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9380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车辆用显示装置
[0001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2013年9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 —192178及于2014年8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 —168798主张优先权,它们的公开内容以参照方式被纳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车辆信息的车辆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4]在车辆用显示装置中,以往已知有一种除了使显示车辆信息的显示器画面从后方透过显示的透过显示部之外,还将利用数字、刻度等形成指标列来显示车辆状态值的指标显示部设置于显示板的技术。
[0005]作为采用了这种技术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装置中,通过在显示板中并列多个而设置的透过显示部来使多个显示器画面分别个别地透过显示。并且,在专利文献I的公开装置中,通过照射光的指标光源来照亮指标显示部而使指标列发光显示。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 4493号公报
[0007]在专利文献I的公开装置所涉及的显示板中,相对于发光显示的指标列错向内周侧来进行透过显示的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作为那些既没有发光显示也没有透过显示的非显示部分而被乘车人员视觉确认。结果,乘车人员的意识容易朝向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即车辆信息显示的不连续部分。结果,担心对乘车人员赋予违和感等观感的降低。

【发明内容】

[0008]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方面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由车辆用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观感。
[0009]鉴于此,第一公开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备:具有显示车辆信息的画面的多个显示器;显示板,具有使各显示器的画面分别从后方个别地透过显示而并排的多个透过显示部、位于多个透过显示部的各个之间的边界部分、以及形成指标列来显示车辆状态值的指标显示部;和指标光源,将指标显示部照亮,其中,指标光源将照亮指标显示部的紫外光从显示板的前方向指标列照射,指标列在显示板中横跨于将边界部分夹在之间的各透过显示部的前方而形成,接受紫外光的照射而发光显示。
[0010]根据第一公开,在显示板中指标显示部所形成的指标列相对于使多个显示器画面分别从后方个别地透过显示而并排的各透过显示部,在横跨于各透过显示部的前方的部位接受来自指标光源的紫外光照射,由此发光显示。据此,与发光显示的指标列相比,乘车人员的意识难以朝向在该发光显示的后方进行透过显示的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结果,能够尽可能地减轻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即车辆信息显示的不连续部分被乘车人员视觉确认而赋予违和感的情况。结果,能够提高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显示的观感。
[0011 ]另外,在第二公开中,显示板在左右方向具有曲率而弯曲,在该左右方向并排的各显示器沿着显示板配置。
[0012]根据第二公开,即使是显示板具有曲率而弯曲的构成,通过将在左右方向并排的多个显示器沿着该显示板配置,也能够将穿过了各透过显示部的车辆信息的显示范围确保得宽。据此,即使不采用与显示板配合的画面弯曲的显示器,通过采用多个通用的平面状画面的显示器,也能够实现宽范围的车辆信息显示。并且,能够抑制对于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的乘车人员意识。因此,对于适用于量产化的车辆用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的观感。
[0013]并且,第三公开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备:具有显示车辆信息的画面的多个显示器;第一显示板,具有使各显示器的画面分别从后方个别地透过显示而并排的多个透过显示部、和位于多个透过显示部的各个之间的边界部分;第二显示板,在第一显示板的前方形成指标列来显示车辆状态值;以及指标光源,将指标显示部照亮,其中,指标光源将照亮指标显示部的可见光从第二显示板的边缘部向指标列照射,第二显示板具有通过从后表面向前方凹陷成锥状而使来自指标光源的可见光向前方反射的凹面部,指标列横跨于将边界部分夹在之间的各透过显示部的前方而形成,作为指标列而被组合的指标的每个均排列多个凹面部而构成,由此接收来自指标光源的可见光而发光显示。
[0014]根据第三公开,在第二显示板中指标显示部所形成的指标列相对于在第一显示板中使多个显示器画面分别从后方个别地透过显示而并排的各透过显示部,在横跨于各透过显示部的前方的部位接受来自指标光源的可见光照射。这里,作为指标列而被组合的指标的每个通过都排列多个从第二显示板的后表面向前方凹陷成锥状而将可见光向前方反射的凹面部,来发光显示。由此,与发光显示的指标列相比,乘车人员的意识难以朝向在该发光显示的后方进行透过显示的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结果,能够尽可能地减轻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即车辆信息显示的不连续部分被乘车人员视觉确认而赋予违和感的情况。结果,能够提高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显示的观感。
[0015]另外,在第四公开中,第一显示板及第二显示板在左右方向具有共通的曲率而弯曲,在该左右方向并排的各显示器沿着第一显示板配置。
