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模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30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模脱模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模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产品生产中,产品成形后的脱模过程多采用顶出机构进行顶出脱模,容易在开模时发生胶件整体粘在前模腔内的现象,即发生粘前模,粘模需要对产品进行二次重压,会导致模芯压损不良,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模脱模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注塑产品开模过程中避免粘前模现象的发生,从而无需对产品进行二次重压,避免模芯压损。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模脱模结构,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在所述前模板与后模板之间嵌有用于容纳注塑产品的模芯;在所述前模板内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模芯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朝下,形成用于供所述注塑产品脱模的脱模面;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脱模面垂直的盲孔,在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和顶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盲孔的底部,另一端抵住所述顶杆;在所述盲孔的开口处设有环状卡台,在所述顶杆上与所述弹簧接触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环状卡台匹配的凸台,令所述顶杆的端部能伸出至所述盲孔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盲孔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中间位置。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前模上用于嵌入所述模芯的容纳槽底部设置有盲孔,且在盲孔上设有弹簧和顶杆,在开模过程中,前模板脱离后模板后,注塑产品随前模板移动,开模后顶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弹出,辅助注塑产品顺利脱离前模板,然后再完成顶出脱模动作让产品顺利脱离后模,达到生产安全稳定有效避免产品二次重压、模芯压损的目的。本结构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生产安全而且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图2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注塑产品成形后的脱模过程多采用顶出机构进行顶出脱模,容易在开模时发生胶件整体粘在前模腔内的现象,粘模需要对产品进行二次重压,会导致模芯压损不良。

请参见图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模脱模结构,该前模脱模结构包括前模板10和后模板20,在前模板10与后模板20之间嵌有用于容纳注塑产品60的模芯30。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于,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现代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在前模板10内开设有用于嵌入模芯30的容纳槽11,容纳槽11的开口朝下,形成用于供注塑产品60脱模的脱模面。在容纳槽11的底部开设有与脱模面垂直的盲孔12,盲孔12位于容纳槽11的中间位置。

请参见图3,在盲孔12内设有弹簧40和顶杆50。弹簧40的一端固定于盲孔12的底部,另一端抵住顶杆50。在盲孔12的开口处设有环状卡台121,在顶杆50上与弹簧40接触的端面上设有与环状卡台121匹配的凸台51,令顶杆50的端部能伸出至盲孔12的外部,并且不脱离盲孔12。

上述前模脱模结构采用的模具选定为细水口模架结构,在开模过程中,前模板10脱离后模板20后,注塑产品60随前模板10移动,开模后顶杆50在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向下弹出,辅助注塑产品60顺利脱离前模板10,然后再完成顶出脱模动作让产品顺利脱离后模板20,达到生产安全稳定有效避免产品二次重压、模芯压损的目的。本结构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生产安全而且稳定。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