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式动力换向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1677发布日期:2021-02-03 16:5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梭式动力换向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梭式动力换向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传动路线为16+16机械梭式换挡,未实现动力梭式换挡,现有动力梭式+动力高低的档位为(1+1)x2布置,需要使用4个湿式离合器,同时两个湿式离合器结合才能传递动力,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较高,且在大部分工况下,倒档的高低切换没有用处,造成额外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前进挡挡位数为倒挡挡位数的两倍。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梭式动力换向传动装置,包括换向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和变速机构均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所述换向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用以与车辆的发动机传动连接,所述换向机构用以切换其动力输出端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所述换向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用以与车辆的驱动轮传动连接。
[0005]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通过换向机构使得变速机构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实现前进挡和倒挡的切换。
[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离合器组件、动力输出轴和换向轴,所述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轴上转动安装有三个离合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和换向轴均与所述离合器轴平行,且三者在空间上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两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所述换向轴上设有一个第三齿轮,其中,两个所述离合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一一对应并相互啮合,余下一个所述离合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动力输出轴构成所述换向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离合器组件用以将所述离合器轴择一的与任意一个所述离合齿轮传动连接。
[000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换向机构具有一个倒挡输出挡位和两个前进挡输出挡位,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前进档位为倒退挡位的倍。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至少两组变速组件,且每组所述变速组件均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至少两组所述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依次串联呈线性传动,至少两组所述变速组件串联后初始端的动力输入端构成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至少两组所述变速组件串联后处于末端的动力输出端构成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
[000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多组所述变速组件串联后使得变速机构的挡位成几何级增加。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转轴、两个同步器、四个换挡齿轮和
四个第四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同步器,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位于每个所述同步器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转动安装有一个所述换挡齿轮,每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齿轮,每个所述第一转轴上的两个第四齿轮分别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的两个换挡齿轮一一对应并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构成所述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构成所述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
[001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每个变速组件具有四个换挡齿轮,四个换挡齿轮分别对应一个挡位,即每个变速组件分别具有四个挡位。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组件设有两组。
[001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实现变速机构具有十六个挡位,并使得整个装置具有十六个倒挡挡位和三十二个前进挡位。
[0014]
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一组所述变速组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与另一组所述变速组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一体成型为长轴,两组所述变速组件中余下的两根所述第一转轴分别构成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
[0015]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0016]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细轴,所述长轴为管轴,且所述细轴同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长轴内,且其两端均穿出至所述长轴外,所述细轴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轴传动连接。
[001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离合器轴能始终与所述细轴传动连接可构成该装置的另一个动力输出端。
[001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合器组件由三个同轴分布的湿式离合器组成。
[001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梭式动力换向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图。
[0021]
图中:1换向机构、11离合器组件、111离合器轴、112离合齿轮、12动力输出轴、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3换向轴、131第三齿轮、2变速机构、21变速组件、211第一转轴、212同步器、213换挡齿轮、214第四齿轮、3细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梭式动力换向传动装置,包括换向机构1和变速机构2,所述换向机构1和变速机构2均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所述换向机构1的动力输入端用以与车辆的发动机传动连接,所述换向机构1用以切换其动力输出端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所述换向机构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用以与车辆的驱动轮传动连接。其结构简单,通过换向机构使得变速机构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实现前进挡和倒挡的切换。
[002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机构1包括离合器组件11、动力输出轴12和换向轴13,所
述离合器组件11的离合器轴111上转动安装有三个离合齿轮112,所述动力输出轴12和换向轴13均与所述离合器轴111平行,且三者在空间上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动力输出轴12上设有两个第一齿轮121和一个第二齿轮122,所述换向轴13上设有一个第三齿轮131,其中,两个所述离合齿轮112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21一一对应并相互啮合,余下一个所述离合齿轮112和所述第二齿轮122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131相啮合,所述动力输出轴12构成所述换向机构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离合器组件11用以将所述离合器轴111择一的与任意一个所述离合齿轮112传动连接,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换向机构具有一个倒挡输出挡位和两个前进挡输出挡位,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前进档位为倒退挡位的2倍。其中,三个所述离合齿轮的外径各不相同,其中换向机构中的两个第一齿轮分别对应前进端的高低挡。
[002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机构2包括至少两组变速组件21,且每组所述变速组件21均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至少两组所述变速组件21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依次串联呈线性传动(即多组所述变速组件21呈线性放置,第一组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其第二组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而第二组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组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以此类推,此时第一组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作为变速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最末端一组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构成变速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至少两组所述变速组件21串联后初始端的动力输入端构成所述变速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至少两组所述变速组件21串联后处于末端的动力输出端构成所述变速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其结构简单,多组所述变速组件串联后使得变速机构的挡位成几何级增加。
[002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组件21包括两个第一转轴211、两个同步器212、四个换挡齿轮213和四个第四齿轮214,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11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第一转轴21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同步器212,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11上位于每个所述同步器212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转动安装有一个所述换挡齿轮213,每个所述第一转轴21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齿轮214,每个所述第一转轴211上的两个第四齿轮214分别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11上的两个换挡齿轮213一一对应并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11构成所述变速组件21的动力输入端,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11构成所述变速组件21的动力输出端,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每个变速组件具有四个换挡齿轮,四个换挡齿轮分别对应一个挡位,即每个变速组件分别具有四个挡位。其中,每个变速组件的四个所述换挡齿轮的外径各不相同。
[002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组件21设有两组,如此可实现变速机构具有十六个挡位,并使得整个装置具有十六个倒挡挡位和三十二个前进挡位。
[0028]
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一组所述变速组件21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11与另一组所述变速组件21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11一体成型为长轴,两组所述变速组件21中余下的两根所述第一转轴211分别构成所述变速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如此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0029]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细轴3,所述长轴为管轴,且所述细轴3同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长轴内,且其两端均穿出至所述长轴外,所述细轴3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轴111传动连接。如此使得离合器轴能始终与所述细轴传动连接可构成该装置的另一个动力输出端。
[0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合器组件11由三个同轴分布的湿式离合器组成,其中,所述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可类似于cn209743428u中公开的结构类似(该文献中的离合器轴上具
有两个离合器和两个离合齿轮),本实施例中离合器组件中需在其离合轴上增设一个离合器和一个与之对应的离合齿轮,并在离合器轴上增设与该离合器的匹配的油道。
[0031]
本实施例中的倒挡对应十六个挡位,而前进挡对应高低挡各十六个挡位。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