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535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颗粒物料皮带输送衔接转送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物料以及粉尘占有相当比例的物料在长距离传输中需要通过多段皮带传输 转送,各段节点设有具有一定高度落差的物料衔接转送装置。众所周知,物料衔接转送装置 所在区域是强粉尘弥漫区域,物料沿落料筒下落时,颗粒及粉尘自身在相对高速气流冲击 和冲撞至下级输送皮带时都会产生严重的粉尘气流,空气污染严重,只有进行降尘技术处 理,如喷雾除尘、布袋除尘或加设回旋除尘通道等多种降尘、除尘技术手段,也起到了相当 积极的减尘效果。但现有技术方案还是没有从粉尘产生的根本原因,即物料高势能变强动 能转化是导致增强相对气流冲击、冲撞引起的严重粉尘团的主要原因,而且下落物料对下 级输送皮带所产生冲撞破坏力,会严重影响整套转送系统的正常运行,大大缩短了设备正 常运转周期;再者,导流槽与下级输送皮带间无论采用怎样的防泄漏结构,事实上都难以有 效的阻止强粉尘气流的泄漏,所以对粉尘和扬尘污染的治理还是难以达到理想要求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弱物料落料势能、减弱物料下落冲击作 用、减少粉尘产生量的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动力缓冲落料 皮带转送装置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该装置中 的落料筒内设置有由物料下落力量带动转动的拨轮。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拨轮最好设置于落料筒的中下部空间位置。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拨轮设置在落料筒的一弧形外凸空间处,且拨轮转轴 置于或接近置于外凸弧形空间侧的落料筒壁垂线处。在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落料筒下段是向下级输送皮带前行输送方向倾折的坡行 段,拨轮设置于坡行段与落料筒上段连接的空间中。本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技术方案是在皮带转送装置的主体结构基础上, 于落料筒内设置有无动力缓冲拨轮,物料落下时拨轮被撞击、推动,由该拨轮不断的对下落 物料产生一定阻碍以及在转动中将由轮片向下导引落料,从而使上输送皮带物料的高势能 被缓冲和削弱,动能转化量削减,落料筒中就不再会产生强粉尘气流,则使粉尘浓度大幅度 降低,这样在下级输送皮带与导流槽间的间隙处采用简单的防泄漏密封处理,就可以防止 粉尘气流的泄漏;另外,本结构由于减弱了落料对下级输送皮带缓冲床的冲击破坏作用,则 保证了整套转送装置能够长期的正常工作运转。

附图是本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的总装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其构造如图所示,皮带转送装 置的主体构造包括有上级输送皮带1、下级输送皮带2、连接上、下级输送皮带1、2落料通道 的落料筒3,导流槽4扣罩在下级输送皮带2上,导流槽4上设置有各种所需的附属部件,这 些附属部件通常有前后端口及中部的多道阻尘软帘5、雾化设备6或如布袋结构的除尘装 置7等等。本皮带转送装置的主要技术特点是落料筒3内设置有由落料力量带动转动的拨 轮8。该拨轮8的设置位置最好位于落料筒中下部空间位置。在附图结构中,拨轮8设置于 落料筒3的弧形外凸空间9处,该弧形外凸空间9的筒壁最好是与拨轮8外形相应的圆筒 形,拨轮转轴设置在或接近设置在弧形外凸空间9侧的落料筒壁垂线10位置,这样落料基 本作用在拨轮8 —侧的轮片上,这样可以使拨轮8无阻碍的在落料作用下转动,保证了物料 下落通道更为通畅。在本实施结构中,落料筒3下段是向下级输送皮带的前行输送方向倾 折的坡行段18,拨轮8设置于坡行段与落料筒3上段连接的空间中,落料经拨轮8至坡行 段,沿坡行筒壁滑落至下级输送皮带2上,这样就使落料对下级输送皮带2的冲击得到进一 步缓冲。
权利要求一种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中的落料筒(3)内设置有由物料下落力量带动转动的拨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拨轮设置于落料 筒的中下部空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拨轮设置在落料 筒的一弧形外凸空间(9)处,且拨轮转轴置于或接近置于外凸弧形空间侧的落料筒壁垂线 (10)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落料筒下段 是向下级输送皮带前行输送方向倾折的坡行段(18),拨轮(8)设置于坡行段与落料筒(3) 上段连接的空间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颗粒物料皮带输送衔接转送装置。为削弱落料势能、减小落料冲击,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缓冲落料皮带转送装置,皮带转送装置中的落料筒内设置有由落料力量带动转动的拨轮。本技术方案由落料筒内的拨轮缓冲和削弱了落料高势能量,从而降低动能,减少气流强度,落料时的粉尘气流浓度得到明显减弱,一方面能够用普通方法保证粉尘气流不外泄,还能使整套输送装置的工作更加稳定,正常运转周期得以延长。
文档编号B65G47/64GK201721961SQ2010201622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于清祥, 李卓君, 郭兴福 申请人:李卓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