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59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进气结构是保证发动机内正常燃烧的重要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进气结构通常设置在发动机内部,而发动机内部零部件及其安装结构通常布置紧密,使散热空间有限,导致发动机进气结构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从而影响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此外也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燃等非正常燃烧,增加了发动机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加重排放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以实现从发动机舱外部取气,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降低发动机的燃烧温度,减少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包括:

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和底板围绕成进气腔体,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固定设置在发动机舱侧挡板上;

翼子板,所述导流部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翼子板上,所述翼子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气腔体连通。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部上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开设在导流部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一侧的边缘上。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部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法兰面,且所述法兰面上开设有用于涂抹胶的涂胶槽,所述导流部通过胶固定设置在所述翼子板上。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位置偏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固定扣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上,且所述防水罩上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设置有豁口。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防水罩定位的凸起。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水罩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发动机空滤器的凸焊螺母。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通过设置导流部,并在翼子板和发动机舱侧挡板上开孔,达到了发动机从车体外部取气的目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燃烧温度,减少了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流部安装到发动机舱侧挡板上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导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水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翼子板 110-第二通孔 200-发动机舱侧挡板

300-导流部 310-侧板 311-涂胶槽

320-底板 321-凸起 322-凸焊螺母

330-第一通孔 340-进气腔体 350-排水槽

360-胶 400-防水罩 410-弧形面

420-豁口 43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流部安装到发动机舱侧挡板上的状态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导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包括导流部300和翼子板100;其中,导流部300包括侧板310和底板320,侧板310和底板320围绕成进气腔体340,且底板3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30,底板320固定设置在发动机舱侧挡板200上;导流部300上与底板320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在翼子板100上,翼子板1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0,且第二通孔110与进气腔体340连通。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车体外部气体从翼子板100上的第二通孔110进入导流部300上的进气腔体340中,并从第一通孔330进入到发动机的空滤器中,从而可以达到发动机从车体外部取气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发动机舱侧挡板200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30连通的孔,以便从进气腔体340中的气体可以进入发动机的空滤器中,进而进入发动机。

进一步地,导流部300上设置有排水槽350,排水槽350开设在导流部300上与底板320相对的一侧的边缘上,以防止从第二通孔110进入的水分积攒到进气腔体340中,进而导致水分进入发动机,影响发动机内的燃烧。

进一步地,导流部300上与底板32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法兰面,且法兰面上开设有用于涂抹胶360的涂胶槽311,导流部300通过胶360固定设置在翼子板100上;涂胶槽311可以防止胶360流到非粘合区域,实现了对胶360的约束,以便于导流部300与翼子板100的粘合。

进一步地,第二通孔110在底板320上的投影位置偏离第一通孔330的位置,此种设置可以使从第二通孔110进入的水分撞击到底板320上,并从排水槽350流出,从而可以防止从第二通孔110进入的水分直接穿过进气腔体340进入到第一通孔330,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图5为防水罩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该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还包括防水罩400,防水罩400固定扣设在第一通孔330上,且防水罩400上远离第二通孔110的一侧设置有豁口420,以防止水分撞击底板320后,通过气流将飞溅的水分吹入第一通孔330,从而实现了对水分的进一步阻挡,而豁口420的设置可以实现在防水罩400阻挡水分的同时,仍然能够有效地导通气流。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水分能够顺利地从防水罩400上流下,防水罩400的外表面可以为弧形面410,且弧形面410向进气腔体340的一侧凸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防水罩400安装到底板320上,底板320上设置有对防水罩400定位的凸起321,且防水罩400上设置有与凸起321配合的定位孔430。

进一步地,底板32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发动机空滤器的凸焊螺母322,从而实现该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与发动机空滤器的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通过设置导流部,并在翼子板和发动机舱侧挡板上开孔,达到了发动机从车体外部取气的目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燃烧温度,减少了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