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设备的设置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270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位部Kl的详细情况,以分割壳体61Α和61Β结合的情形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分割壳体61Β和61C结合的情形也同样)。首先,如图20及图21所不,在两个分割壳体61Α和61Β的一方(实施方式中为61Β)上形成有定位突起部61a,另一方面,在另一方(实施方式中为61A)上形成有让定位突起部61a无松旷地插入的定位孔61b。通过让定位突起部61a插入到定位孔61b中来进行分割壳体61A与61B的定位。
[0064]其次,有关卡合部K2的详细情况,以分割壳体61A和61B结合的情形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分割壳体61B与61C卡合的情形也同样)。首先,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被结合的分割壳体6IA和61B中的一方(实施方式中为61A)上在周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卡止突起部61c。另一方的分割壳体(实施方式中为61B)上形成有多个与卡止突起部61 c卡合的卡止孔部6 Id。卡止孔部6 Id形成为周边封闭的形状。通过让卡止突起部61 c卡合(嵌合)卡止孔部61d,两个分割壳体61A和61B在车宽方向上便切实地被结合。卡止突起部61c的与卡止孔部61d的卡合在定位突起部61a插入到定位孔61b的情况下进行。
[0065]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在组装体S如图12那样被组装于车辆的状态下,组装体S被安装在刚性优异的中央撑件72和辅助撑件73上,因此确保了牢固的安装强度。
[0066]此外,例如在因备用电源BD的交换等而从车身卸下紧急通报装置10时,只要卸下中控台2的上部2B而使止动件45和维修用孔Ia处于露出的状态便可。之后,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进行将紧急通报装置10和连结件35的结合体从车身上卸下或者再组装在车身上的工序。
[0067]下面,对前围板50在车辆前碰撞时发生后退的情形进行考察。实施方式中,具有空洞状的配风路62的空调单元60设置在前围板50和组装体S之间,因此在前围板50后退时,空调单元60的配风路62溃缩,从而能够防止或者抑制来自前方的大的外力作用于组装体S内的紧急通报装置10的情况。特别是在组装体S的紧前方设置有用于向乘员的脚下部送出空调风的排出路67,该排出路67内包含比较大的空间,因此该排出路67能够切实地溃缩变形,从而更有效地防止或抑制紧急通报装置10的破损。除上述以外,在来自前方的外力从空调单元60作用于组装体S时,基于保护构件30(其前侧构件31)的保护作用,防止或抑制一个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紧急通报装置10。
[0068]在后退的空调单元60与保护构件30的前侧构件31抵接时,形成在前侧构件31的前表面的突部34积极地使空调单元60的壳体61破损(细小地分割)ο特别是实施方式中,空调单元60的壳体61被分割为多个分割壳体6IA至61C,从而在各分割壳体之间形成有分割线α
1、α2,因此,随着空调单元60的后退,壳体61以分割线α1、α2为界线而比较容易地被分开。而且,在组装体S的前方设置有壳体61的卡合部Κ2(分割壳体彼此结合的部分),因此随着该卡合部Κ2与组装体S抵接,卡合部Κ2的卡合比较容易地被解除,从而促进壳体61的分开。基于以上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或抑制一个大的外力从空调单元60作用于紧急通报装置10的情况。
[0069]在保护构件30的前侧构件31与紧急通报装置10之间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间隙,因此,基于该间隙的形成,能够防止或抑制一个大的外力经由所述前侧构件31作用于紧急通报装置10。
[0070]在组装体S的紧后方是用于装入小杂物的空洞状的凹部4,因此,即使组装体S后退,也可通过凹部4的溃缩变形,防止或抑制紧急通报装置10被损伤的情况。此外,在紧急通报装置10的后方存在构成保护构件30的局部的后侧构件32,因此,能够避免紧急通报装置10直接抵接于设置在组装体S后方的例如变速杆3般的刚体物,从此点来看也可以说能够有效地保护紧急通报装置10。此外,紧急通报装置10的前方及后方均被保护构件30所覆盖,因此,假若组装体S被空调单元60和变速杆3相夹,也能够防止或抑制紧急通报装置10自身被损伤的情况。
[0071]当一个从使凹部4溃缩变形的状态进一步使组装体S后退的大的外力作用时,辅助撑件73与保护构件30的结合被解除,另一方面,中央撑件72与保护构件30的结合被维持。即,实施方式中,辅助撑件73与保护构件30的后侧构件32通过由具有开放端的缝状的安装孔32f和穿通于该安装孔32f的螺钉76(紧固件)构成的比较软弱的第二固定部而被结合,并且中央撑件72与保护构件30的后侧构件32通过由没有开放端的圆形的安装孔32e和穿通于该安装孔32e的螺钉75构成的比较坚固的第一固定部而被结合。因此,当一个使组装体S后退的大的外力作用时,仅所述第二固定部处的结合被解除(所述第一固定部处的结合不被解除),其结果,组装体S在维持着与中央撑件72的结合的状态下从辅助撑件73分离。由此,组装体S便以与中央撑件72结合的结合部位(第一固定部)为中心一边向下方转动一边后退。即,组装体S伴随着其右侧部分向下左方移动那样的转动动作而向后方移动。基于伴随这样的转动的后退移动的发生,能够防止或抑制组装体S与作为刚体物的变速杆3抵接。此夕卜,假若组装体S与变速杆3抵接,也会因紧急通报装置10的后方被保护构件30的后侧构件32所覆盖(S卩,与变速杆3直接抵接的是后侧构件32而不是紧急通报装置10),而能够防止紧急通报装置10被损伤这样的情况。
