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5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很多人们都拥有了汽车, 汽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目前,汽车都是整体车。当遇到狭窄的道路时,汽车就不能通过,需要另寻道路,行驶 不方便。而且现在汽车的普遍性常常会造成交通道路的堵塞,但彼此汽车之间还是会存在狭 窄的通道,因为汽车自身的体积和结构,汽车就不能通过上述狭窄的通道。汽车堵塞不能移 动,浪费了时间,耽误了人们的行程。
有人提出了双体车的概念,就是由两辆单独行驶的摩托车通过连接装置合并在一起形成 四轮的汽车,但是由于没有攻克一些技术问题而没有广泛应用到生产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地实现车身分体 、合体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设置在能够左右 合并在一起的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之间,其特征在于,本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单体 车侧部的连接轴和设置在第二单体车侧部的锁定机构,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移动至合 并位置时,连接轴与锁定机构对应设置且锁定机构能将连接轴锁定。
单体车具有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且拥有独立的动力系统,能够独立运行。第一单体车 和第二单体车左右合并在一起形成双体车,双体车如同普通汽车一样能够行驶。当遇到狭窄 的通道时,锁定机构解除对连接轴的锁定,因此双体车很方便地分体形成了能够独立运行的 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这样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就具有了通过狭窄通道的能力,运 行灵活方便。当然遇到交通堵塞时,双体车也可以分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发挥通过 狭窄通道的能力,从而不会因交通堵塞而影响行程。在通过狭窄的通道后,第一单体车和第
4二单体车移动到合并位置时,锁定机构将连接轴锁定,这样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左右合 并在一起重新形成双体车,从而实现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在运行方向固定,两者之间在 运动方向没有相对位移。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单体车上设有与连接轴相联且能驱动连接 轴伸縮的驱动机构。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之间设有感应装置, 且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移动至合并位置时感应装置能产生使上述驱动机构带动连接轴
外端移动至锁定机构的控制信号。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锁定机构与上述的驱动机构相联接,且驱动机 构能产生使锁定机构将连接轴锁定或释放的控制信号。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设置在连接轴 内端的齿条,所述的齿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驱动电机带动 齿轮转动,齿轮旋转使设置在连接轴内端的齿条平移,从而驱动连接轴的伸縮。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相对置的电磁铁和磁性定位销, 所述的连接轴外端能移动至电磁铁和磁性定位销之间,在连接轴外端开有径向延伸的锁定孔 ,且当磁性定位销与锁定孔相对时,电磁铁能吸引磁性定位销并使磁性定位销部分插于锁定 孔中。这样锁定机构将连接轴锁定,在需要分体时,对电磁铁通入反向电流,磁性定位销受 排斥磁力而退出锁定孔,连接轴不被锁定,双体车分为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 体车侧部的光电接收器和光电发射器,且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移动至合并位置时光电 接收器和光电发射器相对置。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移动至合并位置时,光电接收器接 收到光电发射器发出的信号,驱动机构将连接轴外端移动至锁定机构处进行锁定,完成第一 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的合并。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和驱动机构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相连。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第二单体车的侧部设有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 体车移动至合并位置时与连接轴对置的连接孔,上述的电磁铁和磁性定位销分别位于连接孔 的两侧,且连接孔的孔径与连接轴的外径相适应。这样合并后,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之 间没有间隙,合并后的双体车外形美观。
在上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设于第一单体车的侧部的导向孔内,所述的导向孔内具有台阶,所述的连接轴的内端具有当锁定机构将连接轴锁定时能抵靠 在台阶上的挡肩。台阶和挡肩的设置使连接轴在轴向位移有个最大行程限定,连接轴不会整 体穿出导向孔,不会掉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通过锁定机构实现第一单体车和第 二单体车的合并或分离,方便快捷;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移动至合并位置时,感应装 置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机构带动连接轴外端移动至锁定机构处锁定,定位锁定准确方便。


图l是本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单体车;11、导向孔;12、台阶;2、第二单体车;21、连接孔;3、连 接轴;31、锁定孔;32、挡肩;4、锁定机构;41;电磁铁;42、磁性定位销;5、驱动机构 ;51、驱动电机;52、齿轮;53、齿条;6、感应装置;61、光电发射器;62、光电接收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 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l
如图1所示,双体车由两个能够分别独立运行的具有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单体车即第
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左右合并而成,本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一单体车l和第二 单体车2之间。本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单体车1侧部的连接轴3和设置在第二单体车2侧部 的锁定机构4,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时,连接轴3与锁定机构4对应 设置且锁定机构4能将连接轴3锁定。连接轴3穿设在设于第一单体车1的侧部的导向孔11内, 导向孔l 1内具有台阶l2,连接轴3的内端具有当锁定机构4将连接轴3锁定时能抵靠在台阶l2 上的挡肩32。
锁定机构4包括相对置的电磁铁41和磁性定位销42,连接轴3外端能移动至电磁铁41和磁 性定位销42之间,在连接轴3外端开有径向延伸的锁定孔31,且当磁性定位销42与锁定孔31 相对时,电磁铁41能吸引磁性定位销42并使磁性定位销42部分插于锁定孔31中。
