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812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具有两连接器,可分别与导线连接, 该两连接器可相匹配的接合,使导线可透过该两连接器达成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电连接器具有即插即拔功效,目前得以广泛应用。而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该两连接器分别与多数条导线电性连接,该两连接器可相匹配的接合。该两连接器各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及多数支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对应容置在该绝缘本体端子通道内。当该两连接器接合时,该两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即可对应接触,藉以达成该两连接器电性连接的作用,使得各导线可透过该两连接器达成电性连接的作用。但上述的两连接器在接合后,缺少卡扣,往往难以确保稳定的接合,尤其容易因导线被拉拉、碰触等因素而使两连接器之间产生松动、脱落,而无法确实的传输讯号,难以确保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因此,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本申请人有感上述缺点的可改善性,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可使相匹配的两连接器稳定的接合,而无松动、脱落的顾虑,且解扣操作相对便利,符合微小化设计。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包含一第一绝缘本体及多数支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一端子通道,该第一绝缘本体一端外壁突设有至少一卡扣体,该第一导电端子插置固定于该第一端子通道内,该第一导电端子各具有一第一接线部及一第一接触部, 该第一接线部刺破连接有第一导线;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其包含有一第二绝缘本体及多数支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二端子通道,该第二端子通道前端形成一插接口,该第二绝缘本体外部设有一扳动部,该扳动部内端连接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一端伸入该插接口中,扳动部为立式后扳工作;该第二导电端子插置固定于该第二端子通道内, 该第二导电端子各具有一第二接线部及一位于插接口内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线部刺破连接有第二导线;上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一端插接于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接口,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插接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中,构成该第二导电端子与该第一导电端子接触达成电性连接,并以该卡扣体卡扣于挡止部,构成该两连接器相互卡扣接合。上述方案进一步设计是该第二绝缘本体上还设有防止该扳动部后扳过度的限位部。所述该第二绝缘本体上防止扳动部后扳过度的限位部为凸设在扳动部后侧的凸台。所述该卡扣体具有一倾斜状的导引面及一卡扣面。所述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端及一与该插接端相反的连接端,该第一端子通道贯穿该插接端与连接端,插接端上具有防呆凸起;该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线部设有第一夹线槽,该第一夹线槽的内侧壁设有刺破第一导线的被覆层并电性接通第一导线的芯线的第一刺破部。所述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端及一与该插接端相反的连接端,该第二端子通道贯穿该插接端与连接端,插接端上设有防呆插槽,防呆插槽配合第一绝缘本体的防呆凸起插接;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线部设有第二夹线槽,该第二夹线槽的内侧壁设有刺破第二导线的被覆层并电性接通第二导线的芯线的第二刺破部。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卡扣体, 且于该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内设有一档止部,当该两连接器相互接合时,该卡扣体即可卡扣于挡止部,使相匹配的该两连接器相互卡扣接合,使得该二连接器可稳定的接合,而无松动、脱落的顾虑;可确实的传输讯号,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解除两连接器相互接合的扳动部为立式后扳工作,便于解扣操作,且占用空间小,有利于缩小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体形,符合微小化设计,实用性和经济性大大提升。本实用新型又一优点是导电端子和导线之间为刺破连接,使得连接器与导线的连接更为简单容易,且连接器之间设有防呆结构,使得连接器接合更准确、快捷。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本体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端子结合到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绝缘本体立体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电端子结合到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请参阅图广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有一第一连接器1 及一第二连接器2,该两连接器1、2分别与多数条第一导线3及第二导线4电性连接,该两连接器1、2可相匹配的接合,藉以达成该两连接器1、2电性连接的作用,使得各导线3、4可透过该两连接器1、2达成电性连接的作用。图1、2、3、8所示,该第一连接器1包含有一第一绝缘本体11及多数支第一导电端子12,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11以塑胶材料制成,其具有一插接端111、一与该插接端111相反的连接端112及多数个对应于第一导电端子12数目而贯穿该插接端111与连接端112的第一端子通道113,该插接端111可用以接合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器2,该连接端112可用以连接第一导线3,该第一端子通道113可用以容置第一导电端子12。该插接端外壁突设有一卡扣体114,该卡扣体114具有一倾斜状的导引面1141及一卡扣面1142。图2、3所示,该第一导电端子12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插置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端子通道113内。该第一导电端子12具有一位于该第一绝缘本体 11的连接端112内的第一接线部121及一位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1的插接端内的第一接触部122,该第一接线部121设有第一夹线槽1211,该第一夹线槽1211的内侧壁设有刺破第一导线3的被覆层并电性接通第一导线的芯线的第一刺破部1212。该第一导线3 —端置于该第一导电端子12的第一接线部121上,通过压入第一夹线槽1211内,由第一夹线槽1211 内侧壁的左右第一刺破部1212刺破夹持,(如图8所示),使该第一导线3得以固定及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导电端子12的第一接线部121 ;该接触部122呈一中空管状。图4、5、6、7、8所示,该第二连接器2包含有一第二绝缘本体21及多数支第二导电端子22,其中该第二绝缘本体21以塑胶材料制成,其具有一插接端211、一与该插接端211 相反的连接端212及多数个对应于第二导电端子22数目而贯穿该插接端211与连接端212 的第二端子通道213,该插接端211内部并形成一插接口 214,该插接口 214设于第二端子通道213前端,可用以接合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器1,该连接端212可用以连接第二导线4,该第二端子通道213可用以容置第二导电端子22。该第二绝缘本体21外部并突设有一扳动部215,该扳动部215内端连接有一挡止部216,该挡止部216—端伸入该插接口 214中,而能用以挡止该卡扣体114。