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19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锁紧装置的运用比较广泛,但是现在的锁紧装置大部分都不能实现自动弹出或者在锁紧装置上加装一些其他的部件才能够实现手动弹出。现有技术中,在锁紧装置上加上一个操纵杆,通过扳动操纵杆解除锁定以实现弹出工件;另外,现有专利“锁紧弹出组件”中,工件在锁紧弹出过程中由于缺乏稳定性,极易产生工件“跑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所述工件的侧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锁紧弹出装置包括:基板,其上开设有用于工件移动的腔槽;止挡块,其通过弹性构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板上,当所述工件插入所述腔槽并沿着靠近所述止挡块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工件与所述止挡块发生干涉,以带动所述止挡块共同向所述腔槽的底部方向移动,此时所述弹性构件对所述止挡块产生弹性回复力;弹性臂,其一端连接于止挡块上,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挤压机构,其设置为当所述弹性臂向所述腔槽的底部方向移动时,所述挤压机构将所述弹性臂的卡块向所述卡槽内移动;拉钩,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固定块上,所述拉钩的另一端可移动地置于所述止挡块的定位部中。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导块,所述止挡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块相互配合滑动的导槽。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定位板,当所述工件沿着所述腔槽运动至最底部时,所述工件与所述定位板相抵。

优选的,所述弹性构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定位柱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止挡块上。

优选的,所述工件的侧部开设有倾斜压面,所述止挡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倾斜压面相互匹配的倾斜端面,当所述工件插入所述腔槽并沿着靠近所述止挡块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工件的倾斜压面与所述止挡块的倾斜端面相贴合,以带动所述止挡块共同向所述腔槽的底部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开设于基板上的限位槽及设置于所述弹性臂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相对所述工件的运动轨迹呈倾斜设置,所述限位块可移动地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依次相邻连接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之间设置有呈V型状的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有第一容纳部,所述挡块的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第四凹槽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凹槽与第四凹槽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挡块正对设置的呈V型状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处于所述定位槽的开口延长线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相对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处于上游位,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相对所述第二凹槽处于上游位,所述第二凹槽相对所述第三凹槽处于上游位,所述第三凹槽相对所述第四凹槽的顶部处于上游位,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相对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处于上游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均设置呈有一定斜度的倾斜面,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凹槽的相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的相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的顶部的相接处形成有第三台阶,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相接处形成有第四台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在实现锁紧弹出过程中,通过将拉钩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止挡块的定位部中并进行顺时针移动,大大提高了工件在腔槽中移动的稳定性;该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安全可靠、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固定块与拉钩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止挡块与弹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锁紧弹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锁紧弹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01基板;011腔槽;012定位柱;013限位槽;014导块;015定位板;02盖板;03工件;031卡槽;032倾斜压面;04拉簧;05止挡块;051导槽;052倾斜端面;053第一凹槽;0531第一凹槽的底部;0532第一凹槽的顶部;054第二凹槽;055第三凹槽;056第四凹槽;0561第四凹槽的底部;0562第四凹槽的顶部;057挡块;058定位块;0581定位槽;06弹性臂;061卡块;062限位块;07固定块;08拉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所述工件03的侧部开设有卡槽031和倾斜压面032,所述锁紧弹出装置包括:基板01、止挡块05、弹性臂06、挤压机构和拉钩08。

如图3所示,所述基板01上开设有用于工件03移动的腔槽011,所述基板01上覆盖有盖板02,所述基板01上设置有定位板015,当所述工件03沿着所述腔槽011运动至最底部时,所述工件03与所述定位板015相抵。

如图4—6所示,所述止挡块05通过弹性构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板01上,当所述工件03插入所述腔槽011并沿着靠近所述止挡块05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工件03与所述止挡块05发生干涉,以带动所述止挡块05共同向所述腔槽011的底部方向移动,此时所述弹性构件对所述止挡块05产生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构件为拉簧04,所述拉簧0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01的定位柱012上,所述拉簧0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止挡块05上;作为一实施例,所述止挡块05上开设有与所述倾斜压面032相互匹配的倾斜端面052,当所述工件03插入所述腔槽011并沿着靠近所述止挡块05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工件的倾斜压面032与所述止挡块的倾斜端面052相贴合,以带动所述止挡块05共同向所述腔槽011的底部方向移动;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基板01上设置有导块014,所述止挡块05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块014相互配合滑动的导槽051;所述弹性臂06一端连接于止挡块05上,所述弹性臂0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槽031相匹配的卡块061;所述挤压机构设置为当所述弹性臂06向所述腔槽011的底部方向移动时,所述挤压机构将所述弹性臂的卡块061向所述卡槽031内移动,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开设于基板01上的限位槽013及设置于所述弹性臂06上的限位块062,所述限位槽013相对所述工件03的运动轨迹呈倾斜设置,所述限位块062可移动地置于所述限位槽013内;所述拉钩08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01的固定块07上,所述拉钩08的另一端可移动地置于所述止挡块05的定位部中,所述定位部包括依次相邻连接的第一凹槽053、第二凹槽054、第三凹槽055和第四凹槽056,所述第二凹槽054和第三凹槽055之间设置有呈V型状的挡块057,所述挡块057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054形成有第一容纳部,所述挡块057的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第四凹槽的顶部0562形成有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凹槽053与第四凹槽056之间设置有定位块058,所述定位块058上开设有与所述挡块057正对设置的呈V型状的定位槽0581,所述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处于所述定位槽0581的开口延长线内;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0532相对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处于上游位,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0531相对所述第二凹槽054处于上游位,所述第二凹槽054相对所述第三凹槽055处于上游位,所述第三凹槽055相对所述第四凹槽的顶部0562处于上游位,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0561相对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处于上游位;所述第一凹槽053与所述第四凹槽056均设置呈有一定斜度的倾斜面,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0532与所述第二凹槽054的相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凹槽054与所述第三凹槽055的相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三凹槽055与所述第四凹槽的顶部0562的相接处形成有第三台阶,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0561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的相接处形成有第四台阶。

该用于工件的锁紧弹出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时,将工件03置于腔槽011中,此时拉钩08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初始位如图7所示),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得工件03由腔槽011的顶部向腔槽011的底部方向移动,当工件的倾斜压面032与止挡块的倾斜端面052相贴合时,工件03带动止挡块05共同向腔槽011的底部方向移动,此时拉簧04处于拉伸状态,且弹性臂上的限位块062在限位槽013内移动并致使弹性臂的卡块061向工件的卡槽031内移动,直至工件03运动至腔槽011的最底部位置(工件03与定位板015相抵),该过程拉钩08的另一端由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运动至第一凹槽的顶部0532并落入第一容纳部中(如图8所示),然后移去外部压力,止挡块05在拉簧04的回复力作用下向腔槽011的顶部方向回移一定距离,该过程拉钩08的另一端由第一容纳部落入定位槽0581中,且此时弹性臂的卡块061卡扣于工件的卡槽031内,以实现对工件03的锁紧;当需要将工件03弹出时,再次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得工件03向腔槽011的底部方向移动,直至工件03运动至腔槽011的最底部位置(工件03与定位板015相抵),该过程拉钩08的另一端由定位槽0581运动至第二容纳部中,然后移去外部压力,止挡块在拉簧04的回复力作用下向腔槽011的顶部方向移动,直至弹性臂的卡块061完全脱离于工件的卡槽031内,该过程拉钩08的另一端由第二容纳部回复到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整个工件03的锁紧弹出过程,拉钩08的另一端由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顺时针移动并最终回位至第一凹槽的底部0531位置。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