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0757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将内燃机与驱动轮连结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
【背景技术】
[0002]日本特开2006-044536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将内燃机、电动机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多个旋转要素连结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在电动机行驶中在驱动轮产生了滑移(空转)时,通过限制来自电动机的转矩来抑制滑移。而且,该混合动力车辆在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上连结内燃机,在太阳轮连结发电机,在齿圈上连结电动机。
[0003]例如,在使内燃机停止的状态下使用电动机进行行驶的电动机行驶中在驱动轮发生了滑移时,为了迅速地抑制滑移,可考虑取代电动机的转矩限制,而使制动器动作来降低驱动轮的转速。然而,在内燃机与电动机由行星齿轮机构连结的情况下,在通过制动器降低驱动轮的转速的情况下,有时以作用于其他的旋转要素的惯性力等为起因而停止的内燃机的旋转轴向动作时的方向的反方向旋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机行驶中抑制内燃机的旋转轴向与动作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车辆。
[0005]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具备: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太阳轮、齿圈及行星架;内燃机,与行星架连结,在动作时向预定的方向旋转;驱动轮,与太阳轮及齿圈中的任一方的旋转要素连结;及旋转电机,设置在一方的旋转要素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在使内燃机停止的状态下车辆使用旋转电机而行驶,且一方的旋转要素的转速的变化量的大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以使内燃机动作的方式控制车辆。
[0006]这样的话,通过使内燃机动作,能够使内燃机的转速增加。因此,即使反向旋转的方向的力作用于内燃机,也能够抑制内燃机的旋转轴向与动作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
[0007]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车辆具备: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太阳轮、齿圈及行星架;内燃机,与行星架连结,在动作时向预定的方向旋转;驱动轮,与太阳轮及齿圈中的任一方的旋转要素连结;及离合器,将旋转电机、内燃机、驱动轮之间的状态从动力传递状态和动力切断状态中的任一方的状态切换成另一方的状态,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一方的旋转要素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在使内燃机停止的状态下车辆使用旋转电机而行驶,且一方的旋转要素的转速的变化量的大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以形成动力切断状态的方式控制离合器。
[0008]这样的话,以成为动力切断状态的方式控制离合器,由此能够抑制反向旋转的方向的力作用于内燃机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内燃机的旋转轴向与动作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
[0009]优选的是,在能够进行使用防抱死制动系统进行制动的情况下,与不能进行使用防抱死制动系统进行制动的情况下相比,阈值设定得较大。
[0010]这样的话,通过是否使用防抱死制动系统进行制动而能够设定适当的阈值,因此能够抑制内燃机不必要地起动的情况。
[0011]还优选的是,车辆还具备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设置在一方的旋转要素与驱动轮之间且对变速比进行变更。在变速比为高速侧的变速比的情况下,与变速比为低速侧的变速比的情况下相比,阈值设定得较大。
[0012]这样的话,根据变速级能够设定适当的阈值,因此能够抑制内燃机不必要地起动的情况。
[0013]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案及优点通过与附图关联理解的本发明相关的如下的详细的说明而明确可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车辆的动力传递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0015]图2是表示相对于控制装置输入输出的主要的信号及指令的图。
[0016]图3是表示差动部及变速器的结构的图。
[0017]图4是表示变速器的配合动作表的图。
[0018]图5是由差动部及变速机构成的变速部的共线图。
[0019]图6是用于说明EV行驶时的变速动作的图。
[0020]图7是表示在滑移产生时使用制动器进行了制动的情况下的车辆的行驶状况的共线图。
[0021 ]图8是HV-ECU的功能框图。
[0022]图9是表示通过HV-E⑶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23]图10是用于说明HV-E⑶的动作的共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同一部件,标注同一标号。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关于它们的详细的说明省略。
