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765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该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包括:一机箱以及安装于机箱中并相互配合的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下料单元,其中,UV光固化单元设置于点胶单元和下料单元之间;所述的点胶单元及下料单元分别与机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对应;所述的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和下料单元两两之间分别通过传送装置连接,传送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夹紧物料或产品的夹具。本实用新型将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和下料单元组合装配于一个机箱中,形成一体式组装设计,大大节省了整个结构的占用空间,且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以致能够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
【专利说明】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一体式组装设计、环保、节能,且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的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节能产业及其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半导体二极管(LED)照明的节能效果已被公认。
[0003]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LED作为一种新的照明光源材料被广泛应用着。而LED封装技术对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
[0004]传统的LED封装工艺,一般包括步骤为:固晶、热固化、焊线、点胶、热固化成型。在固晶步骤中,是指在一支架上的固晶区点固晶胶,然后再将发光芯片放置于固晶区中,其中,点胶所用的固晶胶为热固化树脂。在热固化步骤中,将上述放置有发光芯片的支架放在一个热烘箱中进行烘烤,热烘箱的温度为150°C,烘烤时间至少为60分钟,使热固化树脂固化,即可使发光芯片与支架稳固连接。在焊线步骤中,利用焊线机将发光芯片的极与支架的极通过金属导线连接。在点胶步骤中,一般都是将硅胶(矽胶)灌封于LED半成品中发光芯片上,令发光芯片被硅胶包覆;在最后的热固化成型步骤中,将上述灌封有硅胶的LED半成品放在一个热烘箱中进行烘烤,热烘箱的温度为150°C,烘烤时间为120?300分钟,使热硅胶固化,形成LED成品。
[0005]与传统的LED封装工艺对应的,传统的LED封装设备一般包括:固晶机、热烘箱、焊线机、点胶机。由于固晶步骤中所用的热固化树脂只有在热烘箱(温度为150°C)中至少烘烤60分钟,才能使热固化树脂固化;再者,在点胶步骤中所用的硅胶,其在热烘箱(温度为150°C)中烘烤120?300分钟,才能使硅胶固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分工,以提高生产效率,上述的固晶机、热烘箱、焊线机、点胶机不能组装在一起,而是分开安装的,即固晶机、热烘箱、焊线机、点胶机分别装配在不同的车间。在使用时,需要将产品顺序移动至分别具有固晶机、热烘箱、焊线机、点胶机的不同的车间,以实现生产LED。
[0006]由上所述,传统的LED封装设备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固晶机、热烘箱、焊线机、点胶机没有组装在一起,导致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然而,在目前房价高昂的情况下,对生产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再者,物料或半成品在移动或搬运到另外的车间时,可能会导致物料或半成品产生移位,导致最终的产品质量不高,或直接变成废品。另外,由于烘烤的时间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及需要较高的电能,即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以致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式组装设计、环保、节能,且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的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包括:一机箱以及安装于机箱中并相互配合的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下料单元,其中,UV光固化单元设置于点胶单元和下料单元之间;所述的点胶单元及下料单元分别与机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对应;所述的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和下料单元两两之间分别通过传送装置连接,传送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夹紧物料或产品的夹具。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下料单元呈一平面直线分布于所述的机箱中。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点胶单元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UV光固化单元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料单元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传送装置为输送带或输送链条。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和下料单元组合装配于一个机箱中,形成一体式组装设计,大大节省了整个结构的占用空间,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使LED封装工艺中点胶、UV光固化和下料步骤一次性自动化完成,而不需要将物料或半成品移动或搬运到另外的车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废品发生率。另外,由于UV光固化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大大降低了整个生产的时间,以致可将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和下料单元组合装配在一起,形成一自动化生产线,这样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且节能环保,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参见图1所示,为一种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简图,该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包括:一机箱100以及安装于机箱100中并相互配合的点胶单元1、UV光固化单元2、下料单元3,其中,UV光固化单元2设置于点胶单元I和下料单元3之间。
[0018]所述的点胶单元I及下料单元3分别与机箱100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对应;所述的点胶单元1、UV光固化单元2和下料单元3两两之间分别通过传送装置连接,传送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夹紧物料或产品的夹具。
[0019]所述的点胶单元1、UV光固化单元2、下料单元3呈一平面直线分布于所述的机箱100 中。
[0020]所述的点胶单元I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在点胶单元I点胶后,通过机械臂将产品夹持,并将产品移送至传送装置上的夹具中,并通过传送装置将产品传送至UV光固化单元2。
[0021]所述的UV光固化单元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在UV光固化单元2工作后,通过机械臂将产品夹持,并将产品移送至传送装置上的夹具中,并通过传送装置将产品传送至下料单元3。
[0022]所述的下料单元3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在下料单元3工作后,通过机械臂将产品夹持,并将产品移送至传送装置上的夹具中,并通过传送装置将产品传送至机箱100的出料口。
[0023]上述的传送装置为输送带或输送链条。
[0024]本实用新型将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和下料单元组合装配于一个机箱中,形成一体式组装设计,大大节省了整个结构的占用空间,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使LED封装工艺中点胶、UV光固化和下料步骤一次性自动化完成,而不需要将物料或半成品移动或搬运到另外的车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废品发生率。另外,由于UV光固化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大大降低了整个生产的时间,以致可将点胶单元、UV光固化单元和下料单元组合装配在一起,形成一自动化生产线,这样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且节能环保,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0025]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机箱(100)以及安装于机箱(100)中并相互配合的点胶单元(1)、UV光固化单元(2)、下料单元(3),其中,UV光固化单元(2)设置于点胶单元(I)和下料单元(3)之间;所述的点胶单元(I)及下料单元(3)分别与机箱(100)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对应;所述的点胶单元(I)、UV光固化单元(2)和下料单元(3)两两之间分别通过传送装置连接,传送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夹紧物料或产品的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胶单元(1)、UV光固化单元(2)、下料单元(3)呈一平面直线分布于所述的机箱(1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胶单元(I)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V光固化单元(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单元(3)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位于传送装置旁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化LED封装胶灌封及下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装置为输送带或输送链条。
【文档编号】H01L33/48GK203589064SQ201320660024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叶逸仁 申请人:叶逸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