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197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造成主要威胁的是车辆方向盘和转向管柱,一方面,正面碰撞的能量使车辆的前部发生塑性变形,位于车辆前部的转向管柱与转向传动轴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向驾驶员胸部方向的运动称作首次碰撞,首次碰撞的能量可以通过转向管柱前端的转向传动轴吸能结构吸收,以防止或减少首次碰撞的能量直接作用到驾驶员身上,减轻人身伤害,另一方面,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驾驶员受惯性力的影响、冲向方向盘的运动称作二次碰撞,其中,驾驶员本身的运动能一部分由车辆安全约束装置吸收,另一部分运动能会直接传递给方向盘和转向管柱,这部分能量也要通过方向盘及转向管柱予以吸收,以防止超出人体承受能力,避免伤害驾驶员,这种即可以满足转向管柱常规的功能,又可以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防止或减少碰撞能量伤害驾驶员的转向管柱称为馈缩吸能转向管柱。
[0003]馈缩吸能转向管柱包括上、下套管和上、下芯轴两部分,其中,上、下套管常以过盈铆压配合的方式连接成套管总成,上、下芯轴常以实心的上芯轴插入空心的下芯轴、并通过过盈注塑销式配合的方式连接成芯轴总成,实心的上轴插入空心的下轴、并通过过盈注塑销式配合的方式连接成转向传动轴,将芯轴总成插入套管总成内,再通过轴承配合连接构成转向管柱,下芯轴与其下端的转向传动轴以万向节的方式连接。这样,一方面,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转向传动轴下轴上移,使上轴破坏注塑销大部分进入下轴内,实现馈缩,从而扩大空间减少伤害,称作一次碰撞吸能,另一方面,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驾驶员受惯性的影响冲向方向盘的运动的能量使转向管柱套管总成和芯轴总成馈缩,称作二次碰撞吸會K。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馈缩转向管柱的吸能效果并不理想,由于通过铆压的方式来固定上、下套管,从而需通过铆压点在受冲击时的馈缩来吸收由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量,这种吸能转向管柱在碰撞时,当受到的轴向力大于设计的收缩载荷后会发生馈缩,但是这种结构吸收二次碰撞冲击能量不容易控制,由于转向管柱的上、下套管是过盈配合铆压连接的,配合间隙和铆压工艺不容易控制,导致摩擦力一致性较差,转向管柱上、下芯轴之间的摩擦力也不易控制,从而导致管柱馈缩力范围较大、一致性较差,对驾驶员的伤害也不易控制,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转向管柱组件,所述转向管柱组件的馈缩力一致性好,具有良好的馈缩吸能效果。
[0006]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管柱组件的车辆。
[0007]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转向管柱组件,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固定架;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包括可移动的第一管柱;以及移动架,所述移动架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管柱上,所述移动架与所述固定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移动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移动架上形成有沿所述转向管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孔,其中所述移动孔的侧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将所述移动孔分隔为彼此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当所述移动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件配合在所述第一孔内,当所述移动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件越过所述凸起由所述第一孔移动至所述第二孔内。
[0008]根据本发明的转向管柱组件,通过在移动孔内设置凸起,当车辆发生碰撞后,连接件可以越过凸起从第一孔移动至第二孔内,以实现有效地馈缩吸能,由于转向管柱组件的馈缩力一致性好,从而转向管柱组件可以具有良好的馈缩吸能效果。另外,由于转向管柱组件无需专业设备制造,易加工、方便装配,从而降低了转向管柱组件的制造成本。
[0009]具体地,所述移动架包括: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彼此间隔开设置,且所述两个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柱固定,每个所述侧板上均形成有所述移动孔,每个所述移动孔的侧壁上均形成有所述凸起,其中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移动孔内;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另一端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衬套,每个所述衬套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孔内。
[0011]具体地,每个所述衬套包括轴向相连的第一衬套部和第二衬套部,所述第一衬套部位于所述移动孔内,所述第二衬套部位于对应的所述侧板的远离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套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衬套部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
[0013]具体地,所述转向管柱组件进一步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衬套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两个第二固定架,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架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且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架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侧板的两侧,其中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侧板相连。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第二管柱,所述第二管柱与所述第一管柱嵌套设置,且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中的其中一个相对于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中的另一个可移动,其中所述方向盘设在所述第一管柱的远离所述第二管柱的一端。
[0017]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转向管柱组件。
[0018]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转向管柱组件,从而提高了车辆整体的安全性能。
[00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转向管柱组件的示意图,图未示出转向管柱;
[0022]图3是图2中所示的转向管柱组件的主视图;
[0023]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0024]图5是图3中所示的转向管柱组件的俯视图;
[0025]图6是图3中所示的转向管柱组件的右视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转向管柱组件;
[0028]1:第一管柱;
[0029]2:固定架;21:第一固定架;211:安装孔;22:第二固定架;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
[0030]3:移动架;31:侧板;32:连接板;33:移动孔;331:第二孔;332:凸起;
[0031]4:连接件;41:螺栓;42:螺母;
[0032]5:衬套;51:第一衬套部;52:第二衬套部;53:凸台;54:限位块;
[0033]6: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5]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夕卜,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6]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100,其中车辆(图未示出)包括车体(图未示出)和设在车体上的方向盘(图未示出),车体和方向盘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
[0037]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100,包括:转向管柱、固定架2以及移动架3。
[0038]具体地,参照图1,转向管柱包括可移动的第一管柱1,移动架3和方向盘分别适于固定在第一管柱I上,其中,方向盘可以固定在第一管柱I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例如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移动架3可以固定在第一管柱I的外周壁上,移动架3上形成有沿第一管柱I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B1B2方向)延伸的移动孔33,其中移动孔33的侧壁上设有凸起332,凸起332将移动孔33分隔为彼此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331,其中第一孔位于移动孔33的远离方向盘的一端(例如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82端),第二孔331位于移动孔33的邻近方向盘的一端(例如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BI端)。
[003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转向管柱还可以包括第二管柱(图未示出),第二管柱与第一管柱I嵌套设置,也就是说,第二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