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028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其提供高温、敲击导致安全装置部份结构因退磁(消磁)脱落而自锁,或人工手动拔除部份结构而自锁。



背景技术:

阀经常用于工业、住宅、交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发电、污水处理和化工制造等行业,并且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更是控制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流量、流向、压力、温度等的装置,也是管道(路)系统中基本的组件。另外,高压钢瓶存放瓦斯、氧气瓶,需要另外通过安装适当的阀门配合管路连接至使用器具,例如餐厅厨房常用的瓦斯桶、医疗上供给病人氧气的氧气瓶或工业用的氮气钢瓶等。

不论是运用在何种产业用途甚至居家环境之中,一但遭遇到流量(流体压力)异常或是遭遇例如地震、火灾等意外灾害发生时,甚至连带发生停电状况,上述设施器具则需要依靠管路的阀体自动遮断或是仰赖人工来手动切断等功能。例如发明人先前所申请所核准I290610 「安全防灾装置」发明专利、M530909 「流体安全遮断器」新型专利、M527053「流体遮断安全装置」新型专利、M310982「高压气体接头安全防护结构」新型专利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具实用性的安全装置,而能阻绝流体于意外情况下可以实时自行或人工操作,达到切断流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遭遇高温、敲击导致安全装置部份结构因退磁(消磁)脱落而自锁,或人工手动拔除部份结构而自锁,达到切断流体流动状态。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与功效,提供一种安全装置,其包括:一主体,其包括有一第一气孔与一第二气孔,该第一气孔与该第二气孔彼此相连通,该第一气孔与一管路系统的一接头组接;一流通管,其一端活动穿设于该主体的第二气孔与第一气孔间,该流通管具有未轴向贯穿流通管的一通道,该流通管的周侧设有至少一通槽,且该至少一通槽与该通道、该第一气孔相连通;一套环,其套固于该流通管周侧并与该主体磁吸结合,且该套环一侧抵顶接触于该主体;以及一弹性件,其位于该第一气孔内且弹性抵顶该接头与该流通管之间;该主体或该套环任一者为磁铁而另一者为受磁吸作用对象,该主体或该套环任一者受外力或受热温度80℃以上达到退磁(消磁),或外力分离两者远离磁吸接触范围,则该流通管受该弹性件的弹力推抵,且该至少一通槽的外侧孔端受到该第二气孔的孔壁阻绝封闭,以致流体无法经该第一气孔流向该至少一通槽,而该安全装置由解锁状态切换到闭锁状态。

前述安全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下列技术特征:

该流通管包括有一组接段、一穿设段、一闭塞部,该组接段系朝该主体的反方向延伸,该穿设段活动穿设于该第二气孔内,且该至少一通槽位于该穿设段,该闭塞部位于该第一气孔内,且该闭塞部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气孔直径尺寸;该通道系设由该组接段朝向该穿设段方向延伸。该流通管沿周侧环设有一套槽,而该套环套设于该套槽,且该套槽位于该组接段与该穿设段之间。该流通管周侧环设有一扣槽,另以一限位扣定位于该扣槽并以该限位扣一侧抵顶于该套环,且该扣槽位于该组接段与该套槽之间。该流通管的闭塞部具有由第二气孔朝向第一气孔方向延伸的一凸柱,而该弹性件一端圈套固定于该凸柱周侧。该闭塞部的外周侧环绕套固一第一气密环,而该穿设段外周侧环绕套固对应该第二气孔孔壁的一第二气密环,该安全装置闭锁状态,该第一气密环紧密接触于该第二气孔朝向该第一气孔方向的孔缘位置。

该主体外周侧向外环绕延伸有非圆形的一外环部。

该第一气孔设置有朝向该第二气孔方向的一内螺纹区段,该内螺纹区段系用以螺纹接合该管路系统的接头。

该主体或该套环任一者为钕铁硼材质强力磁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装置,遭遇高温、敲击导致安全装置部份结构因退磁(消磁)脱落而自锁,或人工手动拔除部份结构而自锁,从而达到切断流体流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于管路系统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遭遇火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遭遇外力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安全装置1;

主体2;

第一气孔21;

第二气孔22;

外环部23;

内螺纹区段24;

管路系统3;

接头31;

软管32;

流通管4;

通道41;

通槽42;

组接段43;

穿设段44;

第二气密环441;

闭塞部45;

第一气密环451;

凸柱452;

套槽46;

扣槽47;

限位扣48;

