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轮毂与链轮毂总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152阅读:1663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后轮毂与链轮毂总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轮毂与链轮毂总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后轮毂与链轮毂总成是摩托车上重要的零部件,它们之间通过其它零件进行连接,以实现发动机动力传递,实现摩托车的骑行要求。在传统的装配方式中,链轮毂总成与后轮毂之间通过缓冲垫过渡,装配完毕后链轮毂总成会有轴向晃动现象。发动机小链轮输出动力传递给链轮毂总成中的链轮上,在这过程中,小链轮输出的动力通过驱动链条传递到链轮毂总成中的链轮上,该链轮以后轮轴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其中链轮座会受到以后轮轴为中心以链轮为半径的剪切力,从而链轮座上定位柱与后轮毂上的缓冲块进行挤压,长时间使用不仅会出现链轮毂总成晃动严重(其中会出现左右晃动),而且对链轮毂总成及轮毂上所使用的轴承会有很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轮毂与链轮毂总成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后轮毂与链轮毂总成连接结构,包括后轮毂和链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链轮毂总成的定位轴套上压装润滑剂镶嵌轴承,该润滑剂镶嵌轴承嵌入后轮毂中,润滑剂镶嵌轴承与后轮毂过渡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链轮毂总成与后轮毂之间增设一个润滑剂镶嵌轴承,在新车装配时链轮晃动很小,在工作中对链轮毂总成和后轮毂上所使用的轴承进行润滑,同时起到定位、防尘、防晃动的效果。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作,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润滑效果,所述润滑剂镶嵌轴承为圆环结构,在润滑剂镶嵌轴承的外圆周上开有多道环槽,两相邻环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为了尽可能增大容置润滑剂的量,所述环槽的断面为半圆形。

所述润滑剂镶嵌轴承两端的内壁与对应端的端面之间通过锥面过渡。以上结构能够降低装配的难度,并且安装时无效识别润滑剂镶嵌轴承的方向,能够提高装配的效率。

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并增强耐磨性,所述润滑剂镶嵌轴承由合金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有效减少链轮毂总成与后轮毂之间的晃动;

2)能加强对链轮毂总成与后轮毂中转向轴承的润滑,大大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3)增强了链轮毂总成防尘、防水效果;

4)减少了对后轮毂表面的加工次数,降低了后轮毂生产成本;

5)通过拆卸链轮毂总成可以快捷地对链轮毂总成和后轮毂进行保养,方便快捷;

6)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适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润滑剂镶嵌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后轮毂1、链轮毂总成2和润滑剂镶嵌轴承3等构成。其中,在链轮毂总成2的定位轴套21上压装润滑剂镶嵌轴承3,该润滑剂镶嵌轴承3嵌入后轮毂1中,润滑剂镶嵌轴承3与后轮毂1过渡配合。润滑剂镶嵌轴承3优选为圆环结构,并采用合金钢制成。在润滑剂镶嵌轴承3的外圆周上开有多道环槽31,环槽31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两相邻环槽31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环槽31的断面为半圆形。润滑剂镶嵌轴承3两端的内壁与对应端的端面之间通过锥面过渡,锥面的锥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后轮毂1与链轮毂总成2的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