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及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82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及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止极群反装的防呆式蓄电池盒。
背景技术
蓄电池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铅酸蓄电池利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又称格子体)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密度1.26-1.33g/mlg/ml的稀硫酸作电解质。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实际组装过程中,负极板和正极板组成的极群置于电池盒内。铅酸蓄电池在半成品组装过程中,极群中相同极性的极板极耳通过汇流排焊接在一起,汇流排的一侧设有端子,各极群通过端子依次串连起来。由于焊接正负极板极耳的汇流排的端子是位于极群相对的两侧,导致工人组装电池时,很难判断极群是否装反。特别是6V电池端子位置成旋转对称式结构更易造成大反极现象,那么只有借助于工具或人工检查排查出单个极群反装的电池。而目前因环保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要求,大多企业都由外化成转为内化成,蓄电池一旦制作完成,很难采用工具进行检查极群是否装反,流入下道工序基本很难发现问题,给后续工序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甚至流入市场造成客诉。为解决极群反装的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0920197872.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包括电池槽和槽盖,电池槽内腔被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小室,每个小室内装有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的极群,极群顶部设有两个分别将所有正极板的极耳和所有负极板的极耳焊接在一起的汇流排,其中焊接所有正极板极耳的汇流排与小室侧壁之间留有一间隙,所述的槽盖内腔设有底端伸入所述间隙的定位板。上述专利文献中通过在槽盖内腔设置底端伸入焊接所有正极板极耳的汇流排与小室侧壁之间间隙的定位板,有效防止了其内部的极群反装,反装可以在试盖过程中检测出,避免了返工,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然而,上述电池盒加工过程中,需要首先根据需要加工小室,然后加工极群时,需要在正极板极耳的汇流排与小室侧壁之间留有一间隙,同时在间隙内设置定位板,加工工序繁琐。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极群反装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通过对电池盒本身结构进行改进,从根本上避免了极群反装现象的发生,且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一种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包括电池槽、以及与电池槽扣合的槽盖,所述电池槽一侧侧壁顶端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槽盖相对应的一侧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0007]实际安装时,如果出现反装时,则由于定位凸起的作用,槽盖将无法插入到电池槽内,此时,安装人员则需要调整槽盖的方向。当槽盖方向调整准确时,定位凸起插入到定位凹槽内,即可完成电池盒的安装。为便于电池槽和槽盖之间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槽盖底面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电池槽槽口部位的卡槽,所述定位凹槽设于该卡槽的槽底处。为便于定位凸起的加工,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池槽槽口部位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板,所述定位凸起设于该卡板顶端,且与卡板一体设置。为进一步提高电池槽与槽盖之间安装的准确度,作为优选,所述卡板与所述电池槽槽口部位的连接部位形成定位台阶。实际安装过程中,槽盖的底端抵在定位台阶上。所述定位凸起可加工成多种形状,例如可加工成矩形、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此时定位凹槽的形状需要与定位凸起的形状基本一致。为降低加工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凸起为矩形块。所述定位凸起的高度为3 6mm,所述定位凸起的宽度为5 15mm,所述定位凸起的厚度与卡板的厚度相等。为便于定位凸起顺利插入到定位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为4 7mm,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为6 16mm,所述定位凹槽的厚度比定位凸起的厚度大0.5 Imm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包括电池盒、设于电池盒内的极群、将极群串连的汇流排以及与汇流排连通的正、负极端子,所述电池盒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槽和槽盖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机构,有效避免了极群反装现象的发生,且定位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可操作性强、防呆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的电池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的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包括电池槽1、以及与电池槽I扣合的槽盖2,电池槽I 一侧侧壁顶端设有定位凸起3 ;槽盖2相对应的一侧底面设有与定位凸起3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4。如图3所示,槽盖2底面设有用于卡合电池槽I槽口部位的卡槽5,定位凹槽4设于该卡槽5的槽底处。卡槽5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电池槽I槽口部位设有与卡槽5配合的卡板6,定位凸起3设于该卡板顶端,且与卡板一体设置。卡板6与电池槽I槽口部位的连接部位形成定位台阶7,实际安装过程中,卡槽5端部抵接在该定位台阶7上。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凸起3为矩形块。定位凸起3的高度为3 6mm,定位凸起3的宽度为5 15mm,定位凸起3的厚度与卡板6的厚度相等。定位凹槽4的深度为4 7mm,定位凹槽4的宽度为6 16mm,定位凹槽4的厚度比定位凸起3的厚度大0.5 Imm,以便于定位凸起3的顺利插入。[0022]本实施例中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实际安装过程中:极群入槽前需有序的装入电池槽1,按设计要求(即凸凹配合所在极性方位)指定正确极性下槽,试盖时,电池槽设有的定位凸起3顺利与槽盖2设有的定位凹槽4可正常配合即为正确操作,若无法配合即为不正常,必须剔除装反的极群并纠正。实施例2一种蓄电池,包括电池盒、设于电池盒内的极群、将极群串连的汇流排以及与汇流排连通的正、负极端子,电池盒为实施例1中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包括电池槽(I)、以及与电池槽(I)扣合的槽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I) 一侧侧壁顶端设有定位凸起(3);所述槽盖(2)相对应的一侧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3)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2)底面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电池槽⑴槽口部位的卡槽(5),所述定位凹槽⑷设于该卡槽(5)的槽底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I)槽口部位设有与所述卡槽(5)配合的卡板(6),所述定位凸起(3)设于该卡板顶端,且与卡板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6)与所述电池槽(I)槽口部位的连接部位形成定位台阶(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凸起(3)为矩形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3)的高度为3 6mm,所述定位凸起(3)的宽度为5 15mm,所述定位凸起(3)的厚度与卡板(6)的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4)的深度为4 7mm,所述定位凹槽⑷的宽度为6 16mm,所述定位凹槽⑷的厚度比定位凸起⑶的厚度大0.5 1mm。
8.一种蓄电池,包括电池盒、设于电池盒内的极群、将极群串连的汇流排以及与汇流排连通的正、负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为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极群反装的蓄电池盒,包括电池槽、以及与电池槽扣合的槽盖,所述电池槽一侧侧壁顶端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槽盖相对应的一侧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槽和槽盖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机构,有效避免了极群反装现象的发生,且定位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可操作性强、防呆性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蓄电池。
文档编号H01M2/02GK203055996SQ2012206906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桂发, 沈旭培, 陈清元, 张天任, 刘三元, 高根芳, 朱健, 刘清平, 刘玉, 邓成智, 高峰, 吴飞, 施璐, 李丹 申请人: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