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装置及具有该安装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06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套接、第四环形件23与第二环形组件13的套接,实现了对第一连接组件I和第二连接组件2的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的限位,当第二连接组件2与弹性部件3之间的连接关系失效时,通过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将第二连接组件2限制在第一连接组件I上,避免了上述失效发生时,第二连接组件2的脱离,进而避免了安装在第二连接组件2上的变速箱脱离车架的问题的发生。
[00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和前后均相对于图5所示状态而言。
[0045]为了减少第三环形件22与第一环形组件12接触时的碰撞力,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增设:第一弹性垫圈(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弹性垫圈设置于第三环形件22的内壁。具体实施时,第一弹性垫圈可以为橡胶垫圈,通过硫化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三环形件22的内壁。
[0046]为了减少第四环形件23与第二环形组件13接触时的碰撞力,上述实施例汇总,还可以增设:第二弹性垫圈(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弹性垫圈设置于第四环形件23的内壁。具体实施时,第二弹性垫圈可以为橡胶垫圈,通过硫化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第四环形件23的内壁。
[0047]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I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柱14。其中,各连接柱14均与第一连接板11相连接,并且,各连接柱均设置有外螺纹。具体地,各连接柱14与第一连接板11的外壁面(图1所示的下壁面)相连接。
[0048]安装时,可以将各连接柱14穿设于车架上开设的连接孔,然后通过旋拧在连接柱14上的螺母将第一连接组件I固定在车架上。
[0049]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第二连接组件2上的第四连接板21上开设连接孔,使减速器通过穿过该连接孔的螺栓与第四连接板21相连接。
[0050]通过对【背景技术】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本实施例进行有限元试验可知:相同载荷、相同约束下,现有技术方案变形大小是本实施例的5.9倍,现有技术方案应力大小是本实施例的3.1倍,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简支结构可以更好地承受来自橡胶件的作用力,使第一连接件的的变形减小。
[0051]综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组件、第二环形组件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形成简支结构,在第一环形组件、第二环形组件受到垂直压力作用时,该压力又部分传递给第一连接板,与现有技术中的悬臂梁结构相比,大大地减小了因疲劳或者静力过大而产生的断裂情况的发生机率,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0052]车辆实施例:
[005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安装装置;其中,安装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54]具体实施时,变速箱等设备可以通过该安装装置与车辆的车架相连接。
[0055]由于安装装置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安装装置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O
[005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安装装置,包括弹性部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I)和第二连接组件(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I)包括:第一连接板(1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两端的第一环形组件(12)和第二环形组件(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环形组件(12)和所述第二环形组件(13)围设成一凹槽,所述弹性部件(3)卡设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置于所述弹性部件(3)的上方且连接于所述弹性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组件(12)包括: 第二连接板(121),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板(1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呈夹角布置; 第一连接件(122),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第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2)为U型连接件,并且,所述U型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相连接的一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位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组件(13)包括: 第三连接板(131),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三连接板(1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呈夹角布置; 第二连接件(132),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第二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32)为U型连接件,并且,所述U型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相连接的一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位于同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包括:第四连接板(21)、设置有开口端的第三环形件(22)和第四环形件(23);其中, 所述第三环形件(22)和第四环形件(2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板(21)的两端; 所述第二连接板(21)连接于所述弹性部件(3); 所述第三环形件(22)与所述第一环形组件(12)相套接且留有间隙;所述第四环形件(23)与所述第二环形组件(13)相套接且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件(22)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垫圈,设置于所述第四环形件(23)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I)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柱(14);其中,各所述连接柱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相连接,并且,各所述连接柱均设置有外螺纹。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及具有该安装装置的车辆。该安装装置包括:弹性部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两端的第一环形组件和第二环形组件;第一连接板、第一环形组件和第二环形组件围设成一凹槽,弹性部件卡设于凹槽;第二连接组件置于弹性部件的上方且连接于弹性部件。车辆运行时,本发明中的第一环形组件和第二环形组件与弹性部件相接触的接触面受到垂直于该接触面的垂直压力的作用,由于本发明中的第一环形组件、第二环形组件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形成简支结构,所以与现有技术中的悬臂梁结构相比,大大地减小了因疲劳或者静力过大而产生的断裂情况的发生机率,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IPC分类】B60K17-06
【公开号】CN104827893
【申请号】CN201410697529
【发明人】乔福瑞, 毋俊强, 鲁健, 崔晓娟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