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式带传动装置的中央阀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02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2的构件22固定连接。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在此仅部段地示出并且优选地以 包围凸轮轴调节器2的方式围绕凸轮轴调节器伸展,使得在此没有示出的带驱动装置直接 通过所述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包围。
[0069] 在调节致动器4的朝向凸轮轴调节器2/定子5的一侧上,在壳体7上根据图1的 实施例模制有环形的、同轴地沿着转动轴线11延伸的(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所述致 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在径向外侧上、即在背离转动轴线11的一侧/外环周面上容纳密封 件9。密封件9借助朝向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的第一密封唇24围绕致动器侧的环形元 件23的整个环周密封地贴靠在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上。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的外 环周面因此构成第一密封侧边,在所述密封侧边上,密封件9将压力流体分配腔室8相对于 凸轮轴调节器2的外部空间10密封。
[0070] 根据图1的密封件9在横截面中观察基本上U形地构成,其中第一密封唇24形成 U形的第一臂。密封件9在第一密封唇24 -侧借助沿环周方向延伸的第一突出部贴靠在调 节致动器4上。U形的第二臂在背离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的一侧上贴靠在固定至凸轮 轴的构件上,在下文称作为固定至定子的盖构件25。密封件9在第二密封唇26上具有多 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轴向并排地设置并且全部沿环周方向贴靠在盖构件25的环形的环 形元件上,在下文称作为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因此具有内环周面, 密封件9的第二密封唇26借助突出部贴靠在所述内环周面上。第二密封唇26沿着盖构件 25的整个环周贴靠在固定至盖板的环形元件27的内环周面上并且将其相对于周围环境、 即外部空间10密封。其内环周面与密封件9共同作用的盖构件25因此为第二密封侧边。
[0071] 根据图1,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的外环周面构成为在直径上小于盖板侧的环形 元件27的内环周面。两个环形元件23和27沿轴向方向相互嵌套,其中在其径向的中间空 间中设置有密封件9。将从中央阀3流出的压力流体继续分配/传递的压力流体分配腔室 8经由密封件9/两个密封唇24和26朝向外部空间10密封。如此外在图1中可见的,在第 二密封唇26中集成有加固环32。所述加固环32沿着环周方向、优选围绕密封件9的整个 环周伸展。加固环32优选由金属、例如金属板制成。加固环32优选朝向两个径向方向完 全由第二密封唇26的弹性的基本材料包围。
[0072] 如也在图1中尤其直观地示出的盖构件25此外以固定至定子的方式与凸轮轴调 节器2连接。为了该目的,在横截面中观察,盖构件25沿径向方向向外远离盖板侧的环形元 件27并且沿轴向方向朝向定子5、即定子侧壁28延伸。因此,盖构件25借助凸缘形的部段 29优选沿着其(整个)环周面状地借助其朝向定子5的一侧贴靠在定子侧壁28的背离定 子5的一侧上。在盖构件25和定子5之间的该固定部位流体密封地构成。为了该目的,作 为密封件在盖构件25和定子侧壁28之间构成有(板状)翻边密封件(Sickendichtung), 其中环形的、在盖构件25的朝向定子5的一侧上延伸的突出部压入到在定子外壁28的背 离定子5的一侧上引入的凹部中。由此,得到形状配合的和力配合的连接,所述连接同样将 压力流体分配腔室8相对于外部空间10密封。
[0073] 在盖构件25和侧壁28之间构成与压力流体分配腔室8以引导流体的方式连接的 空腔31。在所述空腔中容纳通常用于叶片类型的凸轮轴调节器2的弹簧元件30/复位弹 簧。弹簧元件30构成为螺旋弹簧。弹簧元件30以已知的方式借助一个端部与定子5、借 助另一个端部与转子6连接并且将其在凸轮轴调节器2的无负荷的状态下复位到初始位置 中。内部存在复位弹簧30的空腔31以引导流体的方式与压力流体分配腔室8连接,以便 将压力流体环绕弹簧元件30直接引导。
[0074] 在图2中现在示出组合件1的另一个变型形式,其中固定有盖构件25的凸轮轴调 节器2以及中央阀3与根据图1的实施方案相同地构成。调节致动器4也绝大部分相同地 构成。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与图1相反地没有集成地与调节致动器4的壳体7连接,而 是集成地模制到引导套筒19上,所述引导套筒19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将可轴向移动的固定 挺杆18沿径向方向位置固定。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在此在轴向位置中从引导套筒19的 朝向中央阀3的端侧朝向中央阀3伸展并且在此同样借助其外环周面贴靠在密封件9的第 一密封唇24上。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的外环周面的直径在此又选择成小于盖板侧的环 形元件27的内环周面。
[0075] 在图3中示出组合件1的另一个变型形式,其中调节致动器4、凸轮轴调节器2以 及中央阀3与根据图2的构成方案相同地构成。与图2相比,仅密封件9、即其第二密封唇 26以其他的方式构成。在密封件9的第一密封唇根据图1和2在与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 23贴靠的一侧上具有仅一个突出部,而密封件9的在图3中示出的第一密封唇24具有多个 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并且通过多个沟槽分开,其中所述突出部连 续地围绕密封件9的整个环周延伸。因此,第一密封唇24借助多个突出部贴靠在致动器侧 的环形元件23的外环周面上。
