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输送装置和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50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车辆输送装置和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输送装置和一种具有该车辆输送装置的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多用链板输送装置输送待检测车辆,但链板输送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现场安装时,需要在检测场地的地面上挖一个沟槽,将车辆输送装置安装在沟槽内,以减小输送装置凸出地面的高度,从而使待检测车辆可以行驶到输送装置上,由输送装置带动车辆通过检测区域进行扫描检查。但在现场挖沟槽的工作量大,导致输送装置安装工期长,且由于部分场地地下铺设有管道、电缆等设施,不能挖沟槽,导致输送装置不能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包括上述车辆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车辆输送装置,用于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包括:轨道支架,所述轨道支架沿运输方向延伸;输送辊组,所述输送辊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主动辊和连接各所述主动辊的传动机构,每个主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轨道支架能够转动地连接,且各主动辊垂直运输方向,所述各主动辊能够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下同步转动;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或至少一个所述主动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各所述主动辊正转和反转;载车板,位于所述主动辊上方并与若干所述主动辊抵触配合,所述载车板能够在所述主动辊带动下沿所述轨道支架往复运动。

本方案在轨道支架上沿水平方向安装单排主动辊,主动辊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载车板位于主动辊上方,开始检查车辆时,载车板位于轨道支架的第一端,驾驶员将车辆驾驶到载车板上,驻车后离开车辆,此时驱动装置开始工作,使主动辊正转,带动载车板由轨道支架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以使车辆随载车板通过检测区域,完成扫描。载车板到达轨道支架第二端后,驱动装置停止,此时驾驶员上车将车辆驶离载车板,接着驱动装置带动主动辊反转,使载车板反向移动,载车板由轨道支架第二端回到第一端,然后驱动装置停止,以准备输送下一辆车辆进行扫描检查。本方案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采用单排辊子带动载车板平移的输送方式,输送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小,输送装置安装时不需要在地面挖沟槽,直接安装到地面上即可,减小输送装置安装的工作量,可缩短工期,且安装输送装置不会受地下电缆、管道等设施的影响,提升了车辆输送装置的通用性。并且,通过辊子带动载车板平移来输送车辆,输送车辆的过程平稳,从而可保证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的扫描成像的效果良好。

其中,载车板选用射线易穿过的材质制造,通常载车板选用铝板。在此基础上,为防止主动辊和载车板传动打滑,可在主动辊和/或载车板的下表面上设置防滑印花或细槽等防滑结构,以提升传动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车辆输送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条,所述多个主动辊通过传动链条连接。

这样设计传动机构简单,传动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运输辊组还包括多个从动辊,所述多个主动辊间隔设置,所述从动辊安装在相邻两所述主动辊之间并与所述轨道支架能够转动地连接,且所述从动辊的顶部与所述主动辊的顶部平齐;其中,所述从动辊的直径和/或长度小于所述主动辊。

本方案将主动辊间隔设置,并在相邻两主动辊间设置尺寸较小的从动辊,这样可减小产品的成本,从动辊只需要与轨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不需要传动机构连接,简化了产品传动机构的复杂程度,从而可降低产品的装配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轨道支架包括左轨道架和右轨道架,所述左轨道架和所述右轨道架分别沿运输方向延伸且在垂直于运输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左轨道架和所述右轨道架上分别安装有所述运输辊组。

本方案将车辆输送装置分成间隔设置的左、右两个组成部,两个组成部分别用于承载待检测车辆的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这样设计减小了辊子的长度,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辊子长度减小后承重能力增强,不易弯曲损坏,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载车板包括左子板和右子板,所述左子板与所述左轨道架上的输送辊组配合,以使所述左轨道架上的所述主动辊能够带动所述左子板运动,所述右子板与所述右轨道架上的输送辊组配合,以使所述右轨道架上的所述主动辊能够带动所述右子板运动。

本方案在左轨道架和右轨道架上分别设置左子板和右子板,这样设计减小了载车板的宽度,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轴组件,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若干垂直于运输方向设置的横轴和连接在相邻两所述横轴之间且沿运输方向设置的若干纵轴,所述纵轴和所述横轴间设有齿轮传动结构,以使所述若干横轴能够在所述若干纵轴带动下同步且同向转动;其中,每个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轨道架中的一个所述主动辊和所述右轨道架中的一个主动辊连接,以使横轴能够带动左右两侧的主动辊同步且同向转动。

