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723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线缆防旋转设计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线缆连接器是电子设备间用于传输信号的重要零组件,经过多年的发展,线缆连接器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形成了符合usb,sata,hdmi,sas,displayport等各种传输协议的线缆连接器,上述各种不同的线缆连接器大多通过线缆内的金属导体和连接器中的金属端子传输信号。

例如,如图1-图2所示,在公告号为cn104348051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连接器1’及与连接器1’一端连接的线缆2,所述连接器1’包括印刷电路板3、安装于印刷电路板3前端的接插件4,所述印刷电路板3具有相对的前端与后端,所述线缆2包括与印刷电路板3的后端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线,导线包括一对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线231,所述电源线231包括导电导线、包覆于导电导线外的绝缘层及包覆于绝缘层外的外壳层。这种线缆连接器是靠冲压弯折金属壳体5尾部呈u型的线缆握持部513与延伸部5223配合来固定线缆。但这种线缆握持部的u型开口处容易受力张开,导致对线缆的握持不够牢固。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牢固握持线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线缆防旋转设计从而防止线缆旋转导致导线损坏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金属外壳,具有相互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至少一个线缆组件,容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每个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线缆,具有多条导线、屏蔽编织网及绝缘外被;对接电路板,所述对接电路板的后端连接到所述线缆的导线;以及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为呈多边形的金属套环,所述固定套环的内周面紧密套设在所述线缆的屏蔽编织网的外周,所述固定套环的外周面卡设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对接电路板收容槽,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第二对接电路板收容槽,所述第一对接电路板收容槽与所述第二对接电路板收容槽相匹配以容置所述线缆组件的对接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固定套环卡槽,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第二固定套环卡槽,所述第一固定套环卡槽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环卡槽相匹配形成与所述固定套环互补的形状以容置所述固定套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套环卡槽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环卡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呈半圆形的挡板,以阻止所述固定套环沿纵向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内形成有第一线缆收容槽,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第二线缆收容槽,所述第一线缆收容槽和所述第二线缆收容槽相匹配以容置所述线缆。

优选地,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覆在所述对接电路板与所述线缆之间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在所述固定套环的后方注塑成型的防拉拔结构,所述防拉拔结构的一端具有凸台并卡接在金属外壳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环的初始形状为圆形套环,套设在所述线缆的外周后经冲压成为外形呈六边形的固定套环。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环的外周面设有一圈凹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环的用于收容线缆的收容孔呈六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套环是通过整体变形压紧在线缆的外周,套环上不具有开口因此受力也不容易张开,能够解决线缆握持不牢固的问题。而且,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防旋转设计有效地防止对接电路板连接之后线缆旋转而导致导线损坏的情况发生。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案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在结构和工作上的组织及方式及其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组件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组件的固定套环在冲压之前的立体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组件的固定套环在冲压之后的立体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局部组装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组装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一览表:

背景技术部分:

100线缆连接器组件

1’连接器

2线缆

3印刷电路板

4接插件

231电源线

5金属壳体

513线缆握持部

5223延伸部

本申请部分:

1线缆连接器组件

10金属外壳

110上壳体

1110第一对接电路板收容槽

1120第一定位模块容纳部

1130第一固定套环卡槽

1132挡板

1140第一线缆收容槽

115第一锁紧螺杆

120下壳体

1210第二对接电路板收容槽

1220第二定位模块容纳部

1230第二固定套环卡槽

1232挡板

1240第二线缆收容槽

125第二锁紧螺杆

20线缆组件

210线缆

2110屏蔽编织网

2112导线

2220绝缘外被

220对接电路板

230定位模块

240固定套环

250防拉拔结构

2410凹槽

2420六边形收容孔

240’固定套环

2410’凹槽

2420’圆形收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很容易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示出在附图中且本文将详细说明的是几个具体实施例,同时应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本发明原理的一个示例,且不意欲将本发明限制于本文所示出的附图。

同样地,对一特征或方案的引用意欲描述本发明的一实例的一特征或方案,不意味着其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述的特征或方案。此外,应该注意的是,说明书示出了多个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已组合在一起以说明潜在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还可以采用其它未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述组合不意欲为限制。

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方向表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用于解释本发明中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认为这些表示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

参考图3,线缆连接器组件1包括金属外壳10以及一个或多个线缆组件20。金属外壳10分为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具有中心对称的结构并且对应地设置螺纹孔而通过螺钉相互连接。当然,也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其他连接方式来连接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例如卡扣、凸块等形式。它们的后端分别设置第一锁紧螺杆115和第二锁紧螺杆125,在将线缆连接器组件1连接到所需设备时通过旋转锁紧螺杆115、125进行锁紧。

