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0047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车载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软件开关(software switch)区域和液晶触摸屏区域的车载显示装置,在该车载显示装置中,在软件开关区域,由表面侧向背面(里面)侧依次层叠有第I透明树脂层、符号图形印层(symbol design printed layer)、遮挡层(smoke printedlayer)、第I触控膜和扩散膜,在液晶触摸屏区域,由表面侧向背面侧依次层叠有第2透明树脂层、第2触控膜和液晶层。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在该车载显示装置中,在汽车的仪表板的透明基板的背面层叠有透光层,该透光层具有图形透光部,光源发出的光透过透光层的图形透光部,由基板的表面侧可以看到该透过图形透光部后的光,在基板的表面层叠有遮挡层和珠光印层(pearl printing layer),其中,遮挡层作为半透过层,用于使基板暗色化,珠光印层对表面侧的入射光进行扩散反射,从而,使光源灭灯时不容易看见图形透光部,并且,使基板的表面呈平滑连续的银色色调,提高美观性。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75584号

【发明内容】

[0004]若在这种车载显示装置的屏幕上组装触控膜,以使其具有开关功能,则不需要设置多个呈凹凸状的硬件开关,从而能够使车载显示装置的表面平滑化,使车载显示装置能够实现简洁的设计。然而,利用触控膜的软件开关与硬件开关相比,可视性能较低,尤其是日光直射在屏幕上时难以看清屏幕,有可能导致可操作性降低。
[0005]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车载显示装置的软件开关的可视性及可操作性。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第I技术方案为:具有软件开关区域和液晶触摸屏区域,其中,在软件开关区域,从表面侧向背面侧依次层叠有第I透明树脂层、符号图形印层、遮挡层、第I触控膜及扩散膜;在液晶触摸屏区域,从表面侧向背面侧依次层叠有第2透明树脂层、第2触控膜及液晶层,所述软件开关区域构成为,当从背面侧受到光源发出的光的照射时,从表面侧能够看到印刷在所述符号图形印层上的符号图形。
[0007]另外,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第2技术方案为:所述软件开关区域处于不能够进行操作的非有效状态时,通过使所述光源灭灯或降低所述光源的亮度,来表示所述软件开关区域处于非有效状态。
[0008]另外,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或上述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为:对所述软件开关区域进行了操作时,能够进行操作的区域扩大到所述液晶触摸屏区域。
[0009]另外,在上述第I?3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第4技术方案为:所述第I透明树脂层和所述第2透明树脂层由连续的同一树脂层构成。
[0010]另外,在上述第I?4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第5技术方案为:第I触控膜和所述第2触控膜由连续的同一触控膜构成。
[0011]另外,在上述第I?5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第6技术方案为:所述软件开关区域配置于比所述液晶触摸屏区域靠近驾驶员的位置。
[0012]另外,在上述第I?6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第7技术方案为:具有硬件开关,所述硬件开关设置于所述软件开关区域和所述液晶触摸屏区域的外部,即使在所述软件开关区域和所述液晶触摸屏区域处于非有效状态时,也能够利用所述硬件开关进行操作。
[0013]此外,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电源开关15、光盘取出开关16及屏幕切换开关17与本发明中的硬件开关相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透光部21a与本发明中的符号图形相对应。
[0014]采用本发明的第I技术方案,车载显示装置具有软件开关区域和液晶触摸屏区域,其中,在软件开关区域,从表面侧向背面侧依次层叠有第I透明树脂层、符号图形印层、遮挡层、第I触控膜及扩散膜;在液晶触摸屏区域,从表面侧向背面侧依次层叠有第2透明树脂层、第2触控膜及液晶层。由于软件开关区域具有扩散膜,因而无需特意提高光源的亮度,也能够确保直射日光照射到第I透明树脂层上时的可视性,而且,由于用扩散膜覆盖符号图形印层的透光部,因而在光源灭灯时看不到车载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能够提高外观品质。
[0015]另外,由于软件开关与硬件开关相比,机械部分较少,因而耐久性优异,而且,由于不具有突出部分,因而设计自由度较高。并且,由于能够结合利用可视性高于液晶屏幕画面的软件开关区域和能够显示各种图像的液晶触摸屏区域来进行开关操作,因而能够同时确保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0016]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软件开关区域处于不能够进行操作的非有效状态时,通过使光源灭灯或降低光源的亮度,来表示(提示观察者)软件开关区域处于非有效状态,因而能够用眼睛容易地判断软件开关区域是否处于非活动状态。