[0072]由于朝着前侧构件31突出的止动件45安装于后侧构件32,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前侧构件31和后侧构件32彼此在前后方向上接近。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紧急通报装置10在前后方向上被前侧构件31和后侧构件32强有力地相夹这样的情况。
[0073]由于在组装体S的近傍设置有高刚性的仪表板支撑件70并且组装体S被固定于仪表板支撑件70的中央撑件72,因此,在发生车辆的前碰撞或侧碰撞时能够有效地保护组装体S。而且,由于组装体S以在侧视下与中央撑件72重叠的方式设置,因此,特别在车辆的侧碰撞时,对于保护紧急通报装置10这一点较为理想。
[0074]由于在保护构件30的下表面形成有比较宽幅的开口部30a以作为装卸用开口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紧急通报装置10的装卸,而且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防止或抑制与紧急通报装置10的连接器部15至17连接的线束的损伤。
[0075]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为理想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其是可以在
【发明内容】
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的。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于说明书所明示的目的,其还暗含了提供实质上较理想的或作为优点而被表述的内容的目的。
[0076]例如,组装体S(紧急通报装置10及保护构件30)和中央撑件72的结合部位(第一固定部)也可以与组装体S和辅助撑件73的结合部位(第二固定部)同样地采用在大的外力作用时容易解除结合的结构。有关容易解除结合的机构,也不限于采用实施方式的安装孔32f那样的缝状的安装孔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固定用的螺钉上局部地形成凹部以便容易地被折坏,可以采用适当的脆弱化结构。相反,也可以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双方采用没有开放端的安装孔等以提尚结合强度。
[0077]组装体S并不一定安装于中央撑件72及辅助撑件73,例如也可以安装于梁构件71。而且也可以将组装体S安装在仪表板支撑件70以外的构件上,例如可以将组装体S安装于仪表板中心IA或中控台2的前壁等适当的构件。
[0078]组装体S并不限定于设置在仪表板I内,例如也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部侧壁的内部等车室内的适当的位置。此情况下,采用由保护构件30包围车辆发生碰撞时特别容易施加于紧急通报装置10的外力的方向的结构便可。
[0079]也可以不采用连结件35,而将紧急通报装置10直接地固定于保护构件30。也可以省略保护构件30。紧急通报装置10也可以是不具备备用电源BD的装置。
[0080]空调单元60的壳体61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分割而不是在车宽方向上分割。在如实施方式那样壳体61的分割线为多个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多个分割线的全部在正视下与组装体S重叠,只要至少一个分割线与组装体S重叠便可。
[0081]止动件45并不限于设置在保护构件30的侧部下端,其可以设置在保护构件30的适当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在包围紧急通报装置10的保护构件30的多处设置止动件45。此外,也可以采用螺栓以外的零部件来构成止动件45。
[0082]最后,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载设备的设置结构中的特征结构以及基于该特征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总结说明。
[0083]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载设备的设置结构包括:空调单元,设置在隔开发动机室与车室的前围板的后方,在内部具有空调风的配风路;紧急通报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调单元的后方,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对车外的服务中心进行紧急通报。
[0084]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前围板后方且空调单元后方的空间来设置紧急通报装置。而且,即使在车辆前碰撞时随着前围板后退而紧急通报装置被空调单元压向后方,也能够基于具有空洞状的配风路的空调单元容易溃缩变形,从而有效地防止或抑制紧急通报装置被损伤的情况。
[0085]所述车载设备的设置结构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保护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