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0482发布日期:2018-12-05 19:24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溜槽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矿山、煤炭等领域的散装物料输送中,溜槽是重要的物料转载设备,用于连接上下游设备,将上游物料顺利转载到下游设备上。

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非标设备会产生各种无法避免的误差,特别是溜槽和与溜槽相连接的非标件出现的误差会更大,这些误差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最终导致溜槽的实际安装位置与下游设备衔接处出现了几十毫米的偏差,从而导致进入到下游设备的物料落料点出现了偏差。对于给料位置对中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例如皮带机、振动筛等),这种偏差会使得设备偏载,从而导致下游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例如皮带机跑偏,振动筛偏振等)。此外,由于现场实际供矿条件的变化(例如矿石粒度和处理量等的变化)导致设计的落料点与实际不符,这同样会影响下游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使因设计、制造、运输和安装等原因产生的误差导致落料点偏移,能够通过溜槽来校正落料点,从而保证下游设备的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包括具有垂向通道的溜槽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溜槽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排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孔;

在所述溜槽壳体的所述侧壁的外侧面一定间距处固定有一个水平布置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一排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孔;

在所述溜槽壳体的侧壁上插设有一排导料棒,所述导料棒的头端穿过所述定位板上的第二孔再穿过所述溜槽壳体的侧壁上的第一孔而伸入所述溜槽壳体的垂向通道内。

所述的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其中:所述导料棒的尾端弯曲而形成把手。

所述的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其中:所述定位板是角钢的其中一侧边,角钢的另一侧边与所述外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其中:在所述定位板对应于每个第二孔的位置处焊接有一个螺母,螺母中穿入一个顶杆螺栓,所述顶杆螺栓的顶端能够顶住所述导料棒。

所述的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其中:在所述溜槽壳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上都插设有所述导料棒。

所述的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其中:仅在所述溜槽壳体的一个侧壁上插设有所述导料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调整导料棒的插入深度,能够调整溜槽的落料位置。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溜槽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溜槽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溜槽的调整前与调整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溜槽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溜槽壳体1;第一孔11;角钢2;定位板21;第二孔22;导料棒3;螺母41;顶杆螺栓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落料位置可控的溜槽,包括具有垂向通道的溜槽壳体1,其中:

所述溜槽壳体1的相对两侧壁上各设有一排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孔11;

所述溜槽壳体1的相对两侧壁的外侧面上还各固定有一个水平布置的角钢2,角钢2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形成定位板21,另一侧边与所述溜槽壳体1的外侧面焊接连接,定位板21与所述溜槽壳体1的外侧面形成一定间距,并且在所述定位板21上设有一排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孔22;

在所述溜槽壳体1的相对两侧壁上各插设有一排导料棒3,所述导料棒3的头端穿过所述定位板21上的第二孔22再穿过所述溜槽壳体1的侧壁上的第一孔11而伸入所述溜槽壳体1的垂向通道内,所述导料棒3的尾端弯曲而形成把手,一方面便于调整导料棒3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导料棒3落入溜槽壳体1的垂向通道内。

在所述定位板21对应于每个第二孔22的下方位置处焊接有一个螺母41,每个螺母41上向上穿入一个顶杆螺栓42,所述顶杆螺栓42的顶端能够顶住所述导料棒3,从而固定住所述导料棒3的插入深度。当然,采用螺母41与顶杆螺栓42来固定导料棒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实际上也可以采用捆扎固定、螺纹固定、卡扣固定、插销固定等方式来实现。

如图4所示,在溜槽调整前,由于设计、制造或安装的误差,导致物料的落点发生了向左的偏移;此时,如图5所示,将左侧的导料棒3的向内插入,此时物料会在左侧的导料棒3的头端处堆积,使后来的物料先与堆积的物料发生碰撞,再反弹向溜槽的中部位置下落,避免了物料落点的偏移。而且,通过调整导料棒3的插入深度,可以相应改变物料最终的下落落点,使得落点可以被精确调整。

再如图6所示,当溜槽的物料仅发生一个方向的偏差时,可以仅在溜槽壳体1的一个侧壁位置设置所述的角钢2、导料棒3、螺母41以及顶杆螺栓42。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