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压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15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压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尤指一种于盖体 的下端延伸出若干凸点,俾藉由该凸点与端子的倒勾部可压合 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以确保该本体与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挟 持力与接触导通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
背景技术
按连接器是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和其它电路 组件的连接装置。因此,广泛地运用于吾人生活周遭的各种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一般的连接器系焊固于电路板上,俾利用其连接端子与电 路板上经电路布局的接触端接触,以形成电气连接,然而在某 些运用上,该连接器系作为固定另一电路組件,例如可挠性印 刷电路板的用途。因此,该连接器系介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及 一刚性印刷电路板之间,俾作为电气讯号的转接。而传统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盖体的下端系为一平面, 于压合时,该盖体直接压合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上,使该端子 的倒勾部可压合并切入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中,而确保该本体 与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挟持力与接触导通。惟此种连接器的 压合结构具有下列缺点1.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与该盖 体的下表面皆为一平坦表面,其间的咬合力不强,因而影响挟 持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力量,因此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容易从 连接器中脱落等,诚属美中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案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连接器设计及产销 的经验,期能克服前揭连接器的压合结构无法有效地夹固可挠 性印刷电路板的缺失,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 新型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压合结构, 其于盖体的下缘处对应于该端子槽处具有若干缺口,且两缺口 间具有一凸点,俾藉由该凸点与端子的倒勾部可压合可挠性印 刷电路板,以确保该本体与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挟持力与接 触导通。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的压合结构,用以固持端子中的一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其包括 一本体,其 前端具有若干端子槽,两側各具有一沟槽,该沟槽中具有一开 口,且具有一卡掣件外露于该开口; 一盖体,可移除地置于该 沟槽中,其两端部分具有一枢轴部且该枢轴部可于该沟槽中滑 动且藉由该卡掣件卡掣,使该盖体可固持于该沟槽中进行枢轴 运动,且该盖体的下缘处对应于该端子槽处具有若干缺口,且 两缺口间具有 一 凸点;以及若干端子,系分置于该端子槽中, 每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且该接触部的端部朝上具有一倒勾部; 俾一可挠性印刷电路板插入该本体及该盖体间的开口内时,可 藉由将该盖体向前向下压合,该端子的倒勾部可顶住该挠性印 刷电路且切入该挠性印刷电路中而接触导通,而该盖体的凸点 与该倒勾部形成段差,造成压力,以确保该本体与该可挠性印 刷电路板的挟持力与接触导通。上述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中,所述卡掣件的两侧分别具 有一方便所述枢轴部滑过所述卡掣件的斜面。
上迷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中,所迷卡犁件的下方进一步 具有一使所迷卡覃件可于所述开P纵向移动的弹性组件。上述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中,所述弹性组件为一弹簧。其中上述连接器的压合结构 端子的数量相同。上述连接器的压合结构 缘处向外延伸而成。上述连接器的压合结构 缘材质制成。上迷连接器的压合结构所述凸点、端子槽及所迷其中,所述凸点由所述盖体的下其中,所述本体及所述盖体由绝其中,所述绝缘材质为塑料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当一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插入该本体及该盖体间的开口内时,该端子的倒勾部可顶住该 挠性印刷电路且切入该挠性印刷电路中而接触导通,而该盖体 的凸点与该倒勾部形成段差,造成压力,以确保该本体与该可 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挟持力与接触导通。


图1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与盖体分解时的示意图;图2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与盖体组合后 且 一 可挠性印刷电路板插入该本体及该盖体间的开口内时的示意图;图3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压合于与本体 以挟持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4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凸点与端子的倒勾部 压合及挟持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其中,图l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与盖体 分解时的示意图;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与盖体组合后且一 可挠性印刷电路板插入该本体及该盖体间的开口内时的示意 图;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压合于与本体以挟持可挠性印刷 电路板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凸点与端子的倒勾部压 合及挟持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用 以连接器l中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2,其中该连接器l包括 一本 体10; —盖体20;以及若千端子30所组合而成。