[0025]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发动机12、变速部15、差动齿轮装置42、驱动轮44。变速部15包括差动部20、变速器30。而且,车辆10还具备逆变器52、蓄电装置54、控制装置60、制动器执行器72、换档杆76。
[0026]发动机12是通过将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成活塞或转子等运动件的动能而产生动力的内燃机。差动部20与发动机12连结。差动部20包括由逆变器52驱动的电动发电机、将发动机12的输出分配给向变速器30的传递构件和电动发电机的动力分配装置。差动部20通过适当控制电动发电机的动作点,能够连续地变更发动机12的输出轴的转速与连接于变速器30的传递构件的转速之比(变速比),作为无级变速器发挥功能。关于差动部20的详细的结构在后文叙述。
[0027]变速器30连结于差动部20,能够变更连接于差动部20的传递构件(变速器30的输入轴)的转速与连接于差动齿轮装置42的驱动轴(变速器30的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变速比)。变速器30可以是将通过液压而动作的多个摩擦配合要素(离合器或制动器)以规定的组合进行配合或释放,由此能够逐级地变更变速比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也可以是能够连续地变更变速比的无级式自动变速器,还可以能够是与驾驶者的换档杆的操作连动而选择变速级的手动变速器。
[0028]并且,通过变速器30的变速比、差动部20的变速比来决定变速部15的变速比(发动机12的输出轴与驱动轴之间的综合变速比)。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变速器30的详细的结构,也与差动部20 —起在后文叙述。差动齿轮装置42连结于变速器30的输出轴,将从变速器30输出的动力向驱动轮44传递。
[0029]逆变器52由控制装置60控制,对差动部20包含的电动发电机的驱动进行控制。逆变器52例如由包含三相的量的电力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桥电路构成。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是可以在逆变器52与蓄电装置54之间设置电压转换器。
[0030]蓄电装置54是可再充电的直流电源,代表性地由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二次电池而通过双电荷层电容器等蓄电要素来构成蓄电装置54。
[0031]控制装置60 包括发动机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62、MG-ECU64、电池ECU66、ECT-ECU68、ABS-ECU69、HV-ECU70。这些各ECU包括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装置、输入输出缓存等(均未图示),执行规定的控制。关于由各ECU执行的控制,并不局限于基于软件的处理,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进行处理。
[0032]发动机E⑶62基于从HV-E⑶70接受的发动机转矩指令等,生成用于驱动发动机12的控制信号,并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向发动机12输出。MG-ECU64基于从HV-ECU70接受的、差动部20包含的电动发电机的转矩指令等,生成用于驱动逆变器52的控制信号,并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向逆变器52输出。
[0033]电池E⑶66基于蓄电装置54的电压及/或电流,推定蓄电装置54的充电状态(通过以百分率表示的SOC值来表示相对于充满电状态的当前的蓄电量),并将其推定值向HV-E⑶70输出。ECT-E⑶68基于从HV-E⑶70接受的转矩容量指令等,生成用于控制变速器30的液压指令,并将生成的液压指令向变速器30输出。ABS-E⑶69基于从HV-E⑶70接受的ABS执行指令等,生成用于控制制动器执行器72的指令,并将生成的指令向制动器执行器72输出。而且,ABS-E⑶69将表示制动器执行器72的可否使用的信号向HV-E⑶70输出。
[0034]HV-E⑶70接受换档杆76其他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生成用于控制车辆10的各设备的各种指令。作为由HV-ECU70执行的代表性的控制,HV-ECU70基于油门踏板的操作量或车速等,执行将发动机12及变速部15控制成所希望的状态而行驶的行驶控制。而且,HV-ECU70基于车辆的行驶状态(油门开度或车速等)、换档杆76的位置等,执行将差动部20及变速器30控制成所希望的变速状态的变速控制。关于该变速控制的详情,在后文叙述。
[0035]换档杆76是驾驶者用于选择规定的档位的杆,配置在驾驶席的附近。换档杆76沿着未图示的换档槽移动,能够移动到用于选择驻车档(P档)的P位置、用于选择倒车档(R档)的R位置、用于选择空档(N档)的N位置、用于选择行车档(D档)的D位置中的任一个。
[0036]在驱动轮44或从动轮(未图示)上分别设有制动装置45。制动装置45例如是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等。制动装置45例如通过由驾驶者的制动踏板的操作而从未图示的制动器配管供给的制动液的液压进行动作。制动器执行器72设于制动器配管,调整向制动装置45供给的制动液的液压。通过ABS-E⑶69、制动器执行器72、设于各车轮的车轮速传感器(未图示),构成ABS (Antilock Brake System)。ABS-EQJ69例如在车辆10的行驶中且基于制动踏板的操作的制动装置45的动作中,基于车轮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判定为车轮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