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54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装配工具,具体地讲,是用于安装汽车行李箱盖的装具。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箱盖通过左、右两个铰链安装在白车身上,行李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对内对外均保持均勻一致的尺寸间隙,而且左右对中,才能保证整车外形的美观协调,所以对行李箱盖的安装要求就很高。图5所示为左铰链7,左铰链7通过左板7a上设置的两个槽孔7c与白车身相连,通过上板7b上设置的两个槽孔7c与行李箱盖相连,左板7a和上板7b 通过轴7d铰接在一起。右铰链与左铰链的结构对称,左铰链与右铰链对称地设置在行李箱盖的左右两侧,行李箱盖通过左铰链和右铰链安装到白车身上。打开行李箱盖时,行李箱盖上板7b绕轴7d旋转到需要的角度。由于车身设计公差与铰链安装孔公差的影响,行李箱盖与左、右侧围X、Y、Z三向的间隙和面差难以一次调整到位,需要有经验的安装师傅用检具和量具反复调试,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检具和量具反复调试,一次便可将行李箱盖调整到装配位置的快速安装工具。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包括主体(1)、X 向形块(2)、Y向形块(3)和两个Z向形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连接杆(11)、 立板(12 )和弯曲板(13 )构成,所述连接杆(11)焊接在所述弯曲板(13 )的右侧边且连接杆 (11)的前、后两端均伸到弯曲板(13)外,所述立板(12)的右端横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 的后端;所述X向形块(2)的左端横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的前端,该X向形块(2)的前平面(2a)为X向限位面;所述Y向形块(3)的下端纵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前端的左侧,该Y向形块(3)的右平面(3a)为Y向限位面;其中一个所述Z向形块(4)的上端纵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前端的右侧,另一个Z向形块(4 )的上端纵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 后端的右侧,两个Z向形块的下端面(4a)均为Z向限位面。该快速装具用来安装汽车行李箱盖时,通常需要左右对称的两个装具配套使用。 安装步骤为(1)将装具轻放在车身的相应位置上,使弯曲板的下表面贴合在车身侧围上, 连接杆搁置在车身侧围与行李箱盖交界处的台阶下,立板的前平面贴合在车身侧围的后端面上,使装具在车身上不会发生移动;(2)以两个Z向形块的Z向限位面控制汽车行李箱盖铰链Z方向的安装,保证行李箱盖Z方向与车身侧围的平面差,并用螺栓将铰链装在车身上;(3)将铰链开启到最大角度,将行李箱盖轻放在X向形块的X向限位面上,并左右调整行李箱盖使其与Y向形块的Y向限位面贴合,此时的行李箱盖已调整到安装位置;(4)用螺栓将行李箱盖与铰链连接,取下装具完成装配。本装具以两个Z向形块控制铰链Z方向的装配,以X向形块和Y向形块控制行李箱盖的装配,使行李箱盖与车身侧围及尾灯在X、Y、Z 三向的间隙和面差一次调整到位。[0006]作为优选,所述弯曲板(13)由第一板体(13a)、第二板体(13b)和第三板体(13c) 焊接成Π形框,该Π形框与所述连接杆(11)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第一板体(13a)与第二板体(1 )平行,所述第三板体(13c)和连接杆(11)平行,以节约弯曲板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所述第一板体(13a)和第二板体(1 )的中部各开有一个圆孔,所述第三板体 (13c)上开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装有圆形磁铁(5)。装具本体采用型面与侧围型面相吻合为基准,再配以磁铁加以固定,使弯曲板与车身侧围的贴合更为稳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不需要借助检具和量具进行反复调试,一次便可将行李箱盖调整到装配位置, 省时省力;2)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不需要有经验的装配师傅完成,普通装配工便可操作;3)装配后的车辆外形美观统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行李箱盖、车身及铰链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背景技术中用于连接行李箱盖与车身的铰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由主体1、X向形块2、Y向形块3和两个Z向形块4焊接成一体。