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耳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76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极耳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极耳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电池包括壳体、盖板组件、电芯、固持件、正负极耳、正负极片。正负极耳主要的作用是:1)引导电池的冲电和放电;2)控制电池卷芯组的流通量;3)调整电池卷芯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势差;正负极片的主要作用:1)焊接盖板组件的正负极和正负极耳;2)实现电池内电通路正常连通;3)保护极耳的机械强度。通常,电芯的无数次冲电和放电是通过盖板上固持件、独立极片、卷芯上极耳有效连通实现的,现有技术的极片和极耳和固持件的连接都是通过焊接完成的,这样就完成电池的电路内循环和外循环。

电池这种内外循环电路的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1)充电和放电时,从固持件到极片到极耳的有效宽度和厚度一定时,经过焊接后降低了电流流通的有效面积,电流通量会逐渐减小,温度和电阻会逐渐增加,可能还会出现极耳过热现象,这往往也是技术人员忽略的“狭窄”地带;2)极片和极耳和固持件组成的环链结构最薄弱的仍然是极耳;3)极耳和极片的链接产线上,很难确保生产的一致性;4)生产成本比较高;5)焊接过后的极耳和极片回收后很难直接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连接组件,包括固持件、保持架、极耳组和压片:其中,保持架的一端对称设有轴孔机构,另一端设有锁死机构,上端开有一个通孔;压片的一端为周向运动的圆轴,另一端为配合保持架锁死机构的卡接部,保持架和压片联合起来后失去自由度;固持件从保持架的通孔中穿过;极耳组置于压片的上表面上,通过压片与保持架的配合挤压将其与固持件的底面机械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压片与极耳组接触的上表面上设有凸起的半球形阵列,以阻止极耳组的滑动。

优选地,所述压片是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其高温度下的硬度不变。

优选地,所述压片的上表面与固持件的底面之间的间隙远小于极耳的总厚度。

优选地,所述保持架上的锁死机构为方形孔,所述压片的卡接部为可进入该方形孔的方形末端,压片的圆轴装入保持架的轴孔后,压片的方形末端进入保持架的方形孔锁死机构后锁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极耳连接组件,通过设计了具有联合锁死功能的保持架和压片,将极耳连接组件的连接方式由焊接改变为机械的直接连接,实现了非焊接的电流路连通;通过设计压片的上表面与固持件的底面之间的间隙远小于极耳的总厚度,确保了极耳与固持件之间具有足够的压力;通过在压片表面设计了凸起的半球形阵列,防止了极耳的滑脱;实现了与焊接连接方式的结构强度等同,但是成本降低,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且极耳的回收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极耳连接组件,包括铆钉5、保持架6、极耳组8和压片9:其中,保持架6的一端对称设有轴孔机构,另一端设有锁死机构,上端开有一个通孔;压片9的一端为周向运动的圆轴,另一端为配合保持架锁死机构的卡接部,保持架6和压片9联合起来后失去自由度;铆钉5从保持架6的通孔中穿过;极耳组8置于压片9的上表面上,通过压片9与保持架6的配合挤压将其与铆钉5的底面机械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压片9与极耳组8接触的上表面上设有凸起的半球形阵列,以阻止极耳组8的滑动。

优选地,所述压片9是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其高温度下的硬度不变。

优选地,所述压片9的上表面与铆钉5的底面之间的间隙远小于极耳8的总厚度。

优选地,所述保持架6上的锁死机构为方形孔,所述压片的卡接部为可进入该方形孔的方形末端,压片9的圆轴装入保持架6的轴孔后,压片9的方形末端进入保持架6的方形孔锁死机构后锁死。

一种使用所述的电池极耳连接组件的锂电池,还包括电池盖板组件和电池卷芯:所述电池盖板组件由所述电池连接组件的铆钉5穿过电池盖板2上的一个通孔与电池铝板4连接;所述电池卷芯7与电池连接组件相连;电池盖板2和电池铝板4之间有绝缘体3;外壳1用以密封所述电池极耳连接组件、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卷芯和电解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极耳连接组件,通过设计了具有联合锁死功能的保持架和压片,将极耳连接组件的连接方式由焊接改变为机械的直接连接,实现了非焊接的电流路连通;通过设计压片的上表面与固持件的底面之间的间隙远小于极耳的总厚度,确保了极耳与固持件之间具有足够的压力;通过在压片表面设计了凸起的半球形阵列,防止了极耳的滑脱;实现了与焊接连接方式的结构强度等同,但是成本降低,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且极耳的回收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