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649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放线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线箱,包括形成放线箱的四个侧面框架的矩形框(1)、底板(2)、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4’)和门栓结构(5);各个矩形框(1)下端连接在底板(2)上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矩形框(1)通过该相邻的矩形框(1)之间的门栓结构(5)连接;矩形框(1)内布置有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其中第一侧板(4)的下端通过第一铰链(3)铰接在矩形框(1)的下部框梁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3’)与第二侧板(4’)的底端铰接。本发明提供的放线箱可分段打开侧板,方便取放物品,且堆放和搬运方便。
【专利说明】放线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线存储运输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放线箱。

【背景技术】
[0002]线束生产中经常采用铁箱来储存电线,但是在取用时并不方便,搬运不易。当箱体不使用时又不方便摆放,占用空间过大,浪费资源。摆放时,上面的箱体又容易发生位移,导致箱体摔落损坏,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线箱,该放线箱可以分段打开侧板,方便取放物品,且堆放和搬运方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线箱,包括形成所述放线箱的四个侧面框架的矩形框、底板、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门栓结构;各个所述矩形框下端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矩形框通过该相邻的所述矩形框之间的所述门栓结构连接;所述矩形框内布置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铰接在所述矩形框的下部框梁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铰接。
[0005]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挡块,所述矩形框的两侧侧梁上设置有挡架,所述挡块能够旋转放置到所述挡架的放置槽内以防止所述第二侧板转动。
[0006]优选地,所述门栓结构包括门栓座、旋转把手和固定挂钩;所述门栓座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矩形框中的一个的上端;所述门栓座两端有通孔,所述旋转把手的长杆部分贯穿所述通孔且能够旋转;所述固定挂钩固定在相的邻所述矩形框中的另一个的上端;所述旋转把手的弯曲部分能够通过旋转卡扣在所述固定挂钩上。
[0007]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矩形框的上端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铁片,所述铁片向所述放线箱外倾斜并与所述矩形框所在的平面成30°至45°。
[0008]优选地,所述铁片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0009]优选地,各个所述矩形框下端铰接在所述底板上。
[0010]本发明提供的放线箱采用了分段铰接的方式,使得这个箱体的四周侧面都可以分段打开或关闭,在实际运用中方便操作人员取放和操作。且放线箱的四周为框架结构,此种框架结构也可以在这个箱体不使用的时候折叠起来,不占用过多空间;只要在需要使用时取出并打开,再将四周侧面固定,便可以用来装载电线。
[0011]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放线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放线箱中的门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矩形框 2-底板
[0017]3-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
[0018]4-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
[0019]5-门栓结构51-门栓座
[0020]52-旋转把手53-固定挂钩
[0021]6-挡块7-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3]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线箱,包括形成所述放线箱的四个侧面框架的矩形框1、底板2、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4’和门栓结构5 ;各个所述矩形框I下端连接在所述底板2上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通过该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之间的所述门栓结构5连接;所述矩形框I内布置有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其中所述第一侧板4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3铰接在所述矩形框I的下部框梁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3’与所述第二侧板4’的底端铰接。
[0024]这样,采用此种分段铰接的方式,使得这个箱体的四周侧面都可以分段打开或关闭,在实际运用中方便操作人员取放和操作。且放线箱的四周为矩形框1,此种框架结构也可以在这个箱体不使用的时候折叠起来,不占用过多空间;只要在需要使用时取出并打开,再将四周侧面通过门栓结构5固定,便可以用来装载电线。
[0025]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在装载和搬运电线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因结构不稳发生滑动使得这个箱体的基本结构不规则甚至散架,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4’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挡块6,所述矩形框I的两侧侧梁上设置有挡架,所述挡块6能够旋转放置到所述挡架的放置槽内以防止所述第二侧板4’转动。
[0026]采取这种挡块与挡架的结构,当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展开时,将所述挡块6调整为横向,便可以挡在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的前方,防止其滑动;当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闭合时,只需将横向的挡块6调节为纵向,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由于重力作用就可向下滑动闭合。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只在第二侧板4’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挡块6,也可以在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的两侧均设置所述挡块6,这样箱体的基本框架稳定效果更佳。
[0028]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固定和拆卸所述矩形框I时更快捷方便,可在任意两个所述矩形框I接触部位安装门栓结构,同时为了简化所述门栓结构5,参见图2,优选地,所述门栓结构5包括门栓座51、旋转把手52和固定挂钩53 ;所述门栓座51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中的一个的上端;所述门栓座51两端有通孔,所述旋转把手52的长杆部分贯穿所述通孔且能够旋转;所述固定挂钩53固定在相的邻所述矩形框I中的另一个的上端;所述旋转把手52的弯曲部分能够通过旋转卡扣在所述固定挂钩53上。
[0029]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多个放线箱叠放时可以挡住上箱体的底部,防止上面的箱体摔落,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的上端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铁片7,所述铁片7向所述放线箱外倾斜并与所述矩形框I所在的平面成30°至45°。这样,当多个放线箱叠放时,上面放线箱的四个底角正好可以放置在下面放线箱的四个顶角处,由于铁片7的阻挡和限位作用,使上方的放线箱不易发生位移,造成安全事故。
[0030]本实施方式中,当放线箱装载较多电线时过重,人工搬运不可行,此时需运用机械起吊搬运,为了方便吊机的挂钩钩住所述放线箱,优选地,所述铁片7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这样,吊机挂钩便可以钩住所述通孔进行起吊搬运作业。
[0031]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展开和收起所述矩形框1,优选地,各个所述矩形框I下端铰接在所述底板2上。采用这种方式,通过绕二者铰接处旋转便可以达到展开和收起整个箱体的效果。
[003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4]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放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所述放线箱的四个侧面框架的矩形框(I)、底板(2)、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4’ )和门栓结构(5); 各个所述矩形框(I)下端连接在所述底板(2)上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通过该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之间的所述门栓结构(5)连接; 所述矩形框(I)内布置有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4’),其中所述第一侧板(4)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3)铰接在所述矩形框(I)的下部框梁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3’ )与所述第二侧板(4’ )的底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4’)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挡块¢),所述矩形框(I)的两侧侧梁上设置有挡架,所述挡块(6)能够旋转放置到所述挡架的放置槽内以防止所述第二侧板(4’ )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栓结构(5)包括门栓座(51)、旋转把手(52)和固定挂钩(53); 所述门栓座(51)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中的一个的上端; 所述门栓座(51)两端有通孔,所述旋转把手(52)的长杆部分贯穿所述通孔且能够旋转; 所述固定挂钩(53)固定在相的邻所述矩形框(I)中的另一个的上端; 所述旋转把手(52)的弯曲部分能够通过旋转卡扣在所述固定挂钩(5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矩形框(I)的上端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铁片(7),所述铁片(7)向所述放线箱外倾斜并与所述矩形框(I)所在的平面成30。至 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片(J)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箱,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矩形框(I)下端铰接在所述底板⑵上。
【文档编号】B65D6/18GK104192396SQ20141041798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嵇瑞楠 申请人:芜湖卓越线束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