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285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式车身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全承载式车身技术可以形象地被称为“鸟笼结构”,以前一直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的整体化框架结构技术车身采用封闭环结构,整个车身参与载荷,上下部结构形成一整体,在承受载荷时,使整个车身壳体达到稳定平衡状态。传统的客车在受撞击时底盘会移位,而由于全承载客车的无底盘结构,使其在受力时能将力迅速分解到全身各处,同时全承载客车抗扭曲的钢件设施强度也是其他普通汽车的3 — 6倍。
[0003]目前,国内客车厂生产的公路客车和城市公交车的大都采用了全承载式车身技术,其整车骨架都是由很多单独的矩形方管拼焊在一起的,如图1和图3所示,整个骨架分为前围骨架1,后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2、3,顶盖骨架4及车架5等六大片组成。前围骨架1与左、右侧围骨架2、3、顶盖骨架4拼接处均为过渡弧面,此处的第一立柱6老工艺上是个双面弧,弧a、弧b,此处所说的第一立柱6为左、右侧围骨架2、3中位于左、右侧围骨架的最前端上下贯通的立柱,如果整车需要开前门的话,往往第一立柱6后需要加根单面弧方钢7,或利用铁皮折板补焊方法,使乘客门两个立边都是单面弧,确保门的制作与安装方便。以上方法,虽确保了门的工艺简洁,钣金制作上却复杂:在第一立柱6的制造过程中,首先,第一立柱6需要做个三维胎具;其次,双面弧焊接时不好找位置尺寸,与其他结构梁拼焊不好对接。另,为配合门的安装,还要在具有双方面弧的第一立柱6后拼焊一根型钢或折板。此工艺浪费人力,物力,且后道处理麻烦。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第一立柱存在的工艺困难所需成本较高,不利于车门安装的问题。
[0005]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前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后围骨架,顶盖骨架和车架,所述的前围骨架上、下端与顶盖骨架和车架焊接固定,所述的前围骨架的两侧与左、右侧围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围骨架位于左、右侧围骨架的后端并分别与左、右侧围骨架、顶盖骨架和车架焊接固定,第一立柱为单面弧结构,第一立柱其在车身长度方向为竖直的结构,第一立柱在车身宽度方向保持有向车身中部弯曲的弧形a结构。
[0006]所述的前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后围骨架,顶盖骨架和车架均由方钢焊接而成。
[0007]所述的前围骨架处焊接固定有前围蒙皮冲压件,所述的前围蒙皮冲压件设有向后延伸的加长部。
[0008]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车身强度的前提下,简化了骨架式车身车门处的钣金结构使得第一立柱的制作大大简化,并节省了骨架式车身的制作成本,且在焊接过程中更容易确定位置尺寸。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传统第一立柱的主视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1]图3为图1、图2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包括前围骨架1,左、右侧围骨架2、3,后围骨架,顶盖骨架4和车架5,所述的前围骨架1,左、右侧围骨架2、3,后围骨架,顶盖骨架4和车架5均由方钢焊接而成,所述的前围骨架1上、下端与顶盖骨架4和车架5焊接固定,所述的前围骨架1的两侧与左、右侧围骨架2、3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围骨架位于左、右侧围骨架2、3的后端并分别与左、右侧围骨架2、3、顶盖骨架4和车架5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立柱6为单面弧结构,所述的第一立柱6其在车身长度方向为竖直的结构,所述的第一立柱6在车身宽度方向保持有向车身中部弯曲的弧形a结构;所述的前围骨架1处焊接固定有前围蒙皮冲压件,所述的前围蒙皮冲压件设有向后延伸的加长部8。
[0014]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整体化框架结构技术车身采用封闭环结构,整个车身参与载荷,上下部结构形成一整体,在承受载荷时,使整个车身壳体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本结构设计的第一立柱6直接做成单面弧,即车身龙门弧,在制作第一立柱6时铁皮样板代替三维胎具大大降低了其制作的难度和成本,前围蒙皮冲压件的延长部,摒弃型钢或折板补焊工序,通过此新型立柱结构设计,降低了生产难度,简化了工艺又降低了成本。
[0015]本实用新型在冲床上安装方便,摒弃了原有的模柄结构;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正常生产;凸模、凹模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更换,且凹模为四道钢口,可多次使用;若制作两套比和高度一致的模具,可在一台冲床上实现组合冲孔工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主权项】
1.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包括前围骨架(1),左、右侧围骨架(2)、(3),后围骨架,顶盖骨架(4)和车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围骨架(1)上、下端与顶盖骨架(4)和车架(5)焊接固定,所述的前围骨架(1)的两侧与左、右侧围骨架(2)、(3)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围骨架位于左、右侧围骨架(2)、(3)的后端并分别与左、右侧围骨架(2)、(3)、顶盖骨架(4)和车架(5)焊接固定,第一立柱(6)为单面弧结构,第一立柱(6)其在车身长度方向为竖直的结构,第一立柱(6)在车身宽度方向保持有向车身中部弯曲的弧形a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围骨架(1),左、右侧围骨架(2)、(3),后围骨架,顶盖骨架(4)和车架(5)均由方钢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围骨架(1)处焊接固定有前围蒙皮冲压件,所述的前围蒙皮冲压件设有向后延伸的加长部(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架式车身用车门处结构,解决传统的第一立柱存在的工艺困难所需成本较高,不利于车门安装的问题,包括前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后围骨架,顶盖骨架和车架,前围骨架上、下端与顶盖骨架和车架焊接固定,所述的前围骨架的两侧与左、右侧围骨架固定连接,后围骨架位于左、右侧围骨架的后端并分别与左、右侧围骨架、顶盖骨架和车架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立柱为单面弧结构,所述的第一立柱其在车身长度方向为竖直的结构,所述的第一立柱在车身宽度方向保持有向车身中部弯曲的弧形a结构,本实用新型简化了骨架式车身车门处的钣金结构使得第一立柱的制作大大简化,节省了骨架式车身的制作成本,焊接过程中更容易确定位置尺寸。
【IPC分类】B62D23/00
【公开号】CN205113453
【申请号】CN201520893635
【发明人】祁芳, 杜瑞峰, 宋东虹
【申请人】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