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379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3月13日、申请号为201310080247. 4、发明名称为"充 气轮胎"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在胎面部上设置有由沿轮胎周向排列的 多个花纹块构成的一列花纹块并在每个花纹块上设置有多个刀槽花纹,并且更具体地涉及 一种充气轮胎,通过所述充气轮胎能高度兼顾在干路面上的行驶性能和在雪地上的行驶性 能。
【背景技术】
[0003] 在诸如无钉防滑轮胎的冬季用充气轮胎中,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和沿轮 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纹槽形成在胎面部中,多个花纹块由这些周向槽和横纹槽分隔, 并且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刀槽花纹形成在各花纹块中(参看专利文献1至3)。
[0004] 在这种充气轮胎中,增加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和刀槽花纹的数量增加了 雪地牵引并使得能够改善在雪地上的行驶性能。但是,存在过多的横纹槽和刀槽花纹导致 在干路面上的行使性能由于花纹块刚性的下降而下降的问题。
[0005] 特别地,近年来,对于在干路面上的行驶性能,在存在增加包括诸如超过200km/h 的高速环境中的高速车道变线性能在内的操纵稳定性的需求的同时,存在进一步改善在雪 地上的行驶性能的需求,但目前这一点不能通过常规胎面结构来实现。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 H7-257114A
[0009]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 2000-280712A
[0010]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 2009-274669A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通过所述充气轮胎能高度兼顾在干路面 上的行驶性能和在雪地上的行驶性能。
[0013]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中轮胎的内外安装方向在轮胎被 安装在车辆上时指定,包括形成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环形的胎面部、配置在胎面部的两侧的 一对侧壁部、和配置在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这种充气轮胎中,分别在胎 面部的车辆内侧区域和车辆外侧区域内形成有由沿轮胎周向排列的多个花纹块构成的至 少一列花纹块;在各花纹块中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刀槽花纹;构成车辆内侧 区域内的一列花纹块的花纹块的间距数大于构成车辆外侧区域内的一列花纹块的花纹块 的间距数;并且在形成在车辆外侧区域内的花纹块中的刀槽花纹设置有沿其深度方向以线 性方式延伸的结构的同时,形成在车辆内侧区域内的花纹块中的刀槽花纹设置有沿其深度 方向延伸同时弯曲的结构。
[0015] 本发明的效果
[0016] 在本发明中,提供比构成车辆外侧区域内的一列花纹块的花纹块的间距数大的、 构成胎面部的车辆内侧区域内的一列花纹块的花纹块的间距数基于车辆内侧区域的胎面 结构改善了在雪地上的行驶性能,并且还基于车辆外侧区域的胎面结构改善了包括高速车 道变线性能在内的在干路面上的行驶性能。
[0017] 这里,由于增加构成车辆内侧区域内的一列花纹块的花纹块的间距数而过度下降 车辆内侧区域的花纹块刚性不再允许充分发挥如上所述改善的在干路面上的行驶性能。但 是,采用形成在车辆外侧区域内的花纹块中的刀槽花纹沿其深度方向以线性方式延伸的结 构同时还采用形成在车辆内侧区域内的花纹块中的刀槽花纹沿其深度方向延伸同时弯曲 的结构抑制了车辆内侧区域的花纹块刚性的下降,由此发挥了在干路面上的最高行驶性 能。结果,能高度兼顾在干路面上的行驶性能和在雪地上的行驶性能。
[0018] 在本发明中,为了高度兼顾在干路面上的行驶性能和在雪地上的行驶性能,优选 采取下述结构。换言之,构成车辆外侧区域内的一列花纹块的花纹块的间距数优选为54至 72,构成车辆内侧区域内的一列花纹块的花纹块的间距数优选为72至115,且车辆内侧区 域和车辆外侧区域内的间距数之差优选为13至43。车辆内侧区域内的花纹块的刀槽花纹 密度优选为车辆外侧区域内的花纹块的刀槽花纹密度的1. 2至2. 0倍。车辆内侧区域与车 辆外侧区域之间的交界部优选被设定在从车辆内侧的接地边缘的接地宽度的30 %至60 % 的位置。分隔车辆内侧区域内的胎肩的花纹块的横纹槽的槽宽度优选大于分隔车辆外侧区 域内的胎肩的花纹块的横纹槽的槽宽度,且其槽宽度之差优选为〇. 5_至2. 0_。分隔车辆 内侧区域内的胎肩的花纹块的横纹槽的槽深度优选大于分隔车辆外侧区域内的胎肩的花 纹块的横纹槽的槽深度,并且其槽深度之差优选为1.0 mm至3. 0_。
[0019] 此外,为了充分保证在雪地上的行驶性能,通过下式(1)表达的雪地牵引指数STI 优选不小于180。
[0020] STI = -6. 8+2202 P g+672 P s+7. 6Dg..· (1)
[0021] 其中,P g :槽密度(mm/mm2)=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的总长度(mm)/接地 区域的总面积(_2);
[0022] P s :刀槽花纹密度(mm/mm2)=刀槽花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的总长度 (mm)/接地区域的总面积(mm2);并且
[0023] Dg :平均槽深度(mm)
[0024] 在本发明中,胎面部的车辆内侧区域和车辆外侧区域是在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内被 分隔的区域。接地区域是由接地宽度限定的轮胎圆周上的区域。接地宽度是当规定载重施 加至装配在规定轮辋上的轮胎并充气至规定内压且轮胎被置于垂直于平坦表面的位置时 对于与平坦表面的接触表面在轮胎轴向上的最大线性距离。"规定轮辋"是根据包括轮胎所 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通过用于每个轮胎的标准规定的轮辋,例如,JATM针对于"标准轮 辋",TRA针对于"Design Rim'而ETRTO针对于"Measuring Rim"。"规定内压"是根据包 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通过用于每个轮胎的标准规定的气压,例如,JATM针对于 最高气压,TRA 是"TIRE LOAD U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的表格中 的最大值的列表,而ETRTO针对于"INFLATION PRESSURES"且对于乘用车上的轮胎而言为 180kPa。"规定载重"是根据包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通过用于每个轮胎的标准规 定的载重,例如,JATMA针对于最大载重能力,TRA是"TIRE R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的表格中的最大值的列表,而ETRTO针对于"LOAD CAPACITY",且对 于乘用车上的轮胎而言是对应于所述载重的88%的载重。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
[0026]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
[0027]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的典型花纹块组合,且图3A是示出了车辆内侧区 域内的花纹块的透视图,而图3B是示出了车辆外侧区域内的花纹块的透视图。
[0028]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的另一个花纹块组合,且图4A是示出了车辆内侧 区域内的花纹块的透视图,而图4B是示出了车辆外侧区域内的花纹块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构型进行详细描述。图1和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 施例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是当安装在车辆上时具有指定的轮胎前/后安装方向的轮 胎。在图1和2中,"IN"指的是充气轮胎在安装在车辆上时的车辆内侧,而"OUT"指的是 当安装在车辆上时的车辆外侧。
[0030] 如图1所示,此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形成环形的胎面部1、 配置在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2、和配置在侧壁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 3〇
[0031] 胎体层4安装在该对胎圈部3, 3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