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可变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753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长度可变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包括按进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稳压腔和与所述缓冲稳压腔相连通并将介质送入气缸的分管,所述缓冲稳压腔包括长气道和短气道,所述缓冲稳压腔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所述长气道和短气道的调节翻板;当发动机低转速运转时,气流进入长管道,进气平稳,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使整车在起动和爬坡时更加有力;当发动机高转速运转时,气流进入短管道,进气量加大,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功率,使整车在平稳路段能达到最快的速度。
【专利说明】长度可变进气歧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长度可变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0002]进气歧管位于节气门与引擎进气门之间,当空气进入节气门后,经过进行歧管缓冲后,空气流道就在此分歧并进入发动机进气道,进气歧管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与发动机的工作转速有着很大的联系,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有着重要影响。
[0003]在整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需要不同的转速来应对不同的路况,而不同的转速输出需要进气歧管提供不同的进气量,当低转速运转时,需要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使整车在起动和爬坡时更加有力;当高转速运转时,需要提高发动机高转速下的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的功率。现有技术中,安装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气流形式多是不便的,不能适用不同发动机转速工况下的要求。
[0004]因此,需要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进行改进,使其内部气流形式可满足不同的行驶工况,当低转速时进气平稳,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使整车在起动和爬坡时更加有力;当高转速时进气量加大,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功率,使整车在平稳路段能达到最快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内部气流形式可满足不同的行驶工况,当低转速时进气平稳,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使整车在起动和爬坡时更加有力;当高转速时进气量加大,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功率,使整车在平稳路段能达到最快的速度。
[0006]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包括按进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稳压腔和与所述缓冲稳压腔相连通并将介质送入气缸的分管,所述缓冲稳压腔包括长气道和短气道,所述缓冲稳压腔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所述长气道和短气道的调节翻板。
[0007]进一步,所述短气道重叠于所述长气道并构成所述长气道的一部分,所述调节翻板设置于所述长气道与所述短气道的进气口的交界处并近所述缓冲稳压腔进气端。
[0008]进一步,所述分管包括与缓冲稳压腔相连通的直管段和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相连通的圆滑曲线管段。
[0009]进一步,所述圆滑曲线管段的横截面沿进气方向由圆形渐变为扁平形。
[0010]进一步,所述短气道断面截面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减小。
[0011]进一步,所述短气道长度为640 ± 10mm。
[0012]进一步,所述长气道长度为1280 ± 10mm。
[0013]进一步,所述缓冲稳压腔进气端外部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节气门固定连接的法
ΛΑ
~O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缓冲稳压腔内设置可相互切换的长气道和短气道,当发动机低转速运转时,气流进入长管道,进气平稳,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使整车在起动和爬坡时更加有力;当发动机高转速运转时,气流进入短管道,进气量加大,从而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功率,使整车在平稳路段能达到最快的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包括按进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稳压腔I和与所述缓冲稳压腔I相连通并将介质送入气缸的分管,所述缓冲稳压腔包括长气道2和短气道3,所述缓冲稳压腔I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所述长气道2和短气道3的调节翻板4。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短气道3重叠于所述长气道2并构成所述长气道2的一部分,所述调节翻板4设置于所述长气道2与所述短气道3的进气口的交界处并近所述缓冲稳压腔I进气端;短气道重叠于长气道设置,利于节省布置空间,调节翻板设置于短气道的进气口处并近缓冲稳压腔进气端设置,便于调节长气道与短气道的切换,易于实现。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管包括与缓冲稳压腔相连通的直管段和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相连通的圆滑曲线管段;如图2所示,直管段5与圆滑曲线管段9构成一完整的分管,直管段6与圆滑曲线管段10构成一完整的分管,直管段7与圆滑曲线管段11构成一完整的分管,直管段8与圆滑曲线管段12构成一完整的分管,减小进气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动力、经济和排放性能。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滑曲线管段的横截面沿进气方向由圆形渐变为扁平形;如图2所示,圆滑曲线管段9、圆滑曲线管段10、圆滑曲线管段11和圆滑曲线管段12的横截面沿进气方向由圆形渐变为扁平形利于形成进气缸内前后速度和压力差,使气体在缸内形成一定运动特性,有助于缸内燃烧,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和降低循环
变动率。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短气道3断面截面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减小;利于减小进气阻力,使气体在短管道内形成稳定气流,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短气道3长度为640 土 10mm。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气道2长度为1280 ± 10mm。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稳压腔I进气端外部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节气门固定连接的法兰13 ;法兰连接能更好的保证连接密封性,并且安装和拆卸方便。
[00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包括按进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稳压腔和与所述缓冲稳压腔相连通并将介质送入气缸的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稳压腔包括长气道和短气道,所述缓冲稳压腔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所述长气道和短气道的调节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气道重叠于所述长气道并构成所述长气道的一部分,所述调节翻板设置于所述长气道与所述短气道的进气口的交界处并近所述缓冲稳压腔进气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包括与缓冲稳压腔相连通的直管段和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相连通的圆滑曲线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滑曲线管段的横截面沿进气方向由圆形渐变为扁平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气道断面截面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气道长度为640 土 10mn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气道长度为1280土 10mn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度可变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稳压腔进气端外部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节气门固定连接的法兰。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03430665SQ20132048046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段伟, 李飞杨, 李志祥, 凌青海, 刘维, 连源, 雷建林, 徐俊锋 申请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