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224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的节能电力辅机,特别是一种锅炉连定排余 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及火力发电站都设有连续排污系统。通常,工业锅炉的排污率在
7%-10%之间,电站锅炉的排污率在1%-3%。排污水呈饱和状态,含有大量的热 能。常用的连排扩容器回收热量可以通过闪蒸作用回收一部份热能和工质, 但连排扩容器无法将排污水冷却到IO(TC以下(通常为105-110°C),而且排 污水直接排入地沟,因此回收的热量十分有限,有的甚至直接将闪蒸汽排向 大气,造成热能源浪费严重,给地球生态带来废汽、废热、废水、噪音等污 染。连排扩容器属压力容器,体积庞大,系统复杂,危险性、故障率都比较 高。直到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解决连定排扩容器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收换 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危险性小、操作性能简单、环保节能的锅炉连定排 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是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立式或卧式结构的壳体, 在壳体上设有排汽接口、排污水进口和出口、换热介质冷却水进出口和放净 口,在壳体内设有若干级串联或并联的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壳体,
在换热壳体内设有若干排污水管,排污水管之间为换热介质冷却水通道,在 排污水管上设有若干水雾化板与/或挡水折流板;所述的水雾化板包括雾化板 体,在雾化板体上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的挡水折流板包括折流板体,折流 板体的一侧部设有导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 现。以上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壳体内所设的换 热器为2-7级,采用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
现。以上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所串联连接的2-7
级换热器分别采用带水雾化板的换热器和带挡水折流板的换热器,且二者呈 间隔交替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 现。以上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壳体底部 设有支撑壳体的支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 现。以上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每一级换热器均 设有分排污管和分排污阀,各分排污管均连接在总排污管上,总排污管上连 接设有总排污阀。这样,可以实现方便快捷地排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 现。以上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每一级换热器的 换热壳体上均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 现。以上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换热器内排污水 管上所设若干水雾化板呈自上而下均匀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
现。以上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换热器内排污水 管上所设若干挡水折流板呈自上而下均匀平行设置,且上下相邻两块挡水折 流板的导流通道呈左右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连排排汽通过排汽接口进入换热管中,连排排污水 通过排污水进口进入排污水管中,冷却水通过换热介质冷却水进口进入换热 管中,连排排汽直接与冷却水进行换热,过排污水则通过排污水管与冷却水 进行换热。通过换热器内排污水管上所设若干挡水折流板可以使冷却水折流, 从而延长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通过换热器内排污水管上所设若干水雾 化板一方面可以在连排排汽进入换热器及进行吸音,消除排汽噪音和排放压 力,从而实现连排排汽低噪音和接近常温常压排放;另一方面不仅可以延长 换热时间,而且可以将冷却水进行一定程度的雾化,增加冷却水的换热面积, 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以及经过进一步设计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其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方便,运行稳定,非压力容器使 用安全可靠;连定排废汽废水冷却水易于回收,可消除噪声,换热效率高, 节能效果明显,可替代锅炉传统的连排扩容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总排污阀和分排污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挡水折流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雾化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使本领域技 术人员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 3-4。 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它包括立式或卧式结构的壳体l,在壳体l上设有排汽接口 10、排污水进口9和出口 11、
换热介质冷却水进出口 8, 12和放净口 3,在壳体1内设有若干级串联或并联 的换热器2,所述的换热器2包括换热壳体,在换热壳体内设有若干排污水管 17,排污水管17之间为换热介质冷却水通道,在排污水管17上设有若干水 雾化板6或挡水折流板5;所述的水雾化板6包括雾化板体,在雾化板体上设 有若干过水孔18;所述的挡水折流板5包括折流板体,折流板体的一侧部设 有导流通道7。
