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独立旋转轮对的转向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009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独立旋转轮对的转向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独立旋转轮对的转向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铁道车辆同轴固定轮对曲线导向性好、直线对中性强,但存在蛇行,临界速度低。独立旋转车轮由于不存在蛇行,其临界速度高,并且可实现低地板化。因为不存在纵向蠕滑力矩,独立旋转车轮不能自动向轨道中心复位,当受到轨道不平顺激励时,独立旋转车轮会贴靠轨道一侧行驶产生轮缘接触,从而导致轮缘磨耗严重,甚至引发脱轨安全事故。转向架导向问题是困扰独立车轮转向架发展的一个难题,各国为解决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导向性问题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其中,横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和纵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以其结构简单的导向机构与造价相对较低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向耦合需要配置电机作为动力,只适合动车,横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导向机理与传统刚性轮对导向机理相同。

在干线铁路方面,德国宇航中心DLR开发的下一代高速列车NGT,通过采用单轴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可望实现双层高速列车的构想,将极大改善高速列车的运用经济性。对于高速线路,曲线半径大,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导向问题并不突出,在直线上向轨道中心自动复位的能力才是重要的。现有的横向耦合独立车轮通过一套齿轮传动机构同步左右车轮的转速,这是一种强耦合机构,除了能降低地板高度外,性能与普通轮对无异,此外齿轮机构增加了一系簧下的重量加剧了轮轨间作用力,不利于高速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独立旋转轮对的转向架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采用齿轮传动时横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轨道车辆独立旋转轮对的转向架结构,包括构架和轮对,轮轴的两端轴径与滚动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滚动轴承的外环与轮毂固定,轮毂外侧轴向设有副踏面,轮轴的两端轴头设有轴头罩;构架的两侧纵梁为弓字形结构,横向布置;前横梁的两端与纵梁弓字形起笔处固定,后横梁的两端与纵梁弓字形收笔处固定,纵梁前部朝下缺口的前端设有水平向弹性约束前构件,纵梁朝下缺口的顶部设有垂直弹性约束前构件,纵梁朝下缺口的后端设有摩擦副前支撑座;水平向弹性约束前构件的自由端和垂直弹性约束前构件的自由端分别与轴头罩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固定;纵梁后部的垂直弹性约束后构件的设置与纵梁前部结构相同,水平向弹性约束后构件和摩擦副后支撑座的设置与纵梁前部结构相反;副轴的两端设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内侧设有施压轮,施压轮与副踏面外径相切设置构成摩擦副;摩擦副前支撑座和摩擦副后支撑座内均设有水平向弹性构件,水平向弹性构件的端部与副轴端部设置轴承座固定。

所述副踏面的直径小于轮毂的直径。

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构件或液压构件。

与现有横向耦合独立车轮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横向耦合以摩擦副代替 齿轮副提高了轮对的临界速度,轮毂侧面的副踏面可以与制动盘共用,有效减轻了簧下质量从而降低了轮轨间的动作用力,为双层高速列车提供了一种新型转向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轴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毂副踏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轨道车辆独立旋转轮对的转向架结构,包括构架和轮对,轮轴1的两端轴径与滚动轴承4的内环过盈配合,滚动轴承4的外环与轮毂2固定,轮毂2外侧轴向设有副踏面3,轮轴1的两端轴头设有轴头罩18;构架的两侧纵梁13为弓字形结构,横向布置,前横梁9的两端与纵梁13弓字形起笔处固定,后横梁17的两端与纵梁13弓字形收笔处固定,纵梁13前部朝下缺口的前端设有水平向弹性约束前构件10,纵梁13朝下缺口的顶部设有垂直弹性约束前构件11,纵梁13朝下缺口的后端设有摩擦副前支撑座12;水平向弹性约束前构件10的自由端和垂直弹性约束前构件11的自由端分别与轴头罩18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固定;纵梁13后部的垂直弹性约束后构件15的设置与纵梁13前部结构相同,水平向弹性约束后构件16和摩擦副后支撑座14的设置与纵梁前部结构相反;副轴8的两端设有轴承座5,轴承座5的内侧设有施压轮7,施压轮7与副踏面3外径相切设置构成摩擦副;摩擦副前支撑座12和摩擦副后支撑座14内均设有水平向弹性构件6,水平向弹性构件6的端部与副轴8端部设置轴承座5固定。

所述副踏面3的直径小于轮毂2的直径。

所述弹性构件6为弹簧构件或液压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