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65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



背景技术:

在清洁节能等理念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其动力传递结构以驱动电机为动力,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通过内外花键连接将动力传递给变速器。参见图1至图3,目前,市场常见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包括输入轴10、电机轴20、花键套30,所述输入轴10的右部设有输入轴外花键11,所述电机轴20的左部设有电机轴外花键21,所述花键套30内设有内花键31,所述输入轴10的右部和电机轴20的左部通过输入轴外花键11、电机轴外花键21及花键套30内花键31与花键套30配合连接,所述输入轴10及其输入轴外花键11、电机轴20及其电机轴外花键21,以及花键套30及其内花键31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这种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所存在的缺陷是;由于输入轴10及其输入轴外花键11、电机轴20及其电机轴外花键21,以及花键套30及其内花键31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在电机轴20通过花键套30传递动力给输入轴10时,输入轴10右端的输入轴外花键11、电机轴20左部的电机轴外花键21会与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相互接触摩擦、碰撞产生较大噪声、并且容易磨损,导致输入轴10、电机轴20和花键套30使用寿命较低,进而导致整个变速器的使用寿命较低。同时,花键套30不能有效缓和冲击载荷,导致输入轴10和电机轴20的剧烈振动而损坏动力总成,降低整车及变速器的性能和寿命。此外,长期使用后,花键套30将会沿着轴向左右滑移,容易导致其内花键31与输入轴10右部的输入轴外花键11或者电机轴20左部的电机轴外花键21相互脱落,致使整个变速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出现严重故障、安全性较差。再有,输入轴10的右端与电机轴20的左端也可能相互碰撞、从而受到损伤并降低使用寿命,也会致使整个变速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出现严重故障、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高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包括整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右端设有输入轴外花键的输入轴、整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左部设有电机轴外花键的电机轴,以及设有内花键的花键套,所述输入轴的右部和电机轴的左部通过输入轴外花键、电机轴外花键及花键套的内花键与花键套配合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花键套及其内花键均由工程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花键套内设有由工程塑料制成的由其内壁径向内延伸的隔挡部。

优选地,所述隔挡部为由花键套的内壁向内延伸的环状体。

优选地,所述隔挡部为由花键套的内壁向内延伸的圆板体。

优选地,所述圆板体的隔挡部上设有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花键套的内花键的左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的左端、小端在花键套的大约中部位置,相应地,所述输入轴的右部设有的输入轴外花键为右端小、左侧大的外圆锥结构。

优选地,所述花键套的内花键的右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的右端、小端在花键套的大约中部位置,相应地,所述电机轴的左部设有的电机轴外花键为左端小、右侧大的外圆锥结构。

优选地,所述花键套的内花键的左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的左端、小端在花键套大约中部位置;所述花键套的内花键的右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的右端、小端在花键套大约中部位置;相应地,所述输入轴右部设有的输入轴外花键为右端小、左侧大的外圆锥结构,所述电机轴的左部设有的电机轴外花键为左端小、右侧大的外圆锥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花键套及其内花键均由工程塑料制成。因而,在电机轴通过花键套传递动力给输入轴时,输入轴左部的输入轴外花键、电机轴右部的电机轴外花键即使会与花键套的内花键相互接触摩擦、碰撞,所产生的噪声也比较小、相互之间也不容易磨损。于是,输入轴、电机轴和花键套的使用寿命较高,进而使整个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也较高。同时,花键套还能有效缓和冲击载荷,并避免输入轴和电机轴的剧烈振动而损坏动力总成,从而提高整车及变速器的性能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花键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花键套上设有隔挡部且隔挡部为环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花键套设有隔挡部且隔挡部为圆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花键套的左半部分设有内圆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花键套的右半部分设有内圆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花键套的左、右半部分均设有内圆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一样,同样包括整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右部端设有输入轴外花键11的输入轴10、整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左部设有电机轴外花键21的电机轴20,以及设有内花键31的花键套30,所述输入轴10的右部和电机轴20的左部通过输入轴外花键11、电机轴外花键21及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与花键套30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与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结构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花键套30及其内花键31均由工程塑料制成。因而,在电机轴20通过花键套30传递动力给输入轴10时,输入轴10左部的输入轴外花键11、电机轴20右部的电机轴外花键21即使会与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相互接触摩擦、碰撞,所产生的噪声也比较小、相互之间也不容易磨损。于是,输入轴10、电机轴20和花键套30的使用寿命较高,进而使整个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也较高。同时,花键套30还能有效缓和冲击载荷,并避免输入轴10和电机轴20的剧烈振动而损坏动力总成,从而提高整车及变速器的性能和寿命。

参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在花键套30内设有由工程塑料制成的由其内壁径向内延伸的隔挡部40。这样一来,不管怎样长期使用,不管花键套30将会怎样沿着轴向左右滑移,受隔挡部40的隔挡,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都不会与输入轴10右部的输入轴外花键11或者电机轴20左部的电机轴外花键21发生脱落。同时,还能够防止输入轴10的右端与电机轴20的左端发生碰撞,从而既能够提高输入轴10与电机轴20的使用使用寿命,并能够保证整个变速器及整车始终能够正常工作,不发生故障,因而安全性较好。

参见图4、图5和图6,所述隔挡部40为由花键套30的内壁向内延伸的环状体。这使得隔挡部40能够较好地防止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与输入轴10右部的输入轴外花键11或者电机轴20左部的电机轴外花键21发生脱落,并能够保证整个变速器正常工作,不发生故障,因而安全性较好。

参见图7和图8,所述隔挡部40为由花键套30的内壁向内延伸的圆板体。这同样使得隔挡部40能够更较好地防止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与输入轴10右端的输入轴外花键11或者电机轴20左端的电机轴外花键21发生脱落,并能够更好地保证整个变速器正常工作,不发生故障,因而安全性较好。

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在圆板体的隔挡部40上设有减重孔401。这样能够在更好地保证隔挡部40起到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降低重量、节约能耗。

参见图4和图9,所述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的左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30的左端、小端在花键套30的大约中部位置,相应地,所述输入轴10的右部设有的输入轴外花键11为右端小、左侧大的外圆锥结构。这样能够保证花键套30与输入轴10的装配比较牢固,防止在电机轴20通过花键套30传递动力给输入轴10的过程中,花键套30与输入轴10之间发生脱离,从而较好地保证整个器的正常工作。

参见图4和图10,所述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的右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30的右端、小端在花键套30的大约中部位置,相应地,所述电机轴20的左部设有的电机轴外花键21为左端小、右侧大的外圆锥结构。这样能够保证花键套30与电机轴20的装配比较牢固,防止在电机轴20通过花键套30传递动力给输入轴10的过程中,花键套30与电机轴20之间发生脱离,从而较好地保证整个器的正常工作。

参见图4和图11,所述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的左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30的左端、小端在花键套30大约中部位置;所述花键套30的内花键31的右半部分为内圆锥结构,该内圆锥结构的大端在花键套30的右端、小端在花键套30大约中部位置;相应地,所述输入轴10右部设有的输入轴外花键11为右端小、左侧大的外圆锥结构,所述电机轴20的左部设有的电机轴外花键21为左端小、右侧大的外圆锥结构。这样能够同时保证花键套30与输入轴10和电机轴20的装配均比较牢固,并同时保证在电机轴20通过花键套30传递动力给输入轴10的过程中,花键套30与电机轴20,以及花键套30与电机轴20之间不会发生脱离,从而更好地保证整个变速器及整车的正常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