套环5;

弹性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式图1~3所示,图中揭示一种安全装置1,其包括:一主体2,其包括有一第一气孔21与一第二气孔22,该第一气孔21与该第二气孔22彼此相连通,该第一气孔21与一管路系统3的一接头31组接;一流通管4,其一端活动穿设于该主体2的第二气孔22与第一气孔21间,该流通管4具有未轴向贯穿流通管4的一通道41,该流通管4的周侧设有至少一通槽42,且该至少一通槽42与该通道41、该第一气孔21相连通(在此以六个贯穿流通管4的通槽42为例,且该通槽42为贯穿流通管4的管壁);一套环5,其套固于该流通管4周侧,且该套环5一侧抵顶接触于该主体2;以及一弹性件6,其位于该第一气孔21内且弹性抵顶该接头31与该流通管4之间;该主体2或该套环5任一者为磁铁而另一者为受磁吸作用对象(本实施例以该套环为磁体为例),如此得以让该主体2与该套环5两者以相对的一侧并常态保持相互抵顶接触,且为安全装置1解锁状态因此流体得以经由管路系统3的接头31朝向第一气孔21、通槽42流向通道41如图3箭头所示,该流通管4设有通槽42的相反端套接管路系统3的软管32。

关于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使用方式则请参阅图4所示,所处环境发生火灾,导致套环5受热温度80℃以上达到退磁(消磁),则该流通管4受该弹性件6的弹力自动推抵,促使流通管4由第一气孔21朝向第二气孔22位移,且该通槽42的外侧孔端受到该第二气孔22的孔壁阻绝封闭,以致流体无法经该第一气孔21流向该通槽42,而该安全装置1由解锁状态切换到闭锁状态。

请参阅图5所示,图式中揭示套环5受外力撞击或敲击时,导致套环5内部磁分子振动,或受外力直接导致套环5破碎,同样可由该弹性件6的弹力自动推抵该流通管4,促使流通管4由第一气孔21朝向第二气孔22位移,且该通槽42的外侧孔端受到该第二气孔22的孔壁阻绝封闭,以致流体无法经该第一气孔21流向该通槽42,而该安全装置1由解锁状态切换到闭锁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1亦可提供或外力分离两者远离磁吸接触范围,或软管32受到不当拉扯带动流通管4,且其瞬间作用力足够使两者远离磁吸接触范围,同样可以达到上述弹性件6弹抵流通管4,而流通管4的通槽42受到第二气孔22的阻绝封闭,该安全装置1则形成闭锁状态。而复归时则移动套环5朝向主体2并磁吸接触,则流通管4的通槽42不再受第二气孔22封闭,得以恢复流通呈解锁状态。

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各组件结构以及组件组成。其中,该流通管4包括有一组接段43、一穿设段44、一闭塞部45,该组接段43朝主体2的反方向延伸,该穿设段44活动穿设于该第二气孔22内,且该通槽42环绕排列于该穿设段44,该闭塞部45位于该第一气孔21内,且该闭塞部45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气孔22直径尺寸。该通道41沿该组接段43朝向该穿设段44轴向延伸。

关于套环5其通过其他组件固定于流通管4的结构特征在于:该流通管4沿周侧环设有一套槽46,而该套环5套设于该套槽46,且该套槽46位于该组接段43与该穿设段44之间。该流通管4周侧环设有一扣槽47,另以一限位扣48(在此,以c型扣为例)定位于该扣槽47并以该限位扣48一侧抵顶于该套环5,且该扣槽47位于该组接段43与该套槽46之间。

为了提升安全装置1气密效果,其中于该闭塞部45的外周侧环绕套固一第一气密环451,而该穿设段44外周侧环绕套固对应该第二气孔22孔壁的一第二气密环441,该安全装置1闭锁状态,该第一气密环451紧密接触于该第二气孔22朝向该第一气孔21方向的孔缘位置。

另外,该流通管4的闭塞部45具有由第二气孔22朝向第一气孔21方向延伸的一凸柱452,而该弹性件6一端圈套固定于该凸柱452周侧。

此外,该主体2外周侧向外环绕延伸有非圆形的一外环部23,该外环部23提供使用手工具夹持或握持将主体2结合于管路系统3的接头31。该第一气孔21设置有朝向该第二气孔22方向的一内螺纹区段24,该内螺纹区段24用以螺纹接合该管路系统3的接头31。

该主体2或该套环5任一者为钕铁硼材质强力磁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