[0076] 图4也示出组合件1的另一个变型形式,其中调节致动器4根据图1的调节致动 器4构成,并且凸轮轴调节器2和中央阀3基本上也根据图1的凸轮轴调节器2和中央阀 3构成。仅盖构件25和密封件9在该实施例中稍微不同地构成。因此,根据该实施变型形 式,盖构件25具有不同地构成的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图1至3的实施方案的盖板侧的环 形元件27基本上沿轴向方向延伸,而根据图4的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基本上沿径向方向 延伸。密封件9(抗扭地)插置在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的朝向转动轴线11的端侧上。为 了该目的,密封件9在其第二密封唇26 -侧具有沿径向方向加工入的留空部,所述留空部 沿着密封件9的整个环周伸展。因此,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的端侧推入到所述留空部中。 该实施方案的第一密封唇24对应于图1的第一密封唇并且基本上借助突出部贴靠在致动 器侧的环形元件23的外环周面上。
[0077] 在图5中示出组合件1的另一个变型形式,其中所述组合件1基本上根据图4的 组合件1示出,然而仅在密封件9的构成方面稍微与图4的组合件不同。密封件9的第二 密封唇26又具有加固环32。所述加固环32现在是在横截面中观察基本上为U形环绕的环 形元件。所述加固环32也能够再次由金属材料制成。加固环32沿环周方向观察也环绕地 在第二密封唇26中集成并且由第二密封唇26的弹性的基本材料包围/围绕。U形的腿部 基本上平行于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的侧边、在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的端侧的两侧并且基 本上沿径向方向伸展。因此,加固环32的腿部包围/加固密封件9的留空部。
[0078] 在图6中示出组合件1的另一个变型形式。根据图6,也可能的是,致动器侧的环 形元件23不再与调节致动器4的构件直接地/ 一件式地/集成地(如在图1至5中那样) 连接,而是与固定至内燃机壳体的/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连接。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 的内环周面现在构成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调节致动器4基本上与迄今在上文中描述 的调节致动器4相同地构成(固定地/抗扭地与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连接),并且凸轮 轴调节器2的构件和中央阀3也根据前面的实施例构成。盖构件25基本上根据图1的实 施方案构成。盖构件25的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设置在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的内环周 面的径向内部进而不再借助内环周面贴靠在密封件9上,而是借助外环周面贴靠在密封件 9上。密封件9以其朝向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的外环周面的第二密封唇26借助于两个突 出部贴靠在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上。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因此沿轴向和径向方向沿着 调节致动器4的壳体7朝向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延伸,使得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的内 环周面构成密封内环周面33,密封件9的第一密封唇24密封地贴靠在所述密封内环周面 33上。密封件9的第一(朝向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7的)密封唇24优选经由相对宽的、 大面积的突出部贴靠在固定至气缸盖的构件22的密封内环周面33上。
[0079] 在图7中示出组合件1的另一个变型形式,其中组合件1根据前面的附图的构成 方案构成,然而又在密封件9和其密封件定位方面有所不同。调节致动器在壳体7上具有 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其中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又集成地在壳体7上模制。与图1不 同地,环形元件23现在沿径向方向稍微更大地构成并且将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容纳在其 内侧中。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因此沿径向方向相对于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错开地在通 过致动器侧的环形元件23构成的内部空间之内延伸。密封件9借助其第二密封唇26再次 贴靠在盖板侧的环形元件27的外环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唇26的突出部卡入盖板侧 的环形元件27的外环周面的留空部中。第一密封唇24又具有多个突出部并且贴靠在致动 器侧的环形元件23的内环周面上。
[0080] 在图8中示出另一个实施变型形式,其中组合件1又基本上如之前的实施方案、如 根据图1的实施方案构成。然而与之前的附图相反地,凸轮轴13不再借助其端侧14贴靠 在第一配合保持面15上,而是穿过转子6插接。其借助一个端部/凸轮轴端部穿过转子6。 为了将凸轮轴13抗扭地与转子6连接,优选地,转子6借助其内环周面与凸轮轴的外环周 面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连接,例如经由压配合连接和/或焊接连 接。中央阀3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中不是直接贴靠在转子6上,而是固定在凸轮轴13的内 部孔34中。所述固定能够以螺接的形式实现,所述固定然而也能够以压配合的方式构成, 其中始终中央阀3的外环周面固定在凸轮轴13的内环周面上。中央阀3相对于调节致动 器以及相对于凸轮轴调节器3的其他构件的定位在此相应于图1的实施方案。
[0081] 在图9中再次示出图4的变型形式,其中压力流体循环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件1 中在运行状态下示出。凸轮轴13在根据图1至9的变型形式中在凸轮轴调节器2的背离 调节致动器4的一侧上滑动安置。为了该目的,组合件1具有支承构件35。支承构件35借 助(滑动)内环周面33与凸轮轴13的配合面37可转动地贴靠,所述配合面为凸轮轴13 的环周面。支承构件35又如在此出于清晰的原因没有详细示出的那样同样与固定至气缸 盖/固定至内燃机壳体的构件22至少抗扭地连接。
[0082] 为了引入压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