实施例2。参照图1、 3-4。 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它包括立式 或卧式结构的壳体l,在壳体l上设有排汽接口 10、排污水进口9和出口 11、 换热介质冷却水进出口 8, 12和放净口 3,在壳体1内设有若干级串联或并联 的换热器2,所述的换热器2包括换热壳体,在换热壳体内设有若干排污水管 17,排污水管17之间为换热介质冷却水通道,在排污水管17上设有若干水 雾化板6与挡水折流板5;所述的水雾化板6包括雾化板体,在雾化板体上设 有若干过水孔18;所述的挡水折流板5包括折流板体,折流板体的一侧部设 有导流通道7。
实施例3。实施例1或2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壳体1内所 设的换热器2为2级,采用串联连接。
实施例4。实施例1或2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壳体1内所 设的换热器2为7级,采用串联连接。
实施例5。实施例1或2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壳体1内所 设的换热器2为4级,采用串联连接。
实施例6。实施例1或2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壳体1内所 设的换热器2为5级,采用串联连接。
实施例7。实施例3或4或5或6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所 串联连接的级换热器2分别采用带水雾化板6的换热器2和带挡水折流板5
的换热器2,且二者呈间隔交替设置。
实施例8。实施例l-7任何一项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 的壳体1底部设有支撑壳体的支座4。
实施例9。参照图l-4。实施例卜8任何一项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 装置中,每一级换热器2均设有分排污管和分排污阀14,各分排污管均连接 在总排污管15上,总排污管15上连接设有总排污阀16。
实施例IO。实施例l-9任何一项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每 一级换热器2的换热壳体上均设有保温层13。
实施例11。实施例1-IO任何一项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换 热器2内排污水管17上所设若干水雾化板6呈自上而下均匀平行设置。
实施例12。实施例1-11任何一项所述的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中,换 热器2内排污水管17上所设若干挡水折流板5呈自上而下均匀平行设置,且 上下相邻两块挡水折流板5的导流通道7呈左右交错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式或卧式结构的壳体(1),在壳体(1)上设有排汽接口(10)、排污水进口(9)和出口(11)、换热介质冷却水进出口(8,12)和放净口(3),在壳体(1)内设有若干级串联或并联的换热器(2),所述的换热器(2)包括换热壳体,在换热壳体内设有若干排污水管(17),排污水管(17)之间为换热介质冷却水通道,在排污水管(17)上设有若干水雾化板(6)与/或挡水折流板(5);所述的水雾化板(6)包括雾化板体,在雾化板体上设有若干过水孔(18);所述的挡水折流板(5)包括折流板体,折流板体的一侧部设有导流通道(7)。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 体(1)内所设的换热器(2)为2-7级,采用串联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串联连接的2-7级换热器(2)分别采用带水雾化板(6)的换热器(2) 和带挡水折流板(5)的换热器(2),且二者呈间隔交替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壳体(1)底部设有支撑壳体的支座(4)。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 一级换热器(2)均设有分排污管和分排污阀(14),各分排污管均连接 在总排污管(15)上,总排污管(15)上连接设有总排污阀(16)。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 一级换热器(2)的换热壳体上均设有保温层(13)。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换 热器(2)内排污水管(17)上所设若干水雾化板(6)呈自上而下均匀 平行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器(2)内排污水管(17)上所设若干挡水折流板(5)呈自上而下均 匀平行设置,且上下相邻两块挡水折流板(5)的导流通道(7)呈左右 交错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炉连定排余热回收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立式或卧式结构的壳体,在壳体上设有排汽接口、排污水进口和出口、换热介质冷却水进出口和放净口,在壳体内设有若干级串联或并联的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壳体,在换热壳体内设有若干排污水管,排污水管之间为换热介质冷却水通道,在排污水管上设有若干水雾化板与/或挡水折流板;所述的水雾化板包括雾化板体,在雾化板体上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的挡水折流板包括折流板体,折流板体的一侧部设有导流通道。其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方便,运行稳定,非压力容器使用安全可靠;连排废汽废水冷却水易于回收,可消除噪声,换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可替代锅炉传统的连定排扩容器。
文档编号F22B37/00GK201177253SQ20082003249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6日
发明者何乃昌 申请人:何乃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