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293阅读:1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桥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桥。



背景技术:

现有农业装备的转向桥转向驱动多是通过一个油缸驱动一侧转向节,另一侧转向节通过两转向节之间的横拉杆带动。单油缸驱动一侧存在两侧转向节受力不均衡的问题,影响转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桥,以达到两侧转向节受力均衡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转向桥,包括桥体和设在桥体端部的一对转向节,还包括双向油缸和连接杆,所述双向油缸包括一个活塞和连在活塞两侧的一对活塞杆,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杆与对应侧的转向节相连。

作为优选的,所述双向油缸设在桥体的中间位置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双向油缸包括缸体,缸体两端均设有密封环,活塞杆穿过密封环,活塞设在缸体内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球头与活塞杆端部相连,连接杆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转向节相铰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两端均设有用进油或出油的油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缸体端部设有内螺纹,密封环通过与缸体端部内螺纹相适配的螺母定位。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皮碗。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内端通过螺纹与活塞端部相连。

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环外侧与缸体内壁之间、密封环内侧与活塞杆外表面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端部外圆周上设有环槽,环槽与伸入缸体内的螺母部分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转向桥结构设计合理,两侧转向节通过双向油缸驱动,两侧的驱动活塞杆共用同一个活塞,两侧同步驱动受力均衡,转向平稳,并且省去了传统结构设在两转向节之间的横拉杆,结构简单,便于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桥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桥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缸剖视图。

图中:

1.桥体、

2.双向油缸、201.缸体、202.活塞、203.螺母、204.密封环、205.油口Ⅰ、206.油口Ⅱ、207.密封皮碗、

3.活塞杆、4.连接杆、5.转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转向桥,包括桥体1、设在桥体1端部的一对转向节5、双向油缸2和连接杆4,其中,双向油缸2的活塞杆3通过连接杆与对应的转向节相连,通过双向油缸同步驱动转向节5。

双向油缸2包括缸体201、一个活塞202和连在活塞两侧的一对活塞杆3,其中,缸体201通过支座固定在桥体1中间位置处,即双向油缸设在两个转向节的中间位置处,两侧受力平衡。

活塞202设在缸体201内部,通过油压可驱动活塞在缸体内部移动,活塞202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皮碗207。

活塞杆3的内端通过螺纹与活塞端部相连。具体为,活塞端部设有螺纹孔,活塞杆的内端的外螺纹与活塞的螺纹孔相适配,连接可靠,装配简单。

缸体201两端均设有密封环204,活塞杆3穿过密封环204,活塞设在缸体内部,通过活塞202将缸体分成两个腔体。缸体201端部设有内螺纹,密封环通过与缸体端部内螺纹相适配的螺母203定位。

密封环204外侧与缸体201内壁之间、密封环内侧与活塞杆外表面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密封环的端部外圆周上设有环槽,环槽与伸入缸体内的螺母部分相配合。通过螺母将密封环可靠定位在油缸端部。

连接杆4一端通过球头与活塞杆端部相连,连接杆4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转向节相铰接。两侧的转向节连接方式相同,即对称设置,保证两侧的受力平衡,从而保证转向稳定可靠。

缸体201的两端均设有用进油或出油的油口。具体为,缸体一端设有油口Ⅰ205,缸体另一端设有油口Ⅱ206。油口Ⅰ进油时油口Ⅱ回油,油口Ⅱ进油时油口Ⅰ回油,从而驱动活塞在缸体内移动。

转向工作时,油口Ⅰ进油油口Ⅱ回油,通过油压推动活塞向油口Ⅱ侧运动,从而同时带动两活塞杆向同一方向运动,两活塞杆受力一致,两侧同步驱动受力均衡,转向平稳。相反转向时,油口Ⅱ进油油口Ⅰ回油。

两侧的驱动活塞杆共用同一个活塞,两侧同步驱动受力均衡,转向平稳,并且省去了传统结构设在两转向节之间的横拉杆,结构简单,便于布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