主体1又由连接杆11、立板12和弯曲板13构成,弯曲板13的形状由车身侧围的形状决定,应保证将弯曲板13放置在车身侧围上时,能与车身侧围贴合在一起。连接杆11焊接在弯曲板13的右侧边且连接杆11的前、后两端均伸到弯曲板13外,立板12的右端横向焊接在连接杆11的后端。X向形块2的左端横向焊接在连接杆11的前端,该X向形块2的前平面加为X向限位面。Y向形块3的下端纵向焊接在连接杆11前端的左侧,该Y向形块3的右平面3a为Y向限位面;Z向形块4共两个,其中一个Z向形块 4的上端纵向焊接在连接杆11前端的右侧,另一个Z向形块4的上端纵向焊接在连接杆11 后端的右侧,两个Z向形块的下端面如均为Z向限位面。在图1中,弯曲板13为一块整板,在弯曲板13上间隔地开有五个等直径的圆孔, 在这五个圆孔内各装有一个圆形磁铁5。在图2中,弯曲板13由第一板体13a、第二板体 13b和第三板体13c焊接而成Π形框,该Π形框与连接杆11构成矩形框架,第一板体13a 与第二板体1 平行,第三板体13c和连接杆11平行。弯曲板13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作为一个总的原则,应保证将弯曲板13放置在车身侧围上时,能与车身侧围贴合在一起。第一板体13a和第二板体13b的中部各开有一个圆孔,第三板体13c上开有两个圆孔,每个圆孔内均装有一个圆形磁铁5。安装时,首先将装具置于车身侧围的适当位置,再将圆形磁铁 5放入圆孔内,圆形磁铁5将会吸附在车身侧围上,对装具起固定作用。也可以在弯曲板13上开方形孔、椭圆形孔,相应地,将磁铁的形状设置成方形、椭圆形。
图3所示为装具使用状态图,需要左右对称的两个装具配套使用。如图4所示,将装具置于车身上,弯曲板I3的下表面、立板12的前平面贴合在车身侧围6上,连接杆11搁置在车身侧围6与行李箱盖交界处的台阶下,并结合圆形磁铁5进行固定。连接杆11、立板12和弯曲板13的形状及相互位置关系均由车身内侧围7的形状限定,应保证相应的面能贴合在一起。行李箱盖8的内表面贴合在X向形块2的前平面加(即X向限位面)上; 行李箱盖8的左端面贴合在Y向形块3的右平面3a (即Y向限位面)上;两个Z向形块4 的下端面如(即Z向限位面)抵在左铰链7的左板7a上,左铰链7通过上板7b上设置的两个槽孔7c与行李箱盖8相连。左铰链7与右铰链配套使用时,左铰链7上的Y向形块3 可以对行李箱盖8在Y向进行限位,因此,右铰链上不需要设置Y向形块。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包括主体(1)、X向形块(2)、Y向形块(3)和两个Z向形块 (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连接杆(11)、立板(12)和弯曲板(13)构成,所述连接杆 (11)焊接在所述弯曲板(13)的右侧边且连接杆(11)的前、后两端均伸到弯曲板(13)夕卜, 所述立板(12)的右端横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的后端;所述X向形块(2)的左端横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的前端,该X向形块(2)的前平面(2a)为X向限位面;所述Y向形块(3)的下端纵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前端的左侧,该Y向形块(3)的右平面(3a)为Y 向限位面;其中一个所述Z向形块(4)的上端纵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前端的右侧,另一个Z向形块(4)的上端纵向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1)后端的右侧,两个Z向形块的下端面 (4a)均为Z向限位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板(13)由第一板体(13a)、第二板体(13b)和第三板体(13c)焊接成Π形框,该Π形框与所述连接杆 (11)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第一板体(13a)与第二板体(1 )平行,所述第三板体(13c)和连接杆(11)平行。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3a)和第二板体(Hb)的中部各开有一个圆孔,所述第三板体(13c)上开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装有圆形磁铁(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装具,包括主体、X向形块、Y向形块和两个Z向形块。该装具以两个Z向形块的Z向限位面控制行李箱盖铰链Z方向的安装,以X向形块和Y向形块控制行李箱盖的在X向和Y向的装配,使行李箱盖与车身侧围及尾灯在X、Y、Z三向的间隙和面差一次调整到位。不需要借助检具和量具进行反复调试,一次便可将行李箱盖调整到装配位置,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62D65/06GK201989879SQ20112007081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刘超俊, 陈科宇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