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2324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箱装置,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的变速箱装置:其包括用于将油从壳体的内部引导至转动轴中的轴内油通路(intra-shaft oil passage)内、然后将油供给至供齿轮等嵌合在转动轴的外周面上的嵌合部的油供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用于供给油的这种机构例如已经被用于变速齿轮嵌合在齿轮变速箱中的变速轴上的润滑部。作为用于将油从外部供给至转动轴内的系统,具有利用油栗的强制供给系统和利用油中的水头压差(头压差(head differential pressure))的自然供给系统。除了在油栗故障等的情况下,这样的强制供给系统几乎不引起供给至转动轴内的油量的不足。
[0003]但是,在这样的自然供给系统中,必须将油从壳体向上输送或提升至在油中将产生水头压差的一定高度。日本实公昭第61-1245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如图11所示通过利用大直径齿圈201供给油的润滑机构。将简要说明图11的结构。齿圈201的外齿201a和变速箱壳体202的内壁面202a之间的空间中形成有油通路。变速箱壳体202中的油通过齿圈201的转动被输送或提升而通过油通路,并且供给至位于一定高度位置的油接收部203。油接收部203与转动轴204的轴内油通路205连通,转动轴204位于比油接收部203的高度低的高度处。
[0004]关于图11的机构,尽管油被向上输送至外周齿201a和内壁面202a之间的空间中,油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沿着齿圈201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之间的路线从该空间沿轴向的侧方流出。即,被输送的油量损失将变大,并且油输送效率将变低。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制作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变速箱装置,该变速箱装置能够仅通过一个齿轮来增大将被输送的油的流量,减小油的流出量,并且提高油的输送效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箱装置,其包括:壳体;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容纳于所述壳体;轴内油通路,所述轴内油通路形成在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至少一个转动轴中;油供给通路,所述油供给通路用于将油供给至所述轴内油通路;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以在齿轮的轴向上与所述齿轮的一个端面间隔预定距离的方式面对所述齿轮的该一个端面,所述齿轮浸渍在所述壳体中的油内;以及油通路,所述油通路形成在所述一个端面和所述引导板之间,所述油通路沿着所述一个端面的外周部延伸。
[0007]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变速箱装置具有以下构造。
[0008](a)所述引导板包括用于扩张所述油通路的凹部,并且所述凹部形成为大致圆弧形,以沿着所述油通路延伸。
[0009]利用上述结构(a),将能够增大被供给的油量。
[0010](b)所述油通路包括在所述油通路的上端的窄部,并且所述上端与所述油供给通路连通。
[0011]利用上述结构(b),由于油压在窄部处增大,所以油涌进油供给通路内。
[0012](c)所述油通路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轴向的另一端面和所述壳体的油通路形成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油通路形成面以预定距离面对该另一端面。
[0013]利用上述结构(C),将能够进一步增大被供给的油量,并且防止被输送的油从轴向两侧流出齿轮。
[0014](d)所述油通路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外齿和从径向外侧面对所述外齿的油通路形成肋之间的空间。
[0015]利用上述结构(d),将能够防止油通过外齿之间的空间从齿轮流到齿轮的径向向外部,进而增大被供给的油量。
[0016](e)所述引导板安装于所述油通路形成肋。
[0017]利用上述结构(e),能够将引导板安装于预定的位置而不需要提供用于引导板的专用的安装部。
[0018](f)所述齿轮变速箱将设置于车辆,所述齿轮构成为所述齿轮的在所述车辆前进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的在所述车辆后退时的转动方向不同。所述齿轮具有由竖直平面分开的两个部分,所述竖直平面包括所述齿轮的轴线,以及所述油通路被置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在该一个部分中,当所述车辆前进时,所述齿轮的所述外周部向上移动。
[0019]利用上述结构(f),当车辆前进时,油将被有效率地供给至油供给通路。顺便说一下,车辆的前进比后退更经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20]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变速箱装置的车辆动力单元的平面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变速箱装置的纵截面放大图,