本方案通过传动轴组件将驱动装置提供的扭矩分散到整个输送装置上,提升输送装置动力分布的均匀性,避免输送装置远离驱动装置的位置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相连接的所述纵轴和所述横轴上设有相啮合的锥齿轮。

本方案在纵轴和横轴上设置相配合的锥齿轮,以实现相垂直的两轴间的传动,这样设计纵轴和横轴间的传动结构简单可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辆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子输送部、第二子输送部和所述载车板,所述第一子输送部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均具有轨道支架、输送辊组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子输送部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沿运输方向一字排列,且所述第一子输送部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间具有供射线穿过的缝隙,所述载车板能够在所述第一子输送部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相远离的两端间往复运动。

本方案中,车辆输送装置在运输方向上分为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间设置,使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间形成供射线穿过的缝隙,避免射线扫描到车辆输送装置,从而提高扫描图像的质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靠近所述缝隙的一端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的水平探测装置的避空槽,两个所述轨道支架在所述避空槽的上方分别安装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的顶部与所述主动辊的顶部平齐。

本方案中,两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相靠近的一端设有避空槽,避空槽用于容纳水平探测装置,使得水平探测装置安装时不需要在地面挖沟槽,直接安装到避空槽下方地面上即可。其中,由于轨道支架在避空槽上方的部分高度较小,因此安装在此位置的过渡辊的直径也要做的较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能够正转和反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辆输送装置还包括:手动开关,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机开始转动。

本方案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还包括手动开关,开始检查车辆时,载车板位于轨道支架的第一端,驾驶员将车辆驾驶到载车板上,驻车后离开车辆,此时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动开关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通过工人控制手动开关启动车辆输送装置的设计提升了扫描系统的安全性,保证驾驶员离开车辆后,车辆输送装置再开始运作,避免驾驶员受到辐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相远离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载车板是否已到达极限位置,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在载车板到达极限位置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载车板到达极限位置(即述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后端或所述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前端)后,若电机继续工作,不但浪费能源,运输辊组还可能卡死,导致传动机构或电机损坏,为此本方案在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后端和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前端安装第一位置检测装置,载车板到达极限位置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两个轨道支架上距所述两个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预设距离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载车板与极限位置的距离是否已达到预设距离,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在载车板与极限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电机降低转速。

本方案在两轨道支架的极限位置前一定距离安装第二位置检测装置,载车板到达该位置时,第二位置检测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减小转速,从而降低载车板的运动速度,以减小载车板到达极限位置时对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和轨道支架的冲击力,防止第一位置检测装置、轨道支架边缘以及载车板自身受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辆输送装置由所述第一子输送部的前端向所述第二子输送部的后端输送车辆,所述第二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的前端设有第三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三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三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已离开所述载车板,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在车辆离开所述载车板后控制所述电机反向转动。

本方案在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前端安装了第三位置监测装置,车辆随载车板完成扫描后到达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前端,接着驾驶员上车将车辆驶离载车板,此时第三位置监测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反转,从而带动主动辊反转,使载车板反向移动,回到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后端,以准备输送下一辆车辆进行扫描检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为行程开关,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三位置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辆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坡道板,所述两个坡道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子输送部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的前端,两坡道板的坡顶所处高度与所述载车板的顶部平齐,且所述两个坡道板坡顶所在的一侧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子输送部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子输送部的前端。