[0017]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对软件开关区域进行了操作时,能够进行操作的区域扩大到液晶触摸屏区域,因而,对于仅用软件开关无法实现的细微操作及繁琐操作,可以在液晶触摸屏上进行,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0018]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第I透明树脂层和第2透明树脂层由连续的同一树脂层构成,因而,不仅车载显示装置的表面呈没有高低差异的平坦状,外观设计性能提高,而且手指在软件开关区域和液晶触摸屏区域之间的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可操作性提尚O
[0019]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第I触控膜和第2触控膜由连续的同一触控膜构成,因而,触摸操作的检测电路和向运算处理装置传输信号的电路可以共用,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0020]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软件开关区域配置于比液晶触摸屏区域靠近驾驶员的位置,因而,能够快速地进行操作频率较高的操作及紧急程度较高的操作。
[0021]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车载显示装置具有硬件开关,该硬件开关设置于软件开关区域和液晶触摸屏区域的外部,即使在软件开关区域和液晶触摸屏区域处于非有效状态时,也能够利用所述硬件开关进行操作。因而,对于重要度较高的操作及紧急程度较高的操作,可以通过硬件开关可靠且迅速地执行。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车载显示装置的主视图(第I实施方式)。
[0023]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
[0024]图3是表示车载显示装置的屏幕画面的图(第I实施方式)。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5:电源开关(硬件开关);16:光盘取出开关(硬件开关);17:屏幕切换开关(硬件开关);18:液晶触摸屏区域;19:软件开关区域;20A:第I透明树脂层;20B:第2透明树脂层;21:符号图形印层;21a:透光部(符号图形);22:遮挡层;23A:第I触控膜;23B:第2触控膜;24:扩散膜;32:光源;34: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8]【第I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显示装置11为用于AV装置的显示装置或者用于导航装置的显示装置。车载显示装置11的框部12由合成树脂制成,该框部12嵌入并固定在形成于仪表板13上的开口部13a中。框部12的中央部设有矩形的显示部14,框部12的位于显示部14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12a,该切口 12a用于插入⑶及DVD,在切口12a的左右两侧设有操作的重要程度及紧急程度较高的3个硬件开关,即,用于开/关电源的电源开关15、用于取出CD及DVD的光盘取出开关16、用于关闭显示部14的屏幕或者将显示部14的亮度切换为白天用或夜晚用的屏幕切换开关17。
[0030]车载显示装置11的显示部14划分为液晶触摸屏区域18和软件开关区域19,其中,液晶触摸屏区域18在显示部14中所占比例较大,软件开关区域19位于液晶触摸屏区域18右侧(就方向盘设在右侧的车辆而言,为靠近驾驶员一侧),纵向较长。液晶触摸屏区域18是主要用于显示电视图像或地图的区域,软件开关区域19是主要用于显示软件开关的区域。
[0031]图2为沿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软件开关区域19具有:第I透明树脂层20A,其位于最表面侧(靠近车厢内部一侧);符号图形印层21,其层叠于第I透明树脂层20A的背面;遮挡层22,其层叠于符号图形印层21的背面;扩散膜24,其层叠于符号图形印层21的背面侧,与符号图形印层21之间隔开微小的间隙。
[0032]第I透明树脂层20A是由聚碳酸酯制成的透明板。符号图形印层21是在第I透明树脂层20A的背面印刷黑色等暗色而形成,在印刷时,并非对整个第I透明树脂层20A进行该暗色印刷,而是留有不印刷的部分,形成透光部21a且使其形成规定的图形或文字。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透光部21a用于使主屏幕开关(home switch) 25、音量开关26、菜单开关27及返回开关28得以显示出来(参照图1)。主屏幕开关25是用于转换到初始屏幕画面的开关,音量开关26是用于调整音量的开关,菜单开关27是用于转换到屏幕菜单画面的开关,返回开关28为返回前一屏幕画面的开关。
[0033]遮挡层(日语—夕印刷層”,其功能类似于毛玻璃、不易从车外看到车厢内情况的汽车车窗玻璃)22是用相应的方法形成在符号图形印层21的背面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