[0016]根据第四公开,即使是第一显示板与第二显示板具有共通的曲率而弯曲的构成,通过将在左右方向并排的多个显示器沿着该第一显示板配置,也能够将穿过各透过显示部的车辆信息的显示范围确保得宽。由此,即使不采用与第一显示板及第二显示板配合而画面弯曲的显示器,通过采用多个通用的平面状画面的显示器,也能够实现宽范围的车辆信息显示,并抑制对于各透过显示部间的边界部分的乘车人员意识。因此,对于适用于量产化的车辆用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的观感。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II 一 II线剖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III 一 III线剖视图。
[0020]图4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
[0021]图5是表示与图1不同的显示状态的主视图。
[0022I图6是表示与图1、5不同的显示状态的主视图。
[0023]图7是表示与图1、5、6不同的显示状态的主视图。
[0024]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示意图。
[0025]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图,是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
[0026]图10是图9的X—X线剖视图。
[0027]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是与图5对应的主视图。
[0028]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的主视图。
[0029]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图,是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
[0030]图14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图,是与图3对应的剖视图。
[0031]图15是放大图13的主要部分而表示的剖视图。
[0032]图16是用于对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凹面部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33]图1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主视图。
[0034]图18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示意图。
[0035]图1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与图16对应的立体图。
[0036]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与图16对应的立体图。
[0037]图2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与图15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有时通过在各实施方式中对所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重复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构成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该构成的其它部分,能够应用先行说明过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构成。另外,除了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示的构成的组合以外,只要没有特别地对组合产生障碍,则即使没有明示,也能够将多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彼此部分地组合。
[0039](第一实施方式)
[0040]如图1?3所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I是对就坐于车辆内的座位的乘车人员进行显示的组合仪表,被设置在该车厢内的仪表面板。其中,装置I中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实质上与车辆中的图1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别一致。装置I中的“前方”表示对车辆内的乘车人员进行显示的图2的左方向且图3的下方向、即表示由该乘车人员进行的视觉确认侧。装置I中的“后方”是与针对车辆内的乘车人员的显示方向相反的图2的右方向且图3的上方向。
[0041]装置I具备显示板10、显示器20、指标光源30、罩体40、旋转指针50、驱动源60、指针光源70及控制电路80。
[0042]如图1?4所示,显示板10例如以聚碳酸酯树脂制等无色透明的透光性基材11为主体而形成为板状。显示板10通过向左右方向具有曲率地弯曲,而越从左右方向的两端部朝向中央部,则越向装置I的后方凹入。如图4所示,显示板10在其后表面1a具有遮光层12及烟幕(smoke)层13。
[0043]遮光层12通过将作为暗色而着色成黑色的例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等不透光层基于印刷等层叠于透光性基材11而成。通过在显示板10中的左右方向的多个部位隔开间隔地配置遮光层12,在透光性基材11确保从后方使光透过的多个透过显示部
14。各透过显示部14被确保为实质上相同尺寸的矩形状,均隔开规定间隔地沿左右方向并排。其中,在图1、4中,将透过显示部14的轮廓通过双点划线以虚拟的方式表示。
[0044]如图4所示,烟幕层13通过将作为暗色而着色成灰色的例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月旨、聚酯树脂等半透光层基于印刷等层叠于透光性基材11而成。烟幕层13与遮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