在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后端和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前端安装坡道板方便驾驶员将车辆驶到车辆输送装置上或驶离车辆输送装置。优选地,每块坡道板包括两子板,两子板的位置分别对应车辆的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这样设计减小了坡道板的宽度,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包括:辐射源,水平探测装置、两个竖直探测装置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所述辐射源安装在所述车辆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水平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辆输送装置中轨道支架的底部并与所述辐射源相对,所述两个竖直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轨道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水平探测装置和所述两个竖直探测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辐射源发射的射线束。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因此该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第二子输送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车辆输送装置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轨道支架,101左轨道架,102右轨道架,2主动辊,3驱动装置,4载车板,401左子板,402右子板,5横轴,6纵轴,7齿轮箱,8坡道板,9从动辊,10过渡辊,11缝隙,12避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输送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车辆输送装置,用于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包括:轨道支架1、输送辊组、驱动装置3和载车板4,轨道支架1沿运输方向延伸,输送辊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主动辊2和连接各主动辊2的传动机构,每个主动辊2的两端分别与轨道支架1能够转动地连接,且各主动辊2垂直运输方向,各主动辊2能够在传动机构带动下同步转动,驱动装置3与传动机构或至少一个主动辊2连接,驱动装置3能够带动各主动辊2正转和反转,载车板4位于主动辊2上方并与若干主动辊2抵触配合,载车板4能够在主动辊2带动下沿轨道支架1往复运动。

本方案在轨道支架1上沿水平方向安装单排主动辊2,主动辊2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载车板4位于主动辊2上方,开始检查车辆时,载车板4位于轨道支架1的第一端,驾驶员将车辆驾驶到载车板4上,驻车后离开车辆,此时驱动装置3开始工作,使主动辊2正转,带动载车板4由轨道支架1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以使车辆随载车板4通过检测区域,完成扫描。载车板4到达轨道支架1第二端后,驱动装置3停止,此时驾驶员上车将车辆驶离载车板4,接着驱动装置3带动主动辊2反转,使载车板4反向移动,载车板4由轨道支架1第二端回到第一端,然后驱动装置3停止,以准备输送下一辆车辆进行扫描检查。本方案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采用单排辊子带动载车板4平移的输送方式,输送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小,输送装置安装时不需要在地面挖沟槽,直接安装到地面上即可,减小输送装置安装的工作量,可缩短工期,且安装输送装置不会受地下电缆、管道等设施的影响,提升了车辆输送装置的通用性。并且,通过辊子带动载车板4平移来输送车辆,输送车辆的过程平稳,从而可保证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的扫描成像的效果良好。

其中,载车板4选用射线易穿过的材质制造,通常载车板4选用铝板。在此基础上,为防止主动辊2和载车板4传动打滑,可在主动辊2和/或载车板4的下表面上设置防滑印花或细槽等防滑结构,以提升传动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车辆输送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条,多个主动辊2通过传动链条连接。

这样设计传动机构简单,传动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运输辊组还包括多个从动辊9,多个主动辊2间隔设置,从动辊9安装在相邻两主动辊2之间并与轨道支架1能够转动地连接,且从动辊9的顶部与主动辊2的顶部平齐;其中,从动辊9的直径和/或长度小于主动辊2。

本方案将主动辊2间隔设置,并在相邻两主动辊2间设置尺寸较小的从动辊9,这样可减小产品的成本,从动辊9只需要与轨道支架1可转动地连接,不需要传动机构连接,简化了产品传动机构的复杂程度,从而可降低产品的装配难度。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轨道支架1包括左轨道架101和右轨道架102,左轨道架101和右轨道架102分别沿运输方向延伸且在垂直于运输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左轨道架101和右轨道架102上分别安装有运输辊组。

本方案将车辆输送装置分成间隔设置的左、右两个组成部,两个组成部分别用于承载待检测车辆的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这样设计减小了辊子的长度,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辊子长度减小后承重能力增强,不易弯曲损坏,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载车板4包括左子板401和右子板402,左子板401与左轨道架101上的输送辊组配合,以使左轨道架101上的主动辊2能够带动左子板401运动,右子板402与右轨道架102上的输送辊组配合,以使右轨道架102上的主动辊2能够带动右子板402运动。

本方案在左轨道架101和右轨道架102上分别设置左子板401和右子板402,这样设计减小了载车板4的宽度,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轴组件,传动轴组件包括若干垂直于运输方向设置的横轴5和连接在相邻两横轴5之间且沿运输方向设置的若干纵轴6,纵轴6和横轴5间设有齿轮传动结构,以使若干横轴5能够在若干纵轴6带动下同步且同向转动;其中,每个横轴5的两端分别与左轨道架101中的一个主动辊2和右轨道架102中的一个主动辊2连接,以使横轴5能够带动左右两侧的主动辊2同步且同向转动。

