所得的底漆膜上;和随后 (4) 将底漆膜与清漆膜一起固化; 其中在步骤(1)中使用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水性底漆材料。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的基材为具有缺陷的多层漆体系。14. 可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多层漆体系。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缺陷且用作基材的多层漆体系是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体系。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产物,其可通过使如下物质反应而制备:(a)脂肪酸二聚体,和(b)至少一种一般结构式(I)的化合物,其中R表示C3-C6亚烷基,n相应地以使得化合物(b)具有120-445g/mol数均分子量的方式选择,组分(a)和(b)以0.7/2.3-1.6/1.7的摩尔比使用,且所得反应产物具有600-4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和小于10mg?KOH/g的酸值。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包含所述反应产物的着色水性底漆、所述反应产物在着色水性底漆材料中用于改善粘合性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制备多层涂层的方法和可借助所述方法制得的多层涂层。
【IPC分类】C09D167/08, C08G63/553, C08G63/676
【公开号】CN105452329
【申请号】CN201480045083
【发明人】B·施泰因梅茨, P·霍夫曼, H·罗伊特
【申请人】巴斯夫涂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4日
【公告号】CA2919549A1, EP2840101A1, EP3036271A1, US20160200936, WO2015024710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