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3694发布日期:2020-09-23 00:1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水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水分离器用于工业含液系统中将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设备,在现有气液分离器设备中,主要采用重力式和循环式分离器,工作原理是依靠重力的不同将气体和液体分离。

现有的气水分离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利用了气体中介质之间的重力不同,使得分离器中的挡板迫使气体改变方向,并产生离心力从而分离出液体和气体,但是由于气体层中含有的水分不同,分离出来的气体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水气分离效果差,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分离箱体,其特征在于,分离箱体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支腿,分离箱体内设有两个竖直的隔板,两个隔板将分离箱体分隔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从左至右依次命名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口,第三腔室上部一侧设有出气口,第一腔室内设有竖直的分离筒,分离筒上端设有固定板,进气口位于固定板下方,分离筒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第一腔室内,分离筒外侧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板,分离筒内壁间隔设有若干水平的过滤网,第一腔室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腔室内设有竖直的冷却管,冷却管上端连有横向的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与分离筒顶部连通,第一通气管上设有第一抽气泵,冷却管下端穿出分离箱体底壁后连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上均连有u形管,u形管另一端上部设有开关阀,冷却管下部一侧连有l形的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另一端竖直向上且位于第三腔室内,第三腔室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吸水层,吸水层水平设置,出气口上设有第二抽气泵。

过滤网为无纺布层。

冷却管内设有若干交替排列的折流板,折流板使冷却管内形成蛇形排布的腔体。

吸水层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之间连接有若干竖直的气管,气管的上端与上层滤网固定连接,气管的下端与下层滤网固定连接,气管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气管、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变色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水气分离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水气分离的速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u形管的设置,使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端口处形成液封,防止待分离的气体在排水时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箱体;2-隔板;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三腔室;6-分离筒;7-固定板;8-螺旋导流板;9-过滤网;10-进气口;11-出气口;12-第一出水口;13-冷却管;14-第一通气管;15-第一抽气泵;16-第二出水口;17-u形管;18-开关阀;19-第二通气管;20-吸水层;21-第二抽气泵;22-折流板;23-上层滤网;24-下层滤网;25-气管;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分离箱体1,其特征在于,分离箱体1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支腿,分离箱体1内设有两个竖直的隔板2,两个隔板2将分离箱体1分隔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从左至右依次命名为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和第三腔室5,第一腔室3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口10,第三腔室5上部一侧设有出气口11;

第一腔室3内设有竖直的分离筒6,分离筒6上端设有固定板7,进气口10位于固定板7下方,分离筒6通过固定板7固定在第一腔室3内,分离筒6外侧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板8,螺旋导流板8用于气体离心运动分离出液体;

分离筒6内壁间隔设有若干水平的过滤网9,过滤网9为无纺布层;

第一腔室3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2,第二腔室4内设有竖直的冷却管13,冷却管13上端连有横向的第一通气管14,第一通气管14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7与分离筒6顶部连通,第一通气管14上设有第一抽气泵15,冷却管13下端穿出分离箱体1底壁后连有第二出水口16,第二出水口16和第一出水口12上均连有u形管17,用于形成液封,u形管17另一端上部设有开关阀18,冷却管13下部一侧连有l形的第二通气管19,第二通气管19另一端竖直向上且位于第三腔室5内,第三腔室5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吸水层20,吸水层20水平设置,出气口11上设有第二抽气泵21。

冷却管13内设有若干交替排列的折流板22,折流板22使冷却管13内形成蛇形排布的腔体,折流板22为金属材料支撑。

吸水层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滤网23和下层滤网24,上层滤网23和下层滤网24之间连接有若干竖直的气管25,气管25的上端与上层滤网23固定连接,气管25的下端与下层滤网24固定连接,气管25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气管25、上层滤网23和下层滤网2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变色硅胶。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待分离的气体经进气口10进入第一腔室3内,气体沿着螺旋导流板8从上到下旋转前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中的液体渐渐汇聚在第一腔室3的内壁上,经第一出水口12排出,第一抽气泵15工作,气体经过滤网9过滤吸除水分后进入冷却管13内,气体中剩余的水分与折流板22冷却,液化的液体经第二出水口16排出,第二抽气泵21工作,气体经吸水层20后从出气口11排出,待分离的气体经离心分离、冷却分离和吸除分离,分离效果好,第一抽气泵15和第二抽气泵21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离的速度。此外,u形管17的设置,使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16的端口处形成液封,防止待分离的气体在排水时溢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分离箱体(1),其特征在于,分离箱体(1)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支腿,分离箱体(1)内设有两个竖直的隔板(2),两个隔板(2)将分离箱体(1)分隔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从左至右依次命名为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和第三腔室(5),第一腔室(3)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口(10),第三腔室(5)上部一侧设有出气口(11),第一腔室(3)内设有竖直的分离筒(6),分离筒(6)上端设有固定板(7),进气口(10)位于固定板(7)下方,分离筒(6)通过固定板(7)固定在第一腔室(3)内,分离筒(6)外侧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板(8),分离筒(6)内壁间隔设有若干水平的过滤网(9),第一腔室(3)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2),第二腔室(4)内设有竖直的冷却管(13),冷却管(13)上端连有横向的第一通气管(14),第一通气管(14)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7)与分离筒(6)顶部连通,第一通气管(14)上设有第一抽气泵(15),冷却管(13)下端穿出分离箱体(1)底壁后连有第二出水口(16),第二出水口(16)和第一出水口(12)上均连有u形管(17),u形管(17)另一端上部设有开关阀(18),冷却管(13)下部一侧连有l形的第二通气管(19),第二通气管(19)另一端竖直向上且位于第三腔室(5)内,第三腔室(5)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吸水层(20),吸水层(20)水平设置,出气口(11)上设有第二抽气泵(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过滤网(9)为无纺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冷却管(13)内设有若干交替排列的折流板(22),折流板(22)使冷却管(13)内形成蛇形排布的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吸水层(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滤网(23)和下层滤网(24),上层滤网(23)和下层滤网(24)之间连接有若干竖直的气管(25),气管(25)的上端与上层滤网(23)固定连接,气管(25)的下端与下层滤网(24)固定连接,气管(25)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气管(25)、上层滤网(23)和下层滤网(2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变色硅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分离箱体,三个腔室从左至右依次命名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口,第三腔室上部一侧设有出气口,第一腔室内设有竖直的分离筒,分离筒外侧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板,冷却管上端连有横向的第一通气管,U形管另一端上部设有开关阀,冷却管下部一侧连有L形的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另一端竖直向上且位于第三腔室内,第三腔室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吸水层,出气口上设有第二抽气泵。本实用新型提高水气分离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水气分离的速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U形管的设置,使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端口处形成液封,防止待分离的气体在排水时溢出。

技术研发人员:宋朝霞;刘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安海洋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