本方案通过传动轴组件将驱动装置3提供的扭矩分散到整个输送装置上,提升输送装置动力分布的均匀性,避免输送装置远离驱动装置3的位置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

具体地,横轴5的两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辊2连接,相连接的纵轴6和横轴5间设有齿轮箱7,纵轴6和横轴5位于齿轮箱7内的部分上设有相啮合的锥齿轮。

本方案在纵轴6和横轴5上设置相配合的锥齿轮,以实现相垂直的两轴间的传动,这样设计纵轴6和横轴5间的传动结构简单可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车辆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子输送部、第二子输送部和载车板4,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均具有轨道支架1、输送辊组和驱动装置3,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沿运输方向一字排列,且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间具有供射线穿过的缝隙11,载车板4能够在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相远离的两端间往复运动。

本方案中,车辆输送装置在运输方向上分为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间设置,使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间形成供射线穿过的缝隙11,避免射线扫描到车辆输送装置,从而提高扫描图像的质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1和第二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1靠近缝隙11的一端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的水平探测装置的避空槽12,两个轨道支架1在避空槽12的上方分别安装有过渡辊10,过渡辊10的顶部与主动辊2的顶部平齐。

本方案中,两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1相靠近的一端设有避空槽12,避空槽12用于容纳水平探测装置,使得水平探测装置安装时不需要在地面挖沟槽,直接安装到避空槽12下方地面上即可。其中,由于轨道支架1在避空槽12上方的部分高度较小,因此安装在此位置的过渡辊10的直径也要做的较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电机能够正转和反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装置3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车辆输送装置还包括:手动开关,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开始转动。

本方案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还包括手动开关,开始检查车辆时,载车板4位于轨道支架1的第一端,驾驶员将车辆驾驶到载车板4上,驻车后离开车辆,此时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动开关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3开始工作,通过工人控制手动开关启动车辆输送装置的设计提升了扫描系统的安全性,保证驾驶员离开车辆后,车辆输送装置再开始运作,避免驾驶员受到辐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1和第二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1相远离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载车板4是否已到达极限位置,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在载车板4到达极限位置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载车板4到达极限位置(即述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后端或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的前端)后,若电机继续工作,不但浪费能源,运输辊组还可能卡死,导致传动机构或电机损坏,为此本方案在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后端和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前端安装第一位置检测装置,载车板4到达极限位置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轨道支架1上距两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预设距离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载车板4与极限位置的距离是否已达到预设距离,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在载车板4与极限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控制电机降低转速。

本方案在两轨道支架1的极限位置前一定距离安装第二位置检测装置,载车板4到达该位置时,第二位置检测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减小转速,从而降低载车板4的运动速度,以减小载车板4到达极限位置时对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和轨道支架1的冲击力,防止第一位置检测装置、轨道支架1边缘以及载车板4自身受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车辆输送装置由第一子输送部的前端向第二子输送部的后端输送车辆,第二子输送部的轨道支架1的前端设有第三位置检测装置,第三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三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已离开载车板4,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在车辆离开载车板4后控制电机反向转动。

本方案在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前端安装了第三位置监测装置,车辆随载车板4完成扫描后到达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前端,接着驾驶员上车将车辆驶离载车板4,此时第三位置监测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反转,从而带动主动辊2反转,使载车板4反向移动,回到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后端,以准备输送下一辆车辆进行扫描检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为行程开关,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第三位置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车辆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坡道板8,两个坡道板8分别安装在第一子输送部的后端和第二子输送部的前端,两坡道板8的坡顶所处高度与载车板4的顶部平齐,且两个坡道板8坡顶所在的一侧分别靠近第一子输送部的后端和第二子输送部的前端。

在第一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后端和第二子输送部轨道支架1的前端安装坡道板8方便驾驶员将车辆驶到车辆输送装置上或驶离车辆输送装置。优选地,每块坡道板8包括两子板,两子板的位置分别对应车辆的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这样设计减小了坡道板8的宽度,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包括:辐射源,水平探测装置、两个竖直探测装置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所述辐射源安装在所述车辆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水平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辆输送装置中轨道支架的底部并与所述辐射源相对,所述两个竖直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轨道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水平探测装置和所述两个竖直探测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辐射源发射的射线束。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因此该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输送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