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结构的微型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40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结构的微型齿轮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微型齿轮箱。



背景技术:

微型减速电机是微型精密减速箱(也叫齿轮箱)与微型电动机组装成一体的一种电动机。用户在选择电动机时,往往会因为单体电动机转速过高或扭力太小而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时,选择微型减速电机是最合适和最直接的方案。微型减速电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其广泛,特别是日常用品中的小工具。

现有技术中的微型减速电机主要由齿轮箱和电动机组成,其中,齿轮箱的结构从上至下普遍分为上盖板、与上盖板连接的中间壳体、与中间壳体连接的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中间壳体、下盖板构成收容多级齿轮组合的内腔。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是:为了将上盖板、中间壳体、下盖板组合成齿轮箱外壳,一般会采用较长的连接螺钉进行连接,连接螺钉从上盖板一直穿过中间壳体再与下盖板连接,齿轮箱长时间的周向运动会导致连接螺钉弯曲变形,从而影响了上盖板、中间壳体、下盖板的正常连接关系,最终影响行星齿轮与齿轮箱外壳内齿之间的啮合顺畅度,导致产品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微型齿轮箱,同时采用螺钉连接和螺纹连接的方式,缩短了螺钉的连接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接螺钉发生变形而影响行星齿轮与齿轮箱外壳内齿之间的啮合顺畅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结构的微型齿轮箱,包括齿轮箱本体、设置在齿轮箱本体内的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及输入机构,所述轮箱本体包括输出端盖、保护外壳以及输入端盖,所述保护外壳的内侧壁设置有与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相匹配的内齿,所述输出端盖通过螺丝与保护外壳连接,所述保护外壳与输入端盖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外壳靠近输出端盖一侧的端面A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盲孔A,所述输出端盖靠近保护外壳一侧的端面B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与盲孔A对应的盲孔B,所述盲孔A与盲孔B形成定位柱收容空间,所述定位柱收容空间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输出端盖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螺纹过孔A,所述端面A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与螺纹过孔A对应的螺纹孔B。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盲孔A与螺纹孔B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微型齿轮箱,输出端盖通过螺丝与保护外壳连接,减短了螺丝的长度,从而增加螺丝承受周向力的强度,保护外壳与输入端盖螺纹连接,增强电机和齿轮箱连接时的连接强度,并且使电机与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的一级行星齿轮能够顺畅啮合,组装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视图。

图4为不带保护外壳的立体图。

图中:输出端盖1、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保护外壳3、输入端盖4、螺丝5、定位柱6、螺纹过孔A7、内齿8、盲孔A9、螺纹孔B10、输入机构11、端面A12、端面B13、盲孔B14、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5、二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6、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7、一级太阳轮18、二级太阳轮19、三级太阳轮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改良结构的微型齿轮箱,包括齿轮箱本体、设置在齿轮箱本体内的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以及输入机构11,所述轮箱本体包括输出端盖1、保护外壳3以及输入端盖4,所述保护外壳3的内侧壁设置有与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相匹配的内齿8,所述输出端盖4通过螺丝5与保护外壳3连接,减短了螺丝的长度,从而增加螺丝承受周向力的强度,保护外壳与输入端盖螺纹连接。保护外壳3与输入端盖4螺纹连接,增强电机和齿轮箱连接时的连接强度,组装简便。

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依次包括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5、二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6、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7,保护外壳3与输入端盖4螺纹连接,使电机与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5能够顺畅啮合。

输入机构包括用以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与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5配合的一级太阳轮18、与二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6配合的二级太阳轮19、与三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17配合的三级太阳轮20。

保护外壳3靠近输出端盖1一侧的端面A12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盲孔A9,输出端盖1靠近保护外壳3一侧的端面B13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与盲孔A9对应的盲孔B14,盲孔A9与盲孔B14形成定位柱收容空间,定位柱收容空间内设置有定位柱6。输出端盖1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螺纹过孔A7,端面A12绕轴心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与螺纹过孔A7对应的螺纹孔B10。所述盲孔A9与螺纹孔B10间隔设置。定位柱6的设置增强输出端盖4与保护外壳3的连接准确度和连接强度。

上述实施例仅是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