第二单体车2的侧部设有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时与连接轴3对置 的连接孔21 ,电磁铁41和磁性定位销42分别位于连接孔21的两侧,且连接孔21的孔径与连接轴3的外径相适应。
第一单体车1上设有与连接轴3相联且能驱动连接轴3伸縮的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 驱动电机51、齿轮52和设置在连接轴3内端的齿条53,齿轮52固定在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 ,且齿轮52与齿条53相啮合。驱动机构5与锁定机构4相联接,本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4和驱 动机构5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相连,且驱动机构5能产生使锁定机构4将连接轴3锁定或释放 的控制信号。
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之间设有感应装置6,且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 至合并位置时感应装置6能产生使驱动机构5带动连接轴3外端移动至锁定机构4的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感应装置6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侧部的光电接收器62和 光电发射器61,且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时光电发射器61和光电接收 器62相对置。
本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 时,设置在第一单体车1的光电接收器62接收到设置在第二单体车2的光电发射器61发出的信 号,驱动机构5开始运作。驱动电机5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旋转使设置在连接轴3内端的 齿条53平移,从而驱动连接轴3伸入到第二单体车2侧部的连接孔21内。连接轴3伸入连接孔 21—段位置,即磁性定位销42与锁定孔31相对时,驱动机构5产生使锁定机构4将连接轴3锁 定的控制信号,这时电磁铁41通电,电磁铁41吸引磁性定位销42,磁性定位销42部分插于连 接轴3外端开有径向延伸的锁定孔31中,从而锁定机构4将连接轴3锁定。
双体车全车分布有四个上述的自动连接装置,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 位置时,通过感应装置6的自动感应实现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的准确定位锁定,限制 了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的所有自由度,合并后的双体车结构稳定牢靠。
当遇到狭窄的通道或交通堵塞,需要使双体车分体时,驱动机构5能产生使锁定机构4将 连接轴3释放的控制信号,电磁铁41通入反向电流,磁性定位销42受排斥磁力而退出锁定孔 31,连接轴3不被锁定,驱动电机51反转带动连接轴3退出连接孔21,双体车分为第一单体车 l和第二单体车2,从而能够通过狭窄的通道。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l、第一单体车;11、导向孔;12、台阶;2、第二单体车;21、
连接孔;3、连接轴;31、锁定孔;32、挡肩;4、锁定机构;41;电磁铁;42、磁性定位销;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齿轮;53、齿条;6、感应装置;61、光电发射器;62
、光电接收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
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设置在能够左右合并在一起的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之间,其特征在于,本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单体车(1)侧部的连接轴(3)和设置在第二单体车(2)侧部的锁定机构(4),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时,连接轴(3)与锁定机构(4)对应设置且锁定机构(4)能将连接轴(3)锁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单体车(1)上设有与连接轴(3)相联且能驱动连接轴(3)伸縮的驱动机构(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之间设有感应装置(6),且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 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时感应装置(6)能产生使上述驱动机构(5)带动连接轴(3) 外端移动至锁定机构(4)的控制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锁定机构(4)与上述的驱动机构(5)相联接,且驱动机构(5)能产生使锁定机构(4)将 连接轴(3)锁定或释放的控制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齿轮(52)和设置在连接轴(3)内端的齿条( 53),所述的齿轮(52)固定在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且齿轮(52)与齿条(53)相 啮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锁定机构(4)包括相对置的电磁铁(41)和磁性定位销(42),所述的连接轴(3)外端能移动至电磁铁(41)和磁性定位销(42)之间,在连接轴(3)外端开有径向延 伸的锁定孔(31),且当磁性定位销(42)与锁定孔(31)相对时,电磁铁(41)能吸引磁 性定位销(42)并使磁性定位销(42)部分插于锁定孔(31)中。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6)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侧部的光电接收器(62 )和光电发射器(61),且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时光电接 收器(62)和光电发射器(61)相对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锁定机构(4)和驱动机构(5)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二单体车(2)的侧部设有当第一单体车(1)和第二单体车(2)移动至合并位置时与连 接轴(3)对置的连接孔(21),上述的电磁铁(41)和磁性定位销(42)分别位于连接孔 (21)的两侧,且连接孔(21)的孔径与连接轴(3)的外径相适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连接轴(3)穿设在设于第一单体车(1)的侧部的导向孔(11)内,所述的导向孔(11) 内具有台阶(12),所述的连接轴(3)的内端具有当锁定机构(4)将连接轴(3)锁定时 能抵靠在台阶(12)上的挡肩(3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不能通过狭窄通道、易交通堵塞、停车不便等问题。本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设置在能够左右合并在一起的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之间,本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单体车侧部的连接轴和设置在第二单体车侧部的锁定机构,当第一单体车和第二单体车移动至合并位置时,连接轴与锁定机构对应设置且锁定机构能将连接轴锁定。本发明实现双体车的合并或分离方便快捷且合并时定位锁定准确。
文档编号B62K13/06GK101670870SQ20091030851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吴雪珍, 康春风, 李书福, 健 杨, 武新世, 赵福全, 邹凌华,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