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溃缩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86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溃缩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溃缩式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也称大梁。主要用于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目前在轻型商用车中,车架没有涉及到吸能结构。特别是车架纵梁结构中。都是整块钣金,第一种车架1’的断面是“C”形的结构,如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第一种车架断面结构示意图;第二种车架2’断面是“口”形的盒式结构,如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第二种车架断面结构示意图。随着人们对整车安全性的认识越来越高。整车碰撞,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非承载式的商用车。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车架的强度与刚度需求,还要考虑到整车碰撞过程中的吸能作用。

现有技术中,如果发生碰撞,只要车架一部分损坏,整个车架需要全部更换为新的车架。这样维修成本很高,同时增加了维修时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溃缩式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能在发生碰撞时吸收能量,提高碰撞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溃缩式车架,其中,包括横梁和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所述纵梁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每个所述纵梁均包括第一梁、第二梁、连接螺栓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梁上设有第一条孔,所述第一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梁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条孔与所述第二梁连接;所述第一梁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梁上设有挡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如上所述的溃缩式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第一梁上的所述第一条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所述第一条孔的长度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溃缩式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梁上设有第二条孔,所述第二条孔与所述第一条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第一条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条孔。

如上所述的溃缩式车架,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梁的内壁上。

如上所述的溃缩式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梁的横截面和第二梁的截面均为“匚”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梁的内侧面贴合。

如上所述的溃缩式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梁上设有多个通孔。

如上所述的溃缩式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如上所述的溃缩式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边沿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板的边沿处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形成截面为“口”字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溃缩式车架,通过在第一梁上设置第一条孔,通过该第一条孔将第一梁与第二梁连接起来形成纵梁,并在第一梁与第二梁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元件,当碰撞发生时,第一梁相对于第二梁后移,压缩第一弹性元件,通过第一弹性元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能够减少碰撞带来的损害,提高碰撞安全性。此外,将纵梁设计成由第一梁与第二梁形成的分体式结构,通过在碰撞发生时由第一梁、横梁及第一弹性元件变形吸能,不会对第二梁造成损害,有利于降低维修的难度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第一种车架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第二种车架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溃缩式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溃缩式车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一梁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一梁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二梁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二梁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一梁与第二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横梁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横梁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种车架,2’-第二种车架;

1-横梁,2-纵梁,3-第一梁,4-第二梁,5-连接螺栓,6-第一弹性元件,7-第一条孔,8-挡板,9-第二条孔,10-第二弹性元件,11-平垫,12-固定螺母,13-通孔,14-安装板,15-第一板,16-第二板,17-第一翻边,18-第二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溃缩式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溃缩式车架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一梁的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一梁的左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二梁的主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二梁的左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一梁与第二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横梁的主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横梁的左视图。

请参照图3到图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溃缩式车架,包括横梁1和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2;所述横梁1的两端与两所述纵梁2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每个所述纵梁2均包括第一梁3、第二梁4、连接螺栓5和第一弹性元件6;所述第一梁3上设有第一条孔7,所述第一条孔7,所述第一条孔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梁3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连接螺栓5穿过所述第一条孔7与所述第二梁4连接;所述第一梁3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1连接;所述第二梁4上设有挡板8;所述第一弹性元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梁3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挡板8连接。具体地,所述挡板14为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

具体使用时,请参照图5,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横梁1会推动第一梁3移动,此时,连接螺栓5在第一条孔7内滑动,第一弹性元件6被压缩,能够吸收部分碰撞能量,由于碰撞能量被第一弹性元件6吸收较大部分,有利于减少碰撞对乘员及车辆的损坏。此外,由于纵梁2由分开的第一梁3和第二梁4制成,碰撞的能量被第一弹性元件6、横梁1以及第一梁3吸收,如此,可以防止第二梁4被损坏。修改时,只需要更换第横梁1及第一梁3即可,不必将整车纵梁2进行更换,能减少维修时的工作量及成本。

请参照图6和图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第一梁3上的所述第一条孔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所述第一条孔7的长度方向一致。如此,能够保证第一梁3与第二梁4稳固地连接。

请参照图8和图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梁4上设有第二条孔9,所述第二条孔9与所述第一条孔7一一对应,所述连接螺栓5贯穿所述第一条孔7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条孔9。具体地,第一条孔7的尺寸为长170mm,宽14mm,第二条孔9与第一条孔7具有相同的尺寸。

请参照图10,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10,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0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连接螺栓5的头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0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梁3的内壁上。具体地,所述连接螺栓5上还安装有平垫11,所述连接螺栓5依次穿过第二弹性元件10、平垫11、第一条孔7和第二条孔9,并与固定螺母12连接,如此,通过调整第一弹性元件6及第二弹性元件10的刚度,能够使所述车架的刚度满足需要。

请参照图3和图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梁3的横截面和第二梁4的截面均为“匚”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梁3远离所述横梁1的一端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梁4的内侧面贴合。如此,通过连接螺栓5及第一梁3与第二梁4之间的紧密贴合,能够保证第一梁3与第二梁4之间的连接强度。只有在撞击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会使得螺栓沿第一条孔7的方向滑动对第一弹性元件6压缩从而吸收碰撞能量。

请参照图5和图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梁3上设有多个通孔13。具体实施时,所述通孔13为圆形孔,且其直径为20-40mm,优选30mm。且所述通孔13的数量为20-28个,优选24个。如此,能够保证第一梁3的强度小于第二梁4,在受到较大撞击力时,第一梁3发生变形,而第二梁4不会被撞坏。

请参照图3和图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梁3远离所述横梁1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4连接。具体实施时,所述安装板14的边沿与第一梁3远离所述横梁1的一端的边沿连接。且安装板14为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

请参照图11和图1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横梁1包括第一板15和第二板16,所述第一板15的边沿设有第一翻边17,所述第二板16的边沿处设有第二翻边18;所述第一翻边17与所述第二翻边18连接,形成截面为“口”字形的结构。如此,在受到撞击时,横梁1能够发生变形吸收能量。具体地,第一翻边17与第二翻边18之间焊接。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