[0023]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1-1II截取的截面放大图,
[0024]图4是变速箱壳体的左侧壁的内部图(右侧图),
[0025]图5是油腔的内部图,
[0026]图6是沿着图5中的V1-VI截取的截面图,
[0027]图7是沿着图2中的VI1-VII截取的截面图,
[0028]图8是图2中的引导板的右侧图,
[0029]图9是沿着图2中的IX-1X截取的截面图,
[0030]图10是图8中的引导板的上端的平面图,以及
[0031]图11是传统例(现有技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参照图1至图10,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润滑转动轴的装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说明方便,车辆的前后方向将被用作各构件的前后方向,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由车辆中的乘员观察到的车辆的左右方向(也就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到的车辆的左右方向)将被用作车辆和各构件的左右方向,以用于以下的说明。
[0033]在图1中,用于使车辆行驶的动力单元U安装在多用途车辆的车体框架F中,并且该动力单元U包括:发动机I ;变速箱装置3,其与发动机I的后侧连接,连接支架2置于发动机I和变速箱装置3之间;以及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该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使在发动机I中的曲轴10与齿轮变速箱3中的输入轴11连接。该变速箱装置3在变速箱壳体7中包括:齿轮变速箱5 ;以及后轮最终减速机6,其被配置在齿轮变速箱5的后方。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安装在发动机I和齿轮变速箱3上,使得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从发动机I的左侧面延伸至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面。
[0034]在图2中,作为变速轴,所述输入轴11、中间轴12、反向惰轮轴13和用于驱动前轮的动力取出轴14设置在变速箱壳体7中。此外,用于后轮最终减速机6的中间轴15也设置在变速箱壳体7中。
[0035]在图3中,在球轴承21、21分别置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和右侧壁9与输入轴11之间的情况下,输入轴11由左侧壁8和右侧壁9可转动地支撑。输入轴11的左端部突出至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的壳体内并且一体地设置有从动带轮轴11a。用于低速前进的输入低速齿轮31和用于高速前进的输入高速齿轮32在输入轴11的右端部附近固定于输入轴11。输入反向齿轮33在输入轴11的左端部附近与输入轴11 一体地形成。输入反向齿轮33与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反向惰轮轴13的反向惰轮34接合。
[0036]在球轴承23和24分别置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和右侧壁9与中间轴12之间的情况下,中间轴12由左侧壁8和右侧壁9可转动地支撑。与输入低速齿轮31接合的中间低速齿轮36和与输入高速齿轮32接合的中间高速齿轮37在中间轴12的右端部附近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中间轴12。中间低速齿轮36通过花键装配固定于凸起构件38的外周面,并且在滚针轴承25置于凸起构件38和中间轴12之间的情况下,凸起构件38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中间轴12的外周面。在滚针轴承26置于凸起构件38和中间高速齿轮37之间的情况下,中间高速齿轮37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凸起构件38的外周面。在中间轴12的左端部附近,与反向惰轮34接合的中间反向齿轮39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中间轴12,并且输出齿轮40与中间轴12 —体地形成。
[0037]在左右球轴承22、22分别置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和右侧壁9与动力取出轴14之间的情况下,动力取出轴14由左侧壁8和右侧壁9可转动地支撑。与中间轴12上的输出齿轮40接合的动力取出齿轮41在动力取出轴14的左端部处花键装配在动力取出轴14上,使得动力取出齿轮41不能沿轴向移动。动力取出齿轮41的下端部浸入保持在变速箱壳体7的底部的油中。用于驱动后轮的中间齿轮44与动力取出轴14 一体地形成,用于驱动前轮。
[0038]换档套筒42位于中间高速齿轮37和中间反向齿轮39之间。换档套筒42花键装配在中间轴12的外周面上,使得换档套筒42能够沿轴向移动。三个牙嵌离合器分别设置在换档套筒42的轴向的相反端部与中间齿轮36、37和39之间。S卩,通过换档操作机构(未示出)沿轴向移动换档套筒42,能够执行在高速前进状态、低速前进状态和后退状态这三个变速阶段之间的切换。
[0039]在图1中,动力取出轴14在其右端部通过两轮驱动/四轮驱动切换机构48连结于前轮驱动轴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