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管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324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MOS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insulator)—半导体。MOS管的source和drain是可以对调的,他们都是在P型backgate中形成的N型区。在多数情况下,这个两个区是一样的,即使两端对调也不会影响器件的性能。这样的器件被认为是对称的。MOS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要将MOS管等晶体管先焊接在PCB板上,由于 PCB 板尺寸较大,MOS管尺寸又比较小,而且MOS管又在PCB中间位置, 导致将MOS管固定在散热片上非常困难。目前的方法是要在PCB板上开一个很大的孔或者更改 PCB 板的布局,这给PCB板的设计带来很多麻烦,给以后的生产装配也带来很困难。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MOS管散热装置被设计出来,通过设置金属壳体和散热栅板,可以对MOS管进行很好的散热;通过设置夹持块和弹簧连接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尺寸的MOS管,提高散热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硅胶储存槽并在其内部储装散热硅胶,可以很好的提高金属壳体和MOS管的热传递效率,提高MOS管的散热效果,简单实用,即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壳体、散热栅板和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安装在金属壳体开口的内部,夹持块通过弹簧弹性设置在金属壳体内部,所述弹簧通过焊点固定焊接在金属壳体内部;所述散热栅板固定设置在连接块的上端,连接块和金属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硅胶储存槽,硅胶储存槽的槽口插接有槽口挡板,所述槽口挡板的中部开设有折断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栅板均匀固定安装在连接块的上部,散热栅板和连接块为插槽固定连接,提高散热栅板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储存槽的内部填充有散热硅胶,提高MOS管和金属壳体的热传递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块和弹簧通过焊点固定连接,每个夹持块通过两个弹簧弹性固定在金属壳体的内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折断沟槽为三角沟槽,所述三角沟槽为60°角结构,折断时槽口挡板沿着沟槽断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金属壳体和散热栅板,可以对MOS管进行很好的散热;通过设置夹持块和弹簧连接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尺寸的MOS管,提高散热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硅胶储存槽并在其内部储装散热硅胶,可以很好的提高金属壳体和MOS管的热传递效率,提高MOS管的散热效果,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槽口挡板的结构图。

图中:1、金属壳体,2、夹持块, 3、连接块,4、散热栅板,5、硅胶储存槽,6、槽口,7、槽口挡板,8、弹簧,9、焊点,10、折断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槽口挡板的结构图。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壳体1、散热栅板4和夹持块2,所述夹持块2安装在金属壳体1开口的内部,夹持块2通过弹簧8弹性设置在金属壳体1内部,所述弹簧8通过焊点9固定焊接在金属壳体1内部;所述散热栅板4固定设置在连接块3的上端,连接块3和金属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设置有硅胶储存槽5,硅胶储存槽5的槽口6插接有槽口挡板7,所述槽口挡板7的中部开设有折断沟槽10;所述散热栅板4均匀固定安装在连接块3的上部,散热栅板4和连接块3为插槽固定连接,提高散热栅板4的散热性能;所述硅胶储存槽5的内部填充有散热硅胶,提高MOS管和金属壳体1的热传递效果;所述夹持块2和弹簧8通过焊点9固定连接,每个夹持块2通过两个弹簧8弹性固定在金属壳体1的内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述折断沟槽10为三角沟槽,所述三角沟槽为60°角结构,折断时槽口挡板7沿着沟槽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按压夹持块2套接卡住MOS管后,拔出一半槽口挡板7,然后折断槽口挡板7,留一半槽口挡板7阻塞外部出口即可;硅胶储存槽内部的硅胶在重力的作用下,填充进MOS管和金属壳体的连接缝隙处,起到良好的导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