扳动部215为立式后扳工作,并于该第二绝缘本体21上还设有防止该扳动部215后扳过度的限位部217,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17为凸设在扳动部后侧的凸台。该第二导电端子22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插置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21的第二端子通道213内。该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一位于该第二绝缘本体21的连接端 212内的第二接线部221及一位于该第二绝缘本体21的插接口 214内的第二接触部222, 该第二接线部221设有第二夹线槽2211,该第二夹线槽2211的内侧壁设有刺破第二导线4 的被覆层并电性接通第二导线的芯线的第二刺破部2212。该第二导线4 一端置于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线部221上,通过压入第二夹线槽2211内,由第二夹线槽2211内侧壁的左右第二刺破部2212刺破夹持(如图8所示),使该第二导线4得以固定及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线部221。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2呈一柱状,可用以插接于第一导电端子12的第一接触部122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连接器1、2可相互接合,使该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绝缘本体11的插接端111可插接于该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绝缘本体21的插接口 214中,该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2即可插接于该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导电端子12的第一接触部122中,使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2与第一导电端子12 的第一接触部122接触,藉以达成该两连接器1、2电性连接的作用,使得各导线3、4可透过该两连接器1、2达成电性连接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于该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绝缘本体11上设有一卡扣体114,且于该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绝缘本体21内设有一挡止部216,当该两连接器1、2相互接合时, 该卡扣体114可利用导引面1141滑过挡止部216下端,进而以该卡扣体114的卡扣面1142卡扣于挡止部216,而能使相匹配的该两连接器1、2相互卡扣接合,使得该二连接器1、2可稳定的接合,而无松动、脱落的顾虑,从而获得确实的传输讯号,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当该两连接器1、2欲分离时,只需下压该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绝缘本体21的扳动部215,即可以该扳动部215连动挡止部216,使该挡止部216上移,如此该卡扣体114即可脱离档止部216,而使该两连接器1、2得以顺利的分离。由于扳动部215为立式后扳工作, 便于解扣操作,实用性和经济性大大提升,且占用空间小,有利于缩小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体形,符合微小化设计。扳动部215的后方有凸台式的限位部217,得以防止该扳动部215 后扳过度,保证扳动部215工作的连续性,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端子12和第二导电端子22是通过压入刺破方式分别固定及连通导线3、4,使连接器1、2与导线3、4的连接更为简单容易,且连接器1、2与导线3、4 的连接更为稳固。再者,第一绝缘本体11的插接端111上具有防呆凸起1111,而该第二绝缘本体21的插接端211上设有防呆插槽2111,防呆插槽2111配合第一绝缘本体的防呆凸起1111插接,使得连接器1、2接合更准确、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构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包含一第一绝缘本体及多数支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一端子通道,该第一绝缘本体一端外壁突设有至少一卡扣体,该第一导电端子插置固定于该第一端子通道内,该第一导电端子各具有一第一接线部及一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线部刺破连接有第一导线;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其包含有一第二绝缘本体及多数支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二端子通道,该第二端子通道前端形成一插接口,该第二绝缘本体外部设有一扳动部,该扳动部内端连接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一端伸入该插接口中,扳动部为立式后扳工作;该第二导电端子插置固定于该第二端子通道内,该第二导电端子各具有一第二接线部及一位于插接口内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线部刺破连接有第二导线;上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一端插接于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接口,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插接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 SM部中,构成该第二导电端子与该第一导电端子接触达成电性连接,并以该卡扣体卡扣于挡止部,构成该两连接器相互卡扣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上还设有防止该扳动部后扳过度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上防止扳动部后扳过度的限位部为凸设在扳动部后侧的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扣体具有一倾斜状的导引面及一卡扣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端及一与该插接端相反的连接端,该第一端子通道贯穿该插接端与连接端,插接端上具有防呆凸起;该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线部设有第一夹线槽,该第一夹线槽的内侧壁设有刺破第一导线的被覆层并电性接通第一导线的芯线的第一刺破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端及一与该插接端相反的连接端,该第二端子通道贯穿该插接端与连接端,插接端上设有防呆插槽,防呆插槽配合第一绝缘本体的防呆凸起插接;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线部设有第二夹线槽,该第二夹线槽的内侧壁设有刺破第二导线的被覆层并电性接通第二导线的芯线的第二刺破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包括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含第一绝缘本体及多数支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刺破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一绝缘本体一端外壁突设有卡扣体;第二连接器包含有第二绝缘本体及多数支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刺破连接有第二导线,该第二绝缘本体外部设有一扳动部,该扳动部内端的挡止部伸入第二绝缘本体插接口中,扳动部为立式后扳工作;第一连接器的一端插接于第二连接器的插接口,并以卡扣体卡扣于挡止部,构成两连接器相互卡扣接合,接合稳定,不易松脱;扳动部为立式后扳工作,便于解扣操作,且占用空间小,连接器组装简单,方便,提高实用性和经济性。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2231241SQ20112040425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唐明贤, 黄天佑 申请人:唐明贤, 黄天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