其中,该本体10其前端具有若干端子槽11,两侧各具有一 沟槽12,该沟槽12中具有一开口 121,且具有一卡掣件13外露于 该开口121。此外,该卡掣件1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斜面131、 132, 以方便该盖体2 0于该沟槽12中横向移动时滑过该卡掣件1 3 。此 外,该卡掣件13的下方进一步具有一弹性组件(因投影关系故图 未示),其可外露于该开口 121中,藉由该弹性組件使该卡掣件13 可于该开口 121纵向移动,其中该弹性组件例如但不限于为一弹 簧。本实用新型的盖体20可移除地置于该沟槽12中,其两端部 分具有 一 枢轴部2 1且该枢轴部21可于该沟槽1 2中滑动且藉由该 卡掣件1 3卡掣于固定位置,使该盖体20可固持于该沟槽12中进 行纵向的枢轴运动,且该盖体20的下缘处对应于该端子槽ll处 具有若干缺口25,且两缺口 25间具有一凸点26,该缺口25设置 的位置较佳系对应于该端子槽ll且其数量例如但不限于相同于 端子槽11其可供该后述的端子30外露,且该凸点26系由该盖体20 的下缘处向外延伸而成。其中,该本体10及该盖体20系由绝缘 材质,例如但不限于塑料所制成。
其中,该端子30系分置于该端子槽11中,且每一端子30具 有一接触部31,且该接触部31的端部朝上具有一倒勾部32,该 倒勾部32于压合时可外露于该缺口 25,用以切入该可挠性印刷 电路板2中以便与其中的导线(图未示)形成接触导通。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 0与盖体2 0组合时,可将该盖体2 0两侧 的枢轴部21置入该沟槽12中并向其内側滑动,当其滑过斜面131 时,因弹性组件受压而下沉,使该枢轴部21可顺利通过该卡掣 件1 3而固持于该沟槽12中进行纵向的枢轴运动。当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2插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l的本体 10及盖体20间的开口内时,藉由将该盖体20向前向下压合,该 端子30的倒勾部32可顶住该挠性印刷电路板2且切入该挠性印刷 电路板2中而与其中的导线接触导通,而该盖体20的凸点26与该 倒勾部32则形成段差,造成压力,使该挠性印刷电路板2于其间 形成波浪状,如此,即可确保该本体10与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20 的挟持力与接触导通,并可避免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2从该端子 30中松脱,因此,确可改善习知连接器的压合结构的缺点。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于盖体的下端延伸出若 干凸点,俾藉由该凸点与端子的倒勾部可压合可挠性印刷电路 板,以确保该本体与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挟持力与接触导通 者,确可改善习知连接器的压合结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者,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 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 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压合结构,用以固持端子中的一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包括本体和盖体,其特征是本体前端具有若干端子槽,两侧各具有一沟槽,该沟槽中具有一开口,且具有一卡掣件外露于该开口;盖体可移除地置于所述沟槽中,其两端部分具有一枢轴部且该枢轴部可于所述沟槽中滑动且藉由所述卡掣件卡掣,使该盖体可固持于所述沟槽中进行枢轴运动,且该盖体的下缘处对应于所述端子槽处具有若干缺口,且两缺口间具有一凸点;以及若干端子,分置于所述端子槽中,每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且该接触部的端部朝上具有一倒勾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卡掣件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方便所述枢轴部滑过所述卡掣件的 斜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卡掣件的下方进一步具有一使所述卡掣件可于所述开口纵向移动的弹性组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组件为一弹簧。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点、端子槽及所述端子的数量相同。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点由所述盖体的下缘处向外延伸而成。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本体及所述盖体由绝缘材质制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材质为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压合结构,其包括本体,其两侧各具有一沟槽;一盖体,该盖体的下缘处对应于该端子槽处具有若干缺口,且两缺口间具有一凸点;以及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且该接触部的端部朝上具有一倒勾部;俾一可挠性印刷电路板插入该本体及该盖体间的开口内时,该端子的倒勾部可顶住该挠性印刷电路且切入该挠性印刷电路中而接触导通,而该盖体的凸点与该倒勾部形成段差,造成压力,以确保该本体与该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的挟持力与接触导通。
文档编号H01R12/00GK201018093SQ20072000003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5日
发明者黄宝珠 申请人:黄宝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