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3681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厂筒体在正常工作生产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如果不加以利用的话,则会白白丧失,因此,通常会采用集热器来对筒体的热量进行收集;目前传统集热器通用180°结构覆盖,筒体辐射热不能充分吸收,大大浪费高品位余热,产能低、效率低,相对投资收益对比成本投入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包括圆弧状的集热器、换热器和冷却水池,所述集热器包覆于筒体外周侧,所述集热器的圆周角度为240°,集热器上设有换热管、以及设于所述换热管上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所述进水管口与所述冷却水池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口与所述换热器相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冷却水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结构简单,采用0°全覆盖筒体,对筒体辐射热区进行最大限度的回收余热,产能效率高,并对余热加以利用,使回收的余热可采暖、制冷及发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热器包括外层保护板、中层保温层和内层集热板,所述中层保温层与所述内层集热板之间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集热板由横向换热层和纵向换热层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热板上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横向换热管和纵向换热管,所述横向换热管安装于所述横向换热层中,所述纵向换热管安装于所述纵向换热层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热器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工作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的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的纵向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的横向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包括圆弧状的集热器1、换热器2和冷却水池3,如图2中所示,集热器1包括外层保护板14、中层保温层15和内层集热板16,保护板14为金属材料制成,用于防止内层管道被损坏,保温层15为岩棉材料,可以起到保温的作业,防止筒体4散发的热量流失,中层保温层15与所内层集热板16之间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的监测余热的温度,集热器1包覆于筒体4外周侧,集热板16与筒体4之间任预留一定空隙,防止筒体4温度过高而对内层集热板16造成损坏;集热器1的圆周角度为240°,可以最大限度的对筒体辐射区域全部覆盖,最大回收可利用余热,且散热效果很好,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造成危险。

集热板16由横向换热层161和纵向换热层162组成,纵向换热层162设于最内层,集热器1上设有换热管11、以及设于换热管11上的进水管口12和出水管口13;如图3至图4中所示,换热管11包括横向换热管111和纵向换热管112,横向换热管111安装于横向换热层161中,纵向换热管112安装于纵向换热层162中,横向换热管111为蛇形换热管,纵向换热管112为蛇形换热管和“U”形换热管组合而成,通过横向换热管111和纵向换热管112的配合使用,能更好的吸收筒体4的余热。

进水管口12设于集热器1下方,这样冷却的除盐水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余热,再通过出水管口13将热水排出,出水管口13与换热器2相连,通过换热器2换热,可作为采暖、洗澡之用;换热器2后的除盐水,产生0.3MPa的蒸汽,引入余热锅炉汽包中,可用于提高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效果明显、效益可观,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通过余热锅炉汽包的除盐水再进入冷却水池3进行冷却,而后再进入进水管口12进行循环使用。

集热器1上设有固定支架17,固定支架17用于固定集热器1,固定支架17上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18,工作平台18可以使维修人员方便维修集热器1。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泥厂筒体辐射热回收系统,结构简单,采用240°全覆盖筒体,对筒体辐射热区进行最大限度的回收余热,产能效率高,并对余热加以利用,使回收的余热可采暖、制冷及发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