参考图4-5,线缆组件20包括线缆210、对接电路板220以及固定套环240。线缆210包括多条导线2112、屏蔽编织网2110及绝缘外被2220,每条导线2112具有一段暴露在外的部分且每条导线2112的前端连接在对接电路板220的后端。线缆210在导线2112的外周包围地设有屏蔽编织网2110,固定套环240紧密套设在线缆210的屏蔽编织网2110外圆周。固定套环240原本是圆形中空的金属材质的固定套环240’(如图6所示),该固定套环240’外表面的例如中部的位置处设有凹槽2410’,凹槽2410’在冲压时起到供溃缩变形让位的作用。当将圆形的固定套环240’套设到线缆210的屏蔽编织网2110的外周后,再用加工工具进行冲压,使其变形成为多边形的固定套环,例如图7所示的六边形的固定套环240,从而可以卡紧到线缆210的屏蔽编织网2110并电性连接到线缆连接器1的金属外壳10以达成电性接地,由此能够牢固握持线缆210,且由于固定套环240是均匀地向内收缩变形为六边形,对线缆210内部的破坏性小有利于保证线缆210的完好导通。同时,固定套环240与线缆的屏蔽编织网2110及金属外壳10电性连接而实现emi防护。当然,也可以将该固定套环240’冲压为其他形状,例如四边形或八边形,只要能卡紧线缆210并防止其发生旋转即可。当该固定套环240安置在金属外壳10中与其形状互补的六边形容置空间时,还能够防止位于金属外壳10中的线缆组件20发生旋转。

线缆组件20还包括包覆在对接电路板220与导线2112之间的连接处外周的定位模块230,用于保护导线2112的连接处防止被拉脱,该定位模块230还可以与金属外壳10相配合,辅助将对接电路板220定位到金属外壳10。

另外,线缆组件20还包括在固定套环240后方注塑成型的防拉拔结构250,防拉拔结构250的一端具有凸台并卡接在金属外壳10的内部,从而防止线缆210被外力从金属外壳10拔出。

线缆连接器组件1由上壳体110、下壳体120以及线缆组件20组装而成。参考图8并结合图3,金属外壳10的上壳体110形成有第一对接电路板收容槽1110、第一固定套环卡槽1130以及第一线缆收容槽1140,而下壳体120形成有第二对接电路板收容槽1210、第二固定套环卡槽1230以及第二线缆收容槽1240。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组装在一起后,第一对接电路板收容槽1110和第二对接电路板收容槽1210相互配合形成容置对接电路板220的收容空间,且使多个对接电路板220相互间隔开,第一固定套环卡槽1130和第二固定套环卡槽1230相互配合形成与固定套环240互补的形状,从而形成容置固定套环240的六边形容置空间,并且第一线缆收容槽1140和第二线缆收容槽1240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线缆210的容置部。另外,第一固定套环卡槽1130和第二固定套环卡槽123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呈半圆形的挡板1132、1232,当固定套环240容置于第一固定套环卡槽1130和第二固定套环卡槽1230形成的容置空间时,挡板1132、1232可以阻止固定套环240沿纵向的位移,从而可以更好地固定线缆组件。

结合参考图8、图9,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对接电路板220的后端连接到线缆210;将呈圆形的固定套环240’的圆形收容孔2420’套设在连接到对接电路板220后方的线缆210的屏蔽编织网2110外圆周上,再用加工工具对固定套环240’进行冲压,使其外形变形成为呈多边形,例如六边形的固定套环240,所述固定套环240的用于收容线缆210于其中的收容孔2420也对应变形为呈六边形的构造,即可使固定套环240紧密地与屏蔽编织网2110接触并卡固线缆210;固定套环240’上的凹槽2410’在冲压过程中可以提供变形的溃缩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少冲压所需要的力量。冲压后固定套环240上仍然保持凹槽2410。然后,将组装好的线缆组件20安装到金属外壳10的下壳体120,使得固定套环240定位于下壳体120的第二固定套环卡槽1230中,对接电路板220位于下壳体120的第二对接电路板收容槽1210中且保持彼此分离,以及固定套环240后方的线缆210位于下壳体120的第二线缆收容槽1240而使多个线缆组件20保持彼此间隔。最后,将上壳体110连接到下壳体120,例如通过扣合连接或采用连接螺钉的方式,使得上壳体110的第一固定套环卡槽1130与第二固定套环卡槽1230相匹配形成与固定套环互补的六角形状以容纳固定套环240,使得上壳体110的第一对接电路板收容槽1110与第二对接电路板收容槽1210相匹配以容纳对接电路板220,使得上壳体的第一线缆收容槽1140与第二线缆收容槽1240相匹配以容纳所述线缆。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0上还形成有第一定位模块容纳部1120和第二定位模块容纳部1220。定位模块230注塑成型并包覆在对接电路板220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处,然后安置在第一定位模块容纳部1120和第二定位模块容纳部1220形成的容置空间中,从而进一步辅助对接电路板220在金属外壳10中的定位。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清楚了解到这里没有描述的其他效果。

虽然为了说明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多种改型、添加和替代是可能的,且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