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3876发布日期:2019-05-15 23:1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汽车前舱由于受到障碍物的阻挡会向驾驶员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方向盘会有冲向驾驶员躯干的趋势。另一种情况下,当汽车突然刹车或车速锐减时,驾驶员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产生靠近方向盘的趋势。如果没有在汽车的转向系统上设置安全结构,则在这两种情况下,方向盘与驾驶员的躯干会发生碰撞的危险,使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为减少对驾驶员的伤害,国家法规要求转向管柱在碰撞过程中具备溃缩吸能的功能。

在相关技术中,转向管柱的溃缩形式和结构多种多样,但是采用专门的导向结构和吸能结构等部件,不仅会增加转向管柱的开发成本,而且还会导致转向管柱结构的复杂化,影响转向管柱在整车上的布置,给汽车的结构设计带来难度,因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缓冲吸能效果明显,结构简单和安全牢固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碰撞吸能效果低、缓冲不到位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缓冲吸能效果明显,结构简单和安全牢固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包括顶盖、底座和缓冲机构,顶盖滑动连接在底座的上部,缓冲机构固定连接在顶盖的内部和底座的上部之间,其特征在于,顶盖包括顶板、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顶板固定连接在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的上部,内层壳体位于外层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外层壳体的外表面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固定块,底座包括立板、底板和柱体,立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部且立板位于底板的边缘位置,柱体固定连接在底板上部的中心位置,柱体插接在内层壳体内,外层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层壳体的长度,立板上还设置有多个条形孔,条形孔内侧还设置有减速带和卡合装置,减速带位于卡合装置上部,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内层壳体内且连接柱体的顶端,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且第二弹簧位于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固定块由短轴和限位块组成,限位块固定连接短轴的一端,短轴的长度大于立板的厚度,减速带采用橡胶材质,减速带在每个条形孔中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条形孔两侧,两个减速带之间的间隔小于短轴的宽度。在其他转向柱管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结构复杂、碰撞吸能效果低、缓冲不到位等问题,而本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方向盘在弹簧缓冲吸能后反弹,卡合装置包括杆体、转动轴、固定轴、安装孔和弹力机构,安装孔位于条形孔的侧面,杆体横向设置在安装孔中,转动轴固定安装在安装孔靠外侧内壁的上部,杆体位于安装孔外侧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转动轴,杆体位于安装孔内侧的下表面处固定安装固定轴,弹力机构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且与杆体的上表面相连接,卡合装置关于条形孔对称设置,两个杆体位于安装孔外侧的一端还设置有曲面块,两个曲面块之间间隔在5~10mm。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冲撞时的安全性,外层壳体的下端还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结构整体更加安全牢固,卡合装置在每个条形孔中设置不少于一个,立板设置不少于两块,条形孔设置不少于两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顶盖和底座之间的缓冲机构中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车辆碰撞时,第二弹簧先压缩变形,产生缓冲力,接着第一弹簧开始压缩变形,产生二次缓冲力,在外层壳体的固定块移动到立板条形孔上的减速带时,进一步施加三次缓冲力,由于汽车碰撞的强度会有不同,所以当碰撞不是太强的时候,顶盖带动固定块只移动到条形孔的减速带,在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反弹力时,减速带可以延缓此回弹力度,当碰撞强度较大时,固定块穿过了减速带到达卡合装置处,固定块撞击卡合装置的曲面块,带动杆体经过转动轴转动,杆体另一端压缩弹簧,待固定块经过曲面块之后,弹簧回弹,杆体复位被固定轴挡住,固定块无法向反向运动,避免了驾驶员受到方向盘的二次伤害。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碰撞吸能效果低、缓冲不到位等问题,整体牢固耐用,适合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块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侧面剖视图;

图5为卡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顶盖1、底座2和缓冲机构3,顶盖1滑动连接在底座2的上部,缓冲机构3固定连接在顶盖1的内部和底座2的上部之间,顶盖1包括顶板11、外层壳体12和内层壳体13,顶板11固定连接在外层壳体12和内层壳体13的上部,内层壳体13位于外层壳体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外层壳体12的外表面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固定块121,底座2包括立板21、底板22和柱体23,立板21固定连接在底板22的上部且立板21位于底板22的边缘位置,柱体23固定连接在底板22上部的中心位置,柱体23插接在内层壳体13内,外层壳体12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层壳体13的长度,立板21设置有两块,每块立板21上还设置有4个条形孔211,条形孔211内侧还设置有减速带2111和卡合装置2112,减速带2111位于卡合装置2112上部,减速带2111采用橡胶材质,减速带2111在每个条形孔211中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条形孔211两侧,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32,第一弹簧位31于内层壳体13内且连接柱体23的顶端,第二弹簧32固定连接在顶板11和底板22之间,且第二弹簧32位于外层壳体12和内层壳体13之间,卡合装置2112关于条形孔211对称设置,两个杆体21121位于安装孔21124外侧的一端还设置有曲面块211211,两个曲面块211211之间间隔在5~10mm。为了使得结构整体更加安全牢固,卡合装置2112设置为8个,立板21设置为2块,条形孔设置为8个,外层壳体12的下端还设置有橡胶缓冲垫121。

如图3所示,固定块121由短轴1211和限位块1212组成,限位块1212固定连接短轴1211的一端,短轴1211另一端连接外层壳体12,短轴1211的长度大于立板21的厚度,两个减速带2111之间的间隔小于短轴1211的宽度。

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方向盘在缓冲机构3缓冲吸能后反弹伤害到司机,卡合装置2112在每个条形孔211上都设置有3个,设置3个卡合装置2112防止预留空间大,固定块121经过卡合装置2112后回弹到卡合装置上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卡合装置2112包括杆体21121、转动轴21122、固定轴21123、安装孔21124和弹力机构21125,安装孔21123位于条形孔211的侧面,杆体21121横向设置在安装孔21124中,转动轴21122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1124靠外侧内壁的上部,杆体21121位于安装孔21124外侧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转动轴21122,杆体21121位于安装孔21124内侧的下表面处固定安装固定轴21123,弹力机构21125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1124内且与杆体21121的上表面相连接。

顶盖1和底座2之间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32,在车辆碰撞时,第二弹簧32先压缩变形,产生缓冲力,接着第一弹簧31开始压缩变形,产生二次缓冲力,在外层壳体12的固定块121移动到立板21的条形孔211上的减速带2111时,进一步施加三次缓冲力,由于汽车碰撞的强度会有不同,所以当碰撞不是太强的时候,顶盖1带动固定块121只移动到条形孔211的减速带2111,在受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32的反弹力时,减速带2111可以延缓此回弹力度,当碰撞强度较大时,固定块121穿过了减速带2111到达卡合装置2112处,固定块121撞击卡合装置2112的曲面块211211,带动杆体21121经过转动轴21122转动,杆体21121另一端压缩弹力机构21125,弹力机构21125采用弹簧,待固定块121经过曲面块211211之后,弹簧回弹,杆体21121复位被固定轴21123挡住,固定块121无法向反向运动,避免了驾驶员受到方向盘的二次伤害。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缓冲吸能装置,包括顶盖1、底座2和缓冲机构3,顶盖1滑动连接在底座2的上部,缓冲机构3固定连接在顶盖1的内部和底座2的上部之间,顶盖1包括顶板11、外层壳体12和内层壳体13,顶板11固定连接在外层壳体12和内层壳体13的上部,内层壳体13位于外层壳体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外层壳体12的外表面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固定块121,底座2包括立板21、底板22和柱体23,立板21固定连接在底板22的上部且立板21位于底板22的边缘位置,柱体23固定连接在底板22上部的中心位置,柱体23插接在内层壳体13内,外层壳体12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层壳体13的长度,立板21设置有两块,每块立板21上还设置有4个条形孔211,条形孔211内侧还设置有减速带2111和卡合装置2112,减速带2111位于卡合装置2112上部,减速带2111采用橡胶材质,减速带2111在每个条形孔211中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条形孔211两侧,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32,第一弹簧位31于内层壳体13内且连接柱体23的顶端,第二弹簧32固定连接在顶板11和底板22之间,且第二弹簧32位于外层壳体12和内层壳体13之间,卡合装置2112关于条形孔211对称设置,两个杆体21121位于安装孔21124外侧的一端还设置有曲面块211211,两个曲面块211211之间间隔在5~10mm。为了使得结构整体更加安全牢固,卡合装置2112设置为8个,条形孔设置为8个外层壳体12的下端还设置有橡胶缓冲垫121。

固定块121由短轴1211和限位块1212组成,限位块1212固定连接短轴1211的一端,短轴1211另一端连接外层壳体12,短轴1211的长度大于立板21的厚度,以此避免顶盖1和底座2在相对运动中发生偏移,立板21设置为4块,所以就算单侧立板21损坏也不会使顶盖1和底座2发生偏移,同时,两个减速带2111之间的间隔小于短轴1211的宽度。

为了避免方向盘在缓冲机构3缓冲吸能后反弹伤害到司机,卡合装置2112在每个条形孔211上都设置有3个,设置3个卡合装置2112防止预留空间大,固定块121经过卡合装置2112后回弹到卡合装置上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卡合装置2112包括杆体21121、转动轴21122、固定轴21123、安装孔21124和弹力机构21125,安装孔21123位于条形孔211的侧面,杆体21121横向设置在安装孔21124中,转动轴21122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1124靠外侧内壁的上部,杆体21121位于安装孔21124外侧的上表面处固定连接转动轴21122,杆体21121位于安装孔21124内侧的下表面处固定安装固定轴21123,弹力机构21125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1124内且与杆体21121的上表面相连接,这样使得。

顶盖1和底座2之间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32,在车辆碰撞时,第二弹簧32先压缩变形,产生缓冲力,接着第一弹簧31开始压缩变形,产生二次缓冲力,在外层壳体12的固定块121移动到立板21的条形孔211上的减速带2111时,进一步施加三次缓冲力,由于汽车碰撞的强度会有不同,所以当碰撞不是太强的时候,顶盖1带动固定块121只移动到条形孔211的减速带2111,在受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32的反弹力时,减速带2111可以延缓此回弹力度,当碰撞强度较大时,固定块121穿过了减速带2111到达卡合装置2112处,固定块121撞击卡合装置2112的曲面块211211,带动杆体21121经过转动轴21122转动,杆体21121另一端压缩弹力机构21125,弹力机构21125采用弹簧,待固定块121经过曲面块211211之后,弹簧回弹,杆体21121复位被固定轴21123挡住,固定块121无法向反向运动,避免了驾驶